光照對龍芽楤木莖段水培芽生長與品質(zhì)的影響.pdf
光 照 對 龍 芽 楤 木 莖 段 水 培 芽 生 長 與 品 質(zhì) 的 影 響 申 健 1 劉 德 江 1 楊 志 2 叢 慧 穎 1 田 立 娟 1 1 佳 木 斯 大 學(xué) 生 命 科 學(xué) 學(xué) 院 黑 龍 江 佳 木 斯 1 5 4 0 0 7 2 遼 寧 農(nóng) 業(yè) 職 業(yè) 技 術(shù) 學(xué) 院 遼 寧 營 口 1 1 5 0 0 9 摘要 為 了研究光照條 件對龍芽楤木莖段水培 中嫩芽生長及品質(zhì) 的 影 響 先 采 用 單 因 素 試 驗(yàn) 進(jìn) 行 光 照 時(shí) 間 光 照 強(qiáng) 度 及 光 質(zhì) 對 嫩 芽 生 長 的研究 通過對萌芽時(shí)間 芽長 鮮重和葉綠素含量的 比較 篩 選出較適 宜 光照條 件 然 后在 單因 素試 驗(yàn) 結(jié) 果 的 基 礎(chǔ) 上 采 用 正 交 試 驗(yàn) 通過比較 嫩芽鮮重 可溶性蛋 白質(zhì) 可溶性總糖 和維生素 C 含量優(yōu)化水培 光照 條件 結(jié)果 表明 采用 補(bǔ)光措 施可 以使 嫩芽 的 萌 發(fā) 時(shí) 間 提 前 3 d 但 光照時(shí)間 光照強(qiáng)度 及光質(zhì)的不同對嫩芽萌發(fā) 時(shí)間無顯著影響 光 照強(qiáng) 度是 鮮重 的主 要影 響因素 當(dāng)光 照時(shí) 間 1 0 h 光 照 強(qiáng) 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藍(lán) 2 1 時(shí) 鮮 重 最 大 為 4 6 0 7 g 光 質(zhì) 是 可 溶 性 蛋 白 質(zhì) 和 可 溶 性 總 糖 的 主 要 影 響 因 素 光 照 時(shí) 間 6 h 光 照 強(qiáng) 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藍(lán) 1 2 時(shí) 可溶性蛋白質(zhì) 含量最大 為 8 5 g k g 光 照時(shí) 間 1 0 h 光照 強(qiáng)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 藍(lán) 2 1 時(shí) 可 溶 性 總 糖含量最 大 為 2 3 5 5 g k g 光照時(shí)間是維生素 C 的主 要影響因素 光照 時(shí) 間 8 h 光照 強(qiáng)度 1 8 0 m o l 2 s 紅 藍(lán) 1 2 時(shí) 維 生素 C 含量 最 大 為 1 8 7 6 m g k g 綜合考慮影響各指標(biāo)關(guān) 鍵因素 可將龍芽楤木莖 段水 培光 照條 件設(shè) 為光 照時(shí) 間 8 h 光照 強(qiáng)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藍(lán) 2 1 或紅藍(lán) 1 2 培養(yǎng) 3 0 d 后采收 關(guān)鍵詞 光照 龍芽楤木 水培 鮮重 品質(zhì) 中圖分類 號 S 6 4 7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0 5 1 7 6 6 1 1 2 0 2 1 1 3 0 0 4 4 0 4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5 1 7 6 6 1 1 2 0 2 1 1 3 0 1 2 開 放科學(xué) 資源 服務(wù) 標(biāo)識 碼 O S I D E f f e c t s o f L i g h t o n t h e G r o w t h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H y d r o p o n i c s B u d s i n S t e m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S H E N J i a n 1 L I U D e j i a n g 1 Y A N G Z h i 2 e t a l 1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C o l l e g e J i a m u s i 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m u s i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1 5 4 0 0 7 2 L i a o n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Y i n g k o u L i a o n i n g 1 1 5 0 0 9 A 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l i g h t o n t h e g r o w t h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b u d s i n s t e m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l i g h t t i m e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l i g h t q u a l i t y o n t h e g r o w t h o f b u d s w e r e s t u d i e d b y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t e s t T h r o u g h 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g e r m i n a t i o n t i m e b u d l e n g t h f r e s h w e i g h t a n d c h l o r o p h y l l c o n t e n t m o r e s u i t a b l e l i g h t c o n d i t i o n s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T h e n b a s e d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t e s t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w a s u s e d t o o p t i m i z e t h e l i g h t c o n d i t i o n o f h y d r o p o n i c s 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f r e s h w e i g h t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s o l u b l e t o t a l s u g a r a n d v i t a m i n C c o n t e n t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l i g h t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c o u l d a d v a n c e 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t i m e b y 3 d a y s b u t t h e l i g h t t i m e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l i g h t q u a l i t y h a d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e f f e c t o n 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t i m e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w a s t h e m a i n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o f f r e s h w e i g h t W h e n t h e l i g h t t i m e w a s 1 0 h t h e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w a s 1 5 0 m o l m 2 s a n d t h e r e d a n d b l u e i n t e n s i t y w a s 2 1 t h e f r e s h w e i g h t w a s t h e l a r g e s t w h i c h w a s 4 6 0 7 g L i g h t q u a l i t y w a s t h e m a i n f a c t o r a f f e c t i n g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a n d s o l u b l e t o t a l s u g a r W h e n t h e l i g h t t i m e w a s 6 h t h e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w a s 1 5 0 m o l m 2 s a n d r e d a n d b l u e 1 2 t h e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 w a s t h e l a r g e s t w h i c h w a s 8 5 g k g W h e n t h e l i g h t t i m e w a s 1 0 h t h e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w a s 1 5 0 m o l m 2 s a n d r e d a n d b l u e w e r e 2 1 t h e s o l u b l e t o t a l s u g a r c o n t e n t w a s t h e h i g h e s t w h i c h w a s 2 3 5 5 g k g L i g h t t i m e w a s t h e m a i n f a c t o r a f f e c t i n g v i t a m i n C W h e n t h e l i g h t t i m e w a s 8 h t h e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w a s 1 8 0 m o l m 2 s a n d r e d a n d b l u e 1 2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v i t a m i n C w a s t h e l a r g e s t w h i c h w a s 1 8 7 6 m g k g A f t e r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k e y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e a c h i n d i c a t o r t h e l i g h t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h y d r o p o n i c s i n t h e s t e m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c o u l d b e s e t a s l i g h t t i m e 8 h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1 5 0 m o l m 2 s r e d a n d b l u e 2 1 o r r e d a n d b l u e 1 2 a n d i t c o u l d b e h a r v e s t e d a f t e r 3 0 d a y s o f c u l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L i g h t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H y d r o p o n i c s F r e s h w e i g h t Q u a l i t y 基 金 項(xiàng) 目 黑 龍 江 省 教 育 廳 基 礎(chǔ) 研 究 項(xiàng) 目 2 0 1 6 K Y Y W F 0 5 7 6 作 者 簡 介 申 健 1 9 7 9 女 吉 林 輝 南 人 副 教 授 博 士 從 事 經(jīng) 濟(jì) 植 物 栽 培 生 理 研 究 收 稿 日 期 2 0 2 0 1 2 0 3 龍芽楤 木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又 名 遼 東 楤 木 刺 老 芽 刺 嫩 芽 等 是 五 加 科 楤 木 屬 多 年 生 落 葉 小 喬 木 或 灌 木 植物 1 龍 芽楤木 耐 寒 性 強(qiáng) 適 應(yīng) 范 圍 廣 在 我 國 多 分 布 于 黑龍 江 吉林 遼 寧 北 京 河 北 等 地 朝 鮮 俄 羅 斯 和 日 本 也 有少 量分布 2 龍 芽 楤 木 是 一 種 藥 食 兩 用 植 物 龍 芽 楤 木 的嫩 芽營養(yǎng) 豐 富 含 蛋 白 質(zhì) 粗 纖 維 脂 肪 糖 類 維 生 素 微 量元 素等多 種營養(yǎng) 物 質(zhì) 3 屬 于山野 菜 中 的 珍 品 龍 芽 楤 木 藥用 保健價(jià) 值 極 高 具 有 抗 癌 活 血 化 瘀 補(bǔ) 氣 安 神 利 尿 消 腫等 功效 可以 用 來 治 療 風(fēng) 濕 性 關(guān) 節(jié) 炎 糖 尿 病 慢 性 胃 炎 肝炎 及心肌 缺血等 疾 病 4 龍芽楤 木的嫩 芽 可 以 通 過 春 季 采 摘 和 冬 季 莖 段 反 季 節(jié) 生產(chǎn) 2 種途 徑獲得 由 于 近年 來 野 生 資 源 逐 漸 減 少 已 經(jīng) 無 法 滿 足 人 們 的 需 求 因 此 越 來 越 多 的 農(nóng) 戶 開 始 進(jìn) 行 人 工 栽 培 在東北 地區(qū) 人 工 栽 培 一 般 在 4 5 月 采 摘 自 然 生 長 的 嫩 芽 1 1 1 2 月 采 用莖 段 水 培 技 術(shù) 實(shí) 行 反 季 節(jié) 生 產(chǎn) 5 這 種 人 工 栽 培 兩 季 生 產(chǎn) 的 模 式 具 有 成 本 投 入 少 操 作 過 程 簡 單 易 于 推 廣 見 效 快 且 經(jīng) 濟(jì) 效 益 顯 著 等 優(yōu) 點(diǎn) 具 有 十 分 廣 闊 的 發(fā) 展前 景 光是 調(diào) 節(jié)植 物 生命 活 動重 要 的環(huán) 境 因 子 之 一 不 僅 是 植 物 生 長發(fā) 育 的能 量 來源 而 且 作為 信 號 因 子 調(diào) 控 植 物 生 長 發(fā) 育 光周 期 光 照強(qiáng) 度 和光質(zhì) 對植 物 生 長 及 營 養(yǎng) 物 質(zhì) 的 合 成 和 積累 均 具有 重 要作 用 6 筆 者 采 用 普 通 熒 光 燈 和 L E D 組 合 燈 作 為 光 源 研 究 光 照 時(shí) 間 光 照 強(qiáng) 度 和 紅 藍(lán) 光 質(zhì) 的 變 化 對 龍 芽楤 木 莖段 水 培芽 的 生長 和 營 養(yǎng) 成 分 的 影 響 來 探 討 適 合 其 水培 的 光照 條 件 以期 為 龍芽 楤 木 莖 段 反 季 節(jié) 水 培 生 產(chǎn) 提 供 技術(shù) 支 持 1 材 料與方 法 1 1 試 驗(yàn) 材 料 供 試 材 料 為 黑 龍 江 省 佳 木 斯 大 學(xué) 實(shí) 驗(yàn) 田 種 植 3 年的 龍 芽楤 木 植株 1 2 試 驗(yàn)方 法 1 2 1 莖段 采 集 與 處 理 1 1 月 中 旬 截 取 健 壯 外 皮 完 好 頂 芽 飽 滿 的 枝 條 挑 選 莖 段 粗 細(xì) 約 1 2 c m 的 枝 條 剪 成 安 徽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J A n h u i A g r i c S c i 2 0 2 1 4 9 1 3 4 4 4 7 4 0 c m 長 保 濕 備 用 試 驗(yàn) 前 放 入 9 0 m g k g 赤 霉 素 中 浸 泡 2 4 h 然 后 1 0 根捆 綁成一 捆 放入清 水中 以 待萌發(fā) 新芽 7 1 2 2 光 照條件 1 2 2 1 光 照 時(shí) 間 以 普 通 熒 光 燈 作 為 光 源 光 照 強(qiáng) 度 設(shè) 定為 1 0 0 m o l m 2 s 分 別 設(shè) 置 光 照 時(shí) 間 為 0 4 8 1 2 1 6 h 5 個(gè)處理 每個(gè) 處理 1 0 根 莖段 3 次 重 復(fù) 1 2 2 2 光 照 強(qiáng) 度 以 普 通 熒 光 燈 作 為 光 源 光 照 時(shí) 間 設(shè) 定 為 8 h 分 別 設(shè) 置 光 照 強(qiáng) 度 為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m o l m 2 s 5 個(gè) 處理 每個(gè) 處理 1 0 根 莖 段 3 次重 復(fù) 1 2 2 3 光質(zhì) 以 L E D 組 合 燈 和 普 通 熒 光 燈 作 為 光 源 光 照強(qiáng) 度設(shè)定 為 1 0 0 m o l m 2 s 光 照時(shí) 間 為 8 h 分 別設(shè)置 光質(zhì) 為紅藍(lán) 1 1 紅 藍(lán) 2 1 紅 藍(lán) 1 2 普 通 熒 光 燈 4 個(gè) 處 理 每個(gè) 處理 1 0 根 莖 段 3 次 重復(fù) 1 2 2 4 正 交 試 驗(yàn) 在 單 因 素 試 驗(yàn) 結(jié) 果 的 基 礎(chǔ) 上 利 用 正 交試 驗(yàn)法 以光 照時(shí)間 光 照強(qiáng) 度 和 光 質(zhì) 作 為 3 個(gè) 因 素 選 取 3 個(gè) 水 平進(jìn) 行 試驗(yàn) 采用 L 9 3 3 正 交 試 驗(yàn) 設(shè) 計(jì) 具 體 因 素 與 水平 見表 1 1 3 測 定 指 標(biāo) 與 方 法 控 制 室 內(nèi) 溫 度 2 0 2 每 隔 3 d 換 1 次水 觀察嫩 芽萌 發(fā) 時(shí)間 以 5 0 枝 條 發(fā) 芽 記 為 發(fā) 芽 時(shí) 間 水培 3 0 d 后 每個(gè) 處 理 隨 機(jī) 取 5 根 枝 條 用 直 尺 測 量 嫩 芽 長 度 用 電 子 天 平 測 量 嫩 芽 鮮 重 用 研 磨 法 測 定 葉 綠 素 含 量 用 考 馬斯亮 藍(lán) G 2 5 0 法 測 定 可 溶 性 蛋 白 含 量 用 蒽 酮 硫 酸比 色法測 定可溶 性 總糖 含量 用紫 外 分 光 光 度 快 速 測 定 法 測 定 維生 素 C 含量 8 1 1 表 1 正交試驗(yàn)因 素與水平 T a b l e 1 F a c t o r s a n d l e v e l s o f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水平 L e v e l 因素 F a c t o r 光照時(shí) 間 L i g h t t i m e A h 光照強(qiáng)度 B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m o l m 2 s 光質(zhì) C L i g h t q u a l i t y 1 6 1 2 0 紅藍(lán) 1 1 2 8 1 5 0 紅藍(lán) 2 1 3 1 0 1 8 0 紅藍(lán) 1 2 1 4 數(shù) 據(jù) 處 理 與 分 析 用 E x c e l 2 0 0 7 對 試 驗(yàn) 數(shù) 據(jù) 進(jìn) 行 計(jì) 算 用 S P S S 1 6 0 軟 件 進(jìn)行 統(tǒng) 計(jì)分析 2 結(jié) 果與分 析 2 1 光 照 時(shí) 間 對 龍 芽 楤 木 莖 段 水 培 芽 生 長 的 影 響 對 水 培 龍 芽 楤木 莖 段進(jìn) 行 不同 光 照時(shí) 間 處 理 觀 察 及 測 量 嫩 芽 生 長 情 況 結(jié) 果見 表 2 由 表 2 可 知 龍 芽 楤 木 室 內(nèi) 冬 季 水 培 時(shí) 采 用 普 通 熒 光 燈 進(jìn) 行 補(bǔ) 光 能 夠 縮 短 萌 芽 時(shí) 間 促 進(jìn) 芽 長 鮮 重 和 葉 綠 素 含 量 的 增 加 額 外 補(bǔ) 光 可 以 使 嫩 芽 萌 發(fā) 提 前 3 d 但 光照 時(shí) 間 延 長 對 萌 芽 時(shí) 間 無 顯 著 影 響 隨 著 光 照 時(shí) 間 的 延長 芽 長 和 鮮 重 呈 先 升 后 降 的 變 化 趨 勢 光 照 時(shí) 間 8 h 時(shí) 芽 長最 長 為 1 6 8 c m 顯著 高于 其 他處 理 光 照 時(shí) 間 8 和 1 2 h 2 個(gè) 處理 鮮 重最 大 顯 著 高 于 其 他 處 理 葉 綠 素 含 量 隨 著光 照 時(shí)間 的 延 長 逐 漸 上 升 但 8 1 2 和 1 6 h 3 個(gè) 處 理 間 無 顯著 差 異 綜合 考 慮 每天 8 h 為 適 宜的 光 照時(shí) 間 表 2 光照 時(shí)間對龍 芽 楤木芽生長 的影響 T a b l e 2 E f f e c t o f l i g h t t i m e o n b u d g r o w t h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光照時(shí) 間 L i g h t t i m e h 萌 芽時(shí)間 G e r m i n a t i o n t i m e d 芽長 B u d l e n g t h c m 鮮重 F r e s h w e i g h t g 葉綠素含 量 C h l o r o p h y l l c o n t e n t m g g 0 9 a 7 6 0 0 2 3 d 7 3 5 0 5 8 d 0 2 5 7 0 0 2 1 c 4 6 b 1 0 2 0 0 4 7 c 1 2 4 3 0 9 6 c 0 3 6 7 0 0 2 8 b 8 6 b 1 6 8 0 0 5 2 a 2 8 5 2 1 2 3 a 0 4 5 2 0 0 3 4 a 1 2 6 b 1 3 9 0 0 3 3 b 2 7 6 6 1 3 5 a 0 4 5 7 0 0 3 0 a 1 6 6 b 1 3 1 0 0 3 1 b 2 0 4 3 1 0 9 b 0 4 6 3 0 0 2 2 a 注 同列不 同小寫字母 表示不 同處 理間差異顯 著 P 0 0 5 N o t e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t h e s a m e c o l u m n i n d i c a t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P 0 0 5 2 2 光 照 強(qiáng) 度 對 龍 芽 楤 木 莖 段 水 培 芽 生 長 的 影 響 對 水 培 龍芽 楤木莖 段進(jìn)行 不 同光 照強(qiáng)度 處 理 觀 察 及 測 量 嫩 芽 生 長 情 況 結(jié) 果見 表 3 表 3 光照 強(qiáng)度對龍 芽 楤木芽生長 的影響 T a b l e 3 E f f e c t o f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o n b u d g r o w t h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光照強(qiáng) 度 L i g h t i n t e n s i t y m o l m 2 s 萌 芽時(shí)間 G e r m i n a t i o n t i m e d 芽長 B u d l e n g t h c m 鮮重 F r e s h w e i g h t g 葉綠素含 量 C h l o r o p h y l l c o n t e n t m g g 5 0 6 1 6 2 0 0 4 5 a 2 2 7 1 1 1 7 c 0 3 8 2 0 0 2 8 c 1 0 0 6 1 6 6 0 0 5 1 a 2 8 6 7 1 5 6 b 0 4 5 6 0 0 3 1 b 1 5 0 6 1 5 1 0 0 3 4 b 3 3 2 2 1 6 7 a 0 5 5 1 0 0 2 9 a 2 0 0 6 1 3 8 0 0 3 6 c 3 2 4 7 1 8 8 a 0 5 5 7 0 0 3 5 a 2 5 0 6 1 3 1 0 0 2 9 c 3 2 5 4 1 7 3 a 0 5 5 9 0 0 3 1 a 注 同列不 同小寫字母 表示不 同處 理間差異顯 著 P 0 0 5 N o t e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t h e s a m e c o l u m n i n d i c a t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P 0 0 5 由表 3 可知 不同 光照 強(qiáng) 度對 龍 芽 楤 木 莖 段 嫩 芽 萌 發(fā) 時(shí) 間 未 產(chǎn)生不 同影響 各 處 理 萌 芽 時(shí) 間 均 為 6 d 芽 長 隨 著 光 照 強(qiáng) 度的 增 加逐 漸 降低 5 0 和 1 0 0 m o l m 2 s 2 個(gè) 處 理 芽 長 最長 顯著 高于其 他處 理 鮮重 和 葉 綠 素 含 量 均 隨 著 光 照 5 4 4 9 卷 1 3 期 申 健 等 光 照 對 龍 芽 楤 木 莖 段 水 培 芽 生 長 與 品 質(zhì) 的 影 響 強(qiáng) 度 的增加 逐 漸 升 高 但 1 5 0 2 0 0 和 2 5 0 m o l m 2 s 3 個(gè) 處 理 間差異 不顯著 考慮 到嫩芽 過 長 會 提 前 放 葉 生 產(chǎn) 中 在 嫩 芽 長 1 0 1 5 c m 時(shí) 采 摘 比 較 適 宜 綜 合 考 慮 1 5 0 m o l m 2 s 為適 宜的 光 照強(qiáng)度 2 3 光 質(zhì) 對 龍 芽 楤 木 莖 段 水 培 芽 生 長 的 影 響 對 水 培 龍 芽 楤 木 莖 段 進(jìn) 行 不 同 光 質(zhì) 處 理 觀 察 及 測 量 嫩 芽 生 長 情 況 結(jié) 果見 表 4 由 表 4 可 知 不 同 紅 藍(lán) 光 質(zhì) 比 處 理 萌 芽 時(shí) 間 無 顯 著 差異 不 同紅 藍(lán) 光 質(zhì) 比 處 理 對 芽 長 和 葉 綠 素 含 量 的 影 響 相 同 均表現(xiàn) 為紅藍(lán) 2 1 處 理最 好 顯著 高 于其 他 處 理 紅 藍(lán) 1 2 處理 結(jié)果最 低 紅 藍(lán) 1 1 和 普 通熒 光 燈 2 個(gè) 處 理 間 無 顯 著 差 異 不 同 紅藍(lán) 光 質(zhì)比 處 理能 顯 著 提 高 嫩 芽 的 鮮 重 各 處 理 均 顯 著高 于 普通 熒 光 燈 處 理 鮮 重 最 大 的 處 理 是 紅 藍(lán) 2 1 為 4 5 7 2 g 綜 合考慮 在 龍 芽楤 木 莖段 水 培中 紅 藍(lán) 2 1 為 適 宜 的 光質(zhì) 處 理 表 4 光 質(zhì)對龍芽 楤 木芽生長的 影響 T a b l e 4 E f f e c t o f l i g h t q u a l i t y o n b u d g r o w t h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q S e e m 光質(zhì) L i g h t q u a l i t y 萌芽時(shí)間 G e r m i n a t i o n t i m e d 芽 長 B u d l e n g t h c m 鮮重 F r e s h w e i g h t g 葉綠素含 量 C h l o r o p h y l l c o n t e n t m g g 紅藍(lán) 1 1 6 a 1 6 5 0 0 3 7 b 4 2 1 3 1 8 3 b 0 4 3 8 0 0 2 5 b 紅藍(lán) 2 1 6 a 1 8 8 0 0 5 8 a 4 5 7 2 1 9 8 a 0 5 8 6 0 0 3 4 a 紅藍(lán) 1 2 6 a 1 2 1 0 0 3 3 c 3 8 5 1 1 8 3 c 0 3 8 5 0 0 2 0 c 普通熒 光燈 7 a 1 6 2 0 0 4 6 b 3 0 2 6 1 7 1 d 0 4 4 7 0 0 2 2 b 注 同列不 同小寫字母 表示不 同處 理間差異顯 著 P 0 0 5 N o t e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t h e s a m e c o l u m n i n d i c a t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P R A R C 說 明 試 驗(yàn) 所 設(shè) 3 個(gè) 因 素 中 對 于嫩 芽鮮重 的 影 響 順 序 為 光 照 強(qiáng) 度 B 光 照 時(shí) 間 A 紅 藍(lán) 光 質(zhì)比 C 最 佳 組 合 為 A 3 B 2 C 2 即 光 照 時(shí) 間 1 0 h 光 照 強(qiáng)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藍(lán) 2 1 時(shí) 鮮 重最大 為 4 6 0 7 g 表 5 不同處 理 對龍芽楤 木 嫩芽鮮重的 影響 T a b l e 5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o n f r e s h w e i g h t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g S e e m b u d s 序號 N o 因 素 F a c t o r A B C 鮮 重 F r e s h w e i g h t g 1 1 1 1 3 9 3 7 2 1 2 3 4 5 2 5 3 1 3 2 4 2 3 6 4 2 1 2 4 0 8 8 5 2 2 1 4 2 0 5 6 2 3 3 4 0 7 2 7 3 1 3 3 8 9 6 8 3 2 2 4 6 0 7 9 3 3 1 4 3 4 6 k 1 4 2 3 3 3 9 7 4 4 1 6 3 k 2 4 1 2 2 4 4 4 6 4 3 1 0 k 3 4 2 8 3 4 2 1 8 4 1 6 4 R 1 6 1 4 7 2 1 4 7 由表 6 可知 R C R B R A 說 明 試 驗(yàn) 所 設(shè) 3 個(gè) 因 素 中 對 于嫩 芽可溶 性蛋白 質(zhì) 含量 的影 響 順 序 為 紅 藍(lán) 光 質(zhì) 比 C 光 照 強(qiáng) 度 B 光照 時(shí) 間 A 最 佳 組 合 為 A 1 B 2 C 3 即 光 照 時(shí) 間 6 h 光 照 強(qiáng)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 藍(lán) 1 2 時(shí) 可 溶 性 蛋 白 質(zhì)含 量最大 為 8 5 g k g 由表 7 可知 R C R A R B 說 明 試 驗(yàn) 所 設(shè) 3 個(gè) 因 素 中 對 于嫩 芽可溶 性總糖 含 量的 影響 順 序 為 紅 藍(lán) 光 質(zhì) 比 C 光 照 時(shí) 間 A 光照強(qiáng) 度 B 最 佳 組 合 為 A 3 B 2 C 2 即 光 照 時(shí) 間 1 0 h 光 照 強(qiáng) 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 藍(lán) 2 1 時(shí) 可 溶性 總 糖 含 量 最 大 為 2 3 5 5 g k g 表 6 不同處 理對龍芽楤 木可溶性蛋白 質(zhì)含量的 影 響 T a b l e 6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o n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g S e e m 序號 N o 因素 F a c t o r A B C 可 溶性蛋白質(zhì)含 量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 g k g 1 1 1 1 5 2 2 1 2 3 8 5 3 1 3 2 4 7 4 2 1 2 4 4 5 2 2 1 5 8 6 2 3 3 7 6 7 3 1 3 6 6 8 3 2 2 4 8 9 3 3 1 5 5 k 1 6 1 5 4 5 5 k 2 5 9 6 4 4 6 k 3 5 6 5 9 7 6 R 0 5 1 0 3 0 表 7 不同處理對 龍芽楤木可 溶性總糖含量 的影響 T a b l e 7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o n s o l u b l e t o t a l s u g a r c o n t e n t o f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g S e e m 序號 N o 因素 F a c t o r A B C 可溶性 總糖含量 T o t a l s o l u b l e s u g a r c o n t e n t g k g 1 1 1 1 1 6 8 7 2 1 2 3 1 4 4 9 3 1 3 2 2 2 1 3 4 2 1 2 2 1 7 6 5 2 2 1 1 7 5 4 6 2 3 3 1 5 2 6 7 3 1 3 1 5 4 7 8 3 2 2 2 3 5 5 9 3 3 1 1 6 6 2 k 1 1 7 8 9 1 8 0 3 1 7 0 1 k 2 1 8 1 9 1 8 5 3 2 2 4 8 k 3 1 8 5 5 1 8 0 0 1 5 0 7 R 0 6 6 0 5 3 7 4 1 6 4 安 徽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2 0 2 1 年 由表 8 可知 R A R B R C 說 明 試 驗(yàn) 所 設(shè) 3 個(gè) 因 素 中 對 于嫩 芽維生 素 C 含量 的 影響 順 序?yàn)楣?照時(shí) 間 A 光 照 強(qiáng) 度 B 紅 藍(lán) 光 質(zhì) 比 C 最 佳 組 合 為 A 2 B 3 C 3 即 光 照 時(shí) 間 8 h 光 照 強(qiáng)度 1 8 0 m o l m 2 s 紅 藍(lán) 1 2 時(shí) 維 生 素 C 含 量 最大 為 1 8 7 6 m g k g 表 8 不同處 理對龍 芽楤 木維生素 C 含量的影 響 T a b l e 8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o n v i t a m i n C c o n t e n t A r a l i a e l a t a M i g s e e m 序號 N o 因素 F a c t o r A B C 維生 素 C 含量 V i t a m i n C c o n t e n t m g k g 1 1 1 1 1 7 5 6 2 1 2 3 1 7 2 1 3 1 3 2 1 7 4 4 4 2 1 2 1 8 1 1 5 2 2 1 1 8 4 3 6 2 3 3 1 8 7 6 7 3 1 3 1 8 0 7 8 3 2 2 1 8 6 7 9 3 3 1 1 8 2 5 k 1 1 7 4 0 1 7 9 1 1 8 0 8 k 2 1 8 4 3 1 8 1 0 1 8 0 7 k 3 1 8 3 3 1 8 1 5 1 8 0 1 R 1 0 3 2 4 0 6 3 結(jié) 論 與 討論 植物照 明技術(shù) 作 為現(xiàn) 代農(nóng)業(yè) 建 設(shè)中 重 要 組 成 部 分 對 植 物 的 生長發(fā) 育產(chǎn)生 重 要影 響 L E D 作為 新 型 光 源 解 決 了 傳 統(tǒng) 光 源發(fā)光 波長單 一 能耗 大 等 缺 點(diǎn) 可 以 根 據(jù) 植 物 生 長 需 求 對 光 照 時(shí) 間 光 照 強(qiáng) 度 光 質(zhì) 等 進(jìn) 行 調(diào) 控 形 成 適 宜 植 物 生 長的 最優(yōu)環(huán) 境 且 L E D 屬 于 冷 光 源 發(fā) 熱 量 小 可 以 有 效 保 護(hù)植 物不 被 灼 傷 1 2 L E D 作 為 補(bǔ) 光 光 源 在 植 物 室 內(nèi) 培 養(yǎng) 中應(yīng) 用越來 越廣泛 該 試驗(yàn) 結(jié)果表 明 龍芽 楤 木莖 段 冬 季 水 培 時(shí) 光 照 時(shí) 間 光照 強(qiáng)度及 光質(zhì) 3 個(gè) 因 素 對 嫩 芽 的 生 長 和 營 養(yǎng) 成 分 均 會 產(chǎn) 生 一 定的影 響 單 因 素試 驗(yàn)結(jié)果 表 明 采 用 補(bǔ) 光 措 施 可 以 使 嫩 芽 的萌發(fā) 時(shí)間提 前 3 d 但光照 時(shí) 間長 短 光 照 強(qiáng) 度 大 小 及 光質(zhì) 的不同 對 嫩 芽 萌 發(fā) 時(shí) 間 早 晚 無 顯 著 影 響 趙 佳 明 等 7 研究 表明 對嫩 芽萌發(fā) 時(shí)間 影 響較大 的 因 素 是 赤 霉 素 浸 泡 時(shí) 間和 赤霉素 濃度 說 明 采 用 赤 霉 素 打 破 枝 條 休 眠 后 即 可 萌 發(fā) 光 照 條件對 萌 芽 時(shí) 間 影 響 不 大 光 照 時(shí) 間 光 照 強(qiáng) 度 和 光質(zhì) 對芽長 鮮 重和葉 綠素 含 量產(chǎn)生 顯著影 響 正交試 驗(yàn)結(jié)果 表 明 光 照 強(qiáng) 度 是 鮮 重 的 主 要 影 響 因 素 當(dāng) 光 照時(shí)間 1 0 h 光照 強(qiáng)度 1 5 0 m o l m 2 s 紅藍(lán) 2 1 時(shí) 鮮 重最 大 為 4 6 0 7 g F u 等 1 3 研 究 發(fā) 現(xiàn) 生 菜 的 地 上 部 分 鮮 重隨 著光強(qiáng) 的增 加 先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