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矮化密植對其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
園藝學(xué)報 2022 49 4 875 884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doi 10 16420 j issn 0513 353x 2021 0070 http www ahs ac cn 875 收稿日期 2021 10 22 修回日期 2021 12 17 基金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2021YFE0199500 2017YFD0800405 北京市鄉(xiāng)村振興科技項目 489300 2018021 北京市農(nóng) 林科學(xué)院農(nóng)業(yè)科技綜合服務(wù)試驗站工程項目 2018022 通信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 mail gyzou jungangyang 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矮化密植對其生長 和產(chǎn)量的影響 崔東禹 1 3 李長青 1 2 孫焱鑫 1 王激清 2 鄒國元 1 楊俊剛 1 1 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xué)院植物營養(yǎng)與資源環(huán)境研究所 北京 100097 2 河北北方學(xué)院 河北張家口 075000 3 河北省三 河市第一中學(xué) 河北三河 065200 摘 要 采用田間試驗研究不同密度下東西向栽培對溫室番茄生長 產(chǎn)量 品質(zhì)的影響 以期為設(shè) 施蔬菜輕簡 優(yōu)質(zhì) 高效生產(chǎn)提供技術(shù)支持 試驗采用適合溫室機械化作業(yè)的東西向起壟種植番茄 設(shè) 密度和不同位置 2 個因素 主因素為普通稀植 3 3 萬株 hm 2 留 4 穗果 和矮化密植 6 6 萬株 hm 2 留 3 穗果 副因素為 4 個不同位置的種植畦處理 結(jié)果表明 溫室內(nèi)環(huán)境條件在不同位置上存在明顯差 異 北畦土壤溫度較南畦高 0 3 1 3 但光照強度較南畦降低 39 7 49 0 不同位置土壤水分和 EC 值的變幅較小 矮化密植處理南畦幼苗莖粗較北畦顯著增加 番茄產(chǎn)量南畦高于北畦 增產(chǎn) 12 8 30 1 密植處理顯著高于稀植處理 增產(chǎn) 27 7 與稀植相比 密植沒有降低果實品質(zhì) 在時間上 密 植處理早期 6 月 9 20 日 番茄產(chǎn)量比稀植處理增產(chǎn) 37 早期產(chǎn)量增產(chǎn)貢獻率達到 73 顯著提高了 番茄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效益 綜上 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 采用密植有利于合理利用環(huán)境條件 提高早 期產(chǎn)量實現(xiàn)增產(chǎn)增收 關(guān)鍵詞 番茄 設(shè)施栽培 東西向栽培 矮化密植 產(chǎn)量 中圖分類號 S 641 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0513 353X 2022 04 0875 10 Effects of Dwarf Close Planting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omato Under East West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 CUI Dongyu 1 3 LI Changqing 1 2 SUN Yanxin 1 WANG Jiqing 2 ZOU Guoyuan 1 and YANG Jungang 1 1 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 China 2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 3 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Sanhe Sanhe Hebei 065200 China Abstract The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greenhouse tomato under east west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light simple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protected vegetables In this experiment tomato was planted in east west ridging suitable for greenhouse mechanized operations Two factors density and different locations were set The main factors were common sparse planting 33 000 plants hm 2 with four ears of fruit and dwarf close planting 66 000 plants hm 2 with three ears of fruit Cui Dongyu Li Changqing Sun Yanxin Wang Jiqing Zou Guoyuan Yang Jungang Effects of dwarf close planting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omato under east west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 876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75 884 and the secondary factor was planting bed treatments in four different loc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greenhous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he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bed was 0 3 1 3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 bed but the light intensity was 39 7 49 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 bed The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and EC values at the same position was small The stem diameter in the south bed treated with close plant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bed at seedling stage The yield of tomato in the south be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bed increasing by 12 8 30 1 and the yield of the close planting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parse planting treatment increasing by 27 7 Compared with sparse planting close planting did not decrease fruit quality In terms of harvest time the fruit yield in the early stage of close planting from June 9th to June 20th was increased by 37 compared with that of sparse planting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yield increase in the early stage reached 73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omato production In summa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reenhouse tomato cultivation in the east west direction the adoption of close planting is conducive to the rational us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mprove the early yield and realize the increase in yield and income Keywords tomato greenhouse cultivation east west cultivation dwarf close planting yield 幾十年來 蔬菜溫室生產(chǎn)中形成了南北向定植管理的傳統(tǒng) 南北向定植是基于人工勞動方便而 不斷形成的 但在發(fā)展機械化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在日光溫室內(nèi)使用機器做畦時 由于南北向 距離很短 一般 6 10 m 機器需不斷折返 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因此 需要改變溫室 內(nèi)傳統(tǒng)的南北向栽培 采用適應(yīng)機械化操作的東西向栽培 探索農(nóng)機農(nóng)藝有效融合的新方式 劉曉 明 2013 田興武 等 2017 采用東西向栽培 機器開溝 做畦便捷 省時省工 還能降低滴灌 設(shè)施的成本 促進水肥一體化的推廣使用 管理方便 利于標準化 有助于實現(xiàn)輕簡 優(yōu)質(zhì) 高效 生產(chǎn) 楊雨松 2017 李占臺 等 2019 鄒國元 等 2019 番茄的光合作用光飽和點較高 光照不足會限制生長 楊延杰 等 2007 楊尚龍 2015 齊 振宇 等 2021 日光溫室番茄從南北向栽培改為東西向栽培 生長后期容易出現(xiàn)遮光情況 導(dǎo)致 中間和北側(cè)群體受光不足 降低產(chǎn)量 梁子玉 2018 何娜 等 2019 植株留果穗數(shù)較多 對中 下部葉片光合能力也有顯著影響 劉賢趙和康紹忠 2002 周懷兵 等 2013 宋羽 等 2020 因 此在東西向栽培中 將番茄留果穗數(shù)由 6 8 穗降低到 2 3 穗 通過降低植株高度來減少植株前后 遮光的影響 同時增加密度 通過合理密植保證產(chǎn)量不出現(xiàn)下降 對于多次采收的茄果類蔬菜 增 加密度還可以增加早期產(chǎn)量 雷喜紅 等 2015 對于冬春茬番茄也有提早上市提高經(jīng)濟產(chǎn)出的作 用 西北地區(qū)日光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的研究表明 大行距高密度栽培較常規(guī)栽培方式的產(chǎn)量 品 質(zhì)有顯著的提升 田興武 等 2018 在東北地區(qū) 東西向栽培與南北向相比對植株生長的影響不 明顯 但通過合理密植可以獲得理想的產(chǎn)量 楊雨松 等 2020 王佳 等 2021 與東北地區(qū)整體 溫度較低 西北地區(qū)光照充足 溫差大等特點不同 華北地區(qū)氣候相對溫和 光照適宜 溫差較小 因此根據(jù)這一地區(qū)的光照 溫度等環(huán)境特點 采取矮化密植東西向栽培促進溫室番茄生產(chǎn)實現(xiàn)輕簡 高產(chǎn) 高效值得探索 崔東禹 李長青 孫焱鑫 王激清 鄒國元 楊俊剛 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矮化密植對其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 園藝學(xué)報 2022 49 4 875 884 877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與試驗設(shè)計 供試番茄品種為當(dāng)?shù)貞T用品種 金冠 58 試驗于 2019 年 3 7 月在北京市房山區(qū)韓村河村農(nóng) 業(yè)技術(shù)開發(fā)中心 E115 56 32 N39 36 13 進行 該地區(qū)年平均氣溫為 11 6 年降水量 635 mm 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 試驗用溫室為三面磚墻 頂覆聚乙烯薄膜的日光溫室 南北跨度 11 m 東西長 75 m 溫室內(nèi)土壤為壤質(zhì)潮土 0 20 cm 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為 有機質(zhì) 10 1 g kg 1 全氮 0 56 g kg 1 速效磷 29 6 mg kg 1 速效鉀 123 mg kg 1 pH8 2 EC101 s cm 1 2019 年 3 月 4 日定植 東西向起壟栽培 壟寬 1 0 m 壟高 20 cm 壟間距 40 cm 試驗設(shè) 2 個因素 主因素 為密度 設(shè)普通稀植 按當(dāng)?shù)亓?xí)慣 3 3 萬株 hm 2 株距 40 cm 4 穗果打頂 和矮化密植 6 6 萬 株 hm 2 株距 20 cm 3 穗果打頂 2 個水平 副因素為不同的東西向栽培壟 從南到北共設(shè) 4 個 區(qū)域處理 分別為南 1 畦 South1 南 2 畦 South2 北 2 畦 North2 北 1 畦 North1 每個 處理 3 次重復(fù) 小區(qū)面積為 1 4 m 10 0 m 共 24 個小區(qū) 圖 1 基肥撒施翻耕 追肥采用滴灌施 肥 各處理水肥等管理均一致 全生育期氮 N 磷 P 2 O 5 鉀 K 2 O 用量分別為 300 150 和 300 kg hm 2 保護行 Protection row 保護行 Protection row 北 1 North1 北 1 North1 北 2 North2 過道 北 2 North2 南 2 South2 Aisle 南 2 South2 南 1 South1 南 1 South1 保護行 Protection row 保護行 Protection row 普通稀植 Common sparse planting 矮化密植 Dwarf close planting 圖 1 溫室番茄東西向種植試驗設(shè)計圖 Fig 1 Design of the field experiment in a greenhouse with east west direction cultivation 1 2 測定項目 1 2 1 土壤溫度 水分 EC 值和光照強度 采用土壤三參數(shù)儀 CAMPBELL CS655 美國 每小區(qū) 2 個探頭 分別豎直插入 0 20 cm 土 層 測量番茄全生育期的土壤日均溫度 水分和 EC 值 利用 HOBO U12 測定番茄生長發(fā)育期的光 照強度 傳感器位于植株冠層上部 高度 1 5 m 1 2 2 番茄生長指標和光合效率 在番茄移栽后 38 d 每小區(qū)選取長勢基本一致的 10 株 用米尺測量株高 莖基部至生長點的 自然高度 用游標卡尺測量莖粗 莖基部直徑 用 SPAD 葉綠素儀測定番茄植株葉片的葉綠素 最 高生長點倒數(shù)第 3 片完全展開葉 移栽后 66 d 從每個小區(qū)選取兩株測定生物量 用剪刀剪斷莖 基部稱量植株質(zhì)量 記錄鮮質(zhì)量 帶回實驗室烘干測定干質(zhì)量 在移栽后 126 d 用 LCpro SD 光合儀 測定番茄植株光合效率 最高生長點倒數(shù)第 3 片完全展開葉 Cui Dongyu Li Changqing Sun Yanxin Wang Jiqing Zou Guoyuan Yang Jungang Effects of dwarf close planting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omato under east west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 878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75 884 1 2 3 番茄產(chǎn)量及品質(zhì)指標 每小區(qū)連續(xù)固定收獲 10 株的果實 每次記錄總質(zhì)量及單果質(zhì)量 收獲期按市場價格變動將產(chǎn) 量分為早期 6 月 9 20 日 中期 6 月 21 30 日 和晚期 7 月 1 22 日 四分法取樣 2 6 二氯靛酚法測定果實維生素 C 含量 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 酸堿比色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番茄紅素含量 鮑士旦 2000 1 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 SPSS 17 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方差分析 采用 LSD 法進行顯著性檢驗 P 0 0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土壤溫度 EC 值 水分和光照強度的空間分布 如圖 2 所示 0 20 cm 土壤溫度呈由南向北逐漸升高的趨勢 其中稀植區(qū)北畦平均溫度較南畦 增加 0 3 密植區(qū)北畦較南畦增加 1 3 稀植區(qū) 密植區(qū)平均土壤溫度分別為 21 3 和 20 9 圖 2 0 20 cm 土壤溫度 EC 水分含量和距地面 1 5 m 光照強度的時空分布 箱子中實線為中值 虛線為平均值 Fig 2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EC water content in 0 20 cm soil and light intensity at 1 5 m from the ground The solid line in the box is the median value and the dotted line is the average value 崔東禹 李長青 孫焱鑫 王激清 鄒國元 楊俊剛 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矮化密植對其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 園藝學(xué)報 2022 49 4 875 884 879 密植區(qū)比稀植區(qū)降低 0 4 土壤 EC 值 水分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性不明顯 除北 2 畦水分較高外 其他各畦相差不大 光照強度由南向北呈明顯降低趨勢 其中稀植區(qū)北 1 畦平均光照強度較南 1 畦 降低了 49 0 密植區(qū)北 1 畦較南 1 畦下降了 39 7 可以看出 在同區(qū)域上光照分布的變化是相 對較大的影響因素 2 2 番茄苗期株高莖粗變化 如圖 3 所示 在稀植條件下 南畦與北畦幼苗株高和莖粗均無顯著差異 與稀植相比 密植的 幼苗受栽植位置的影響較為明顯 北 1 畦和北 2 畦的幼苗株高顯著高于南 1 畦和南 2 畦 增幅為 11 15 南 1 畦和南 2 畦的幼苗莖粗顯著高于北 1 畦和北 2 畦 增幅為 9 24 密植區(qū)南畦 植株苗期株高降低莖粗增加 說明秧苗生長健壯 密植區(qū)定植密度是稀植區(qū)的 2 倍 但從苗期生長 看 密植對個體的影響并不顯著 圖 3 不同密度條件下不同空間位置對番茄苗期株高和莖粗的影響 同一密度下 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空間位置差異顯著 P 0 05 下同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spatial positions on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of tomato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At the same planting density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planting beds P 0 05 The same below 2 3 番茄總產(chǎn)量與階段產(chǎn)量 由圖 4 可以看出 兩種密度下 南 1 畦產(chǎn)量均顯著高于北 1 畦 且由南向北呈逐漸降低的趨勢 說明南面一側(cè)的環(huán)境條件更有利于春茬番茄的生長 在密植條件下 從南向北各處理的產(chǎn)量依次為 135 126 133 和 120 t hm 2 北 1 畦較南 1 畦降低 11 1 在稀植條件下 由南向北各處理的產(chǎn)量 依次降低 分別為 78 2 73 3 68 4 和 60 1 t hm 2 北 1 畦較南 1 畦降低 23 1 可以看出 密植 區(qū)南北產(chǎn)量降幅低于稀植區(qū) 說明密植區(qū)減少了栽植位置對產(chǎn)量的影響 密植區(qū)平均產(chǎn)量為 129 t hm 2 稀植區(qū)平均產(chǎn)量 101 t hm 2 密植產(chǎn)量顯著高于稀植 增幅為 27 7 從時間上來看 圖 5 番茄采果早期 在 6 月 9 日至 6 月 20 日之間 密植區(qū)產(chǎn)量為 75 2 t hm 2 稀植區(qū)產(chǎn)量為 54 9 t hm 2 密植增產(chǎn) 37 0 采收中后期密植與稀植相比 增產(chǎn)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密植番茄早期增產(chǎn)明顯 占總增產(chǎn)量的 73 有利于提高經(jīng)濟收益 Cui Dongyu Li Changqing Sun Yanxin Wang Jiqing Zou Guoyuan Yang Jungang Effects of dwarf close planting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omato under east west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 880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75 884 2 4 番茄品質(zhì) 由表 1 可以看出 在密植條件下 南 1 畦番茄維生素 C 含量顯著高于北 1 畦和北 2 畦 在稀植 條件下 各處理的維生素 C 含量無顯著差異 除此之外 栽植位置和密度對其他品質(zhì)指標均無顯著 影響 說明密植條件下番茄品質(zhì)沒有出現(xiàn)下降 表 1 不同種植畦內(nèi)番茄的主要品質(zhì)指標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beds on tomato quality 種植方式 Planting way 位置 Position 畦 Border 維生素 C mg kg 1 Vitamin C 可溶性糖 Soluble sugar 可滴定酸 Titratable acid 糖酸比 Sugar acid ratio 番茄紅素 mg kg 1 Lycopene 矮化密植 Dwarf close planting DCP 南 South 1 107 0 1 11 a 3 16 0 04 a 0 40 0 04 a 7 90 a 22 6 0 30 a 2 98 6 1 12 ab 2 71 0 30 a 0 45 0 02 a 6 02 a 25 0 0 23 a 北 North 2 84 5 1 02 b 3 22 0 22 a 0 45 0 05 a 7 15 a 24 6 0 33 a 1 81 3 0 54 b 2 75 0 35 a 0 46 0 06 a 5 97 a 22 9 0 17 a 平均 Mean 92 9 A 2 96 A 0 44 A 6 76 A 23 8 A 普通稀植 Common sparse planting CSP 南 South 1 97 6 1 23 a 3 05 0 45 a 0 37 0 02 a 8 24 a 25 7 0 38 a 2 83 9 0 70 a 2 91 0 28 a 0 38 0 04 a 7 65 a 26 2 0 32 a 北 North 2 92 9 1 22 a 2 70 0 08 a 0 40 0 02 a 6 75 a 27 8 0 25 a 1 87 9 0 44 a 2 88 0 27 a 0 41 0 02 a 7 02 a 23 1 0 15 a 平均 Mean 90 6 A 2 88 A 0 49 A 7 41 A 25 7 A 注 同一密度下 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位置處理差異顯著 P 0 05 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不同密度處理間差異顯著 下同 Note At the same density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planting beds P 0 05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density treatments The same below 2 5 番茄葉片 SPAD 值和光合效率的變化 從栽培位置看 在兩種密度條件下 不同畦對葉片 SPAD 值 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的影響均無 顯著差異 表 2 但從密度因素來看 密植區(qū)平均蒸騰速率顯著高于稀植區(qū) 增幅達到 116 這 可能與矮化后單株葉片數(shù)量減少 運輸距離變短有一定關(guān)系 圖 4 不同密度條件下不同空間位置對番茄產(chǎn)量的影響 Fig 4 Effect of different spatial position on tomato yield under different density 圖 5 不同密度條件下不同采收時期對番茄產(chǎn)量的影響 Fig 5 Effect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time on tomato yield under different density 崔東禹 李長青 孫焱鑫 王激清 鄒國元 楊俊剛 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矮化密植對其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 園藝學(xué)報 2022 49 4 875 884 881 表 2 東西向栽培對番茄光合效率的影響 Table 2 Effects of east west planting on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tomato 種植方式 Planting way 位置 Position 畦 Border 葉綠素含量 SPAD Chlorophyll content 凈光合速率 mol m 2 s 1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蒸騰速率 mmol m 2 s 1 Transpiration rate 矮化密植 Dwarf close planting DCP 南 South 1 44 4 1 35 a 12 4 3 14 a 1 27 0 44 a 南 South 2 47 9 0 44 a 12 1 5 77 a 1 26 0 25 a 北 North 2 45 6 3 13 a 12 4 1 71 a 1 24 0 73 a 北 North 1 45 9 1 45 a 12 8 9 33 a 1 73 0 40 a 平均 Mean 45 9 A 12 4 A 1 38 A 普通稀植 Common sparse planting CSP 南 South 1 50 1 2 66 a 11 8 1 06 a 0 71 0 18 a 南 South 2 50 0 0 68 a 12 0 3 04 a 0 52 0 06 a 北 North 2 47 3 3 30 a 11 8 4 28 a 0 63 0 24 a 北 North 1 49 2 1 21 a 11 8 9 66 a 0 68 0 20 a 平均 Mean 49 2 A 11 8 A 0 64 B 3 討論 3 1 東西向栽培模式對番茄生產(chǎn)的影響 本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 東西向栽培把南北畦原本存在的環(huán)境差異進一步顯現(xiàn)出來 采用三面磚 墻一面覆膜結(jié)構(gòu)的溫室 由于圍擋材質(zhì)結(jié)構(gòu)不同 溫室內(nèi)環(huán)境條件本身存在一定差異 常規(guī)生產(chǎn) 中由于采用南北向種植 環(huán)境差異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并不明顯 但采用東西向種植后 畦的數(shù)量 顯著減小且在區(qū)域位置分割更明顯 環(huán)境差異產(chǎn)生的作物差異進一步凸顯 如在土壤溫度方面 北畦比南畦高出 0 3 1 3 其中密植區(qū)溫差變幅比稀植區(qū)有所增加 密植區(qū)由于留果穗數(shù)減少 株高降低 地上部空間有所增加 導(dǎo)致環(huán)境溫度影響變幅大 光照強度的差異則正好相反 南畦 光照比北畦高 且稀植區(qū)南北畦變幅以及各畦平均值均比密植區(qū)高 本試驗中稀植區(qū)北畦番茄產(chǎn) 量較南畦低 23 而密植區(qū)北畦的產(chǎn)量較南畦低 11 南北差異程度出現(xiàn)降低 說明密植擴大了 番茄體系對環(huán)境光溫資源的利用 前人的研究表明 日光溫室中種植壟向?qū)Ψ训纳L和產(chǎn)量沒 有產(chǎn)生影響 可以用東西壟向替代南北壟向進行番茄生產(chǎn) 宋衛(wèi)堂 等 2017 本研究的結(jié)果表 明 東西向栽培條件下矮化密植可以進一步提高對溫室光溫資源的利用效率 縮小南北畦的產(chǎn)量 差異 進而提升總產(chǎn)量 從番茄品質(zhì)比較結(jié)果也可以看出 與普通稀植相比 密植區(qū)番茄沒有降 低果實的品質(zhì) 與葉菜類的東西向栽培不同 番茄植株較高存在遮光以及通風(fēng)差等現(xiàn)象 本研究 的結(jié)果表明 番茄矮化密植 每株留 3 穗果 可以降低對北側(cè)植株的遮光 從而減少了對植株光 合效率的影響 這可能是密植番茄增產(chǎn)和品質(zhì)沒有下降的主要原因 同時 由于東西向大幅度增 加畦長 解決了溫室內(nèi)使用機器 完成輕簡化的難題 使得設(shè)施番茄機械化生產(chǎn)成為可能 李艷 2008 宋衛(wèi)堂 2018 鄒國元 等 2019 3 2 矮化密植對東西向栽培番茄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增加植物群體密度可以增加對光照資源的有效利用 同時降低水肥資源的投入 實現(xiàn)資源高效 利用 Hou et al 2020 Wang et al 2020 本試驗投入的氮肥量為 300 kg hm 2 與農(nóng)民習(xí)慣用 量 855 1 741 kg hm 2 梁金鳳 等 2013 李占臺 等 2019 相比大幅度下降 而產(chǎn)量維持在較 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 春茬番茄早期上市單價較高 是構(gòu)成經(jīng)濟效益的重要部分 本試驗按照早中 后不同時期分別計算了不同密度下的產(chǎn)量 密植區(qū)早期產(chǎn)量比稀植增產(chǎn) 20 3 t hm 2 增幅 27 5 按照當(dāng)時上市價 3 元 kg 1 增收為 6 09 萬元 hm 2 中期和后期產(chǎn)量與稀植無顯著差異 總體 Cui Dongyu Li Changqing Sun Yanxin Wang Jiqing Zou Guoyuan Yang Jungang Effects of dwarf close planting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omato under east west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 882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22 49 4 875 884 來看 早期產(chǎn)量占總產(chǎn)量的 54 58 是構(gòu)成番茄產(chǎn)量的重要基礎(chǔ) 矮化密植早期產(chǎn)量高 對增 產(chǎn) 增收具有較大的貢獻 密度增加后矮化是一個有效避免后期出現(xiàn)病害和衰老等的措施 楊全賢 2013 沙廣利 2020 生長后期株高的增加對于高密群體的通風(fēng) 光照 水分吸收等均有較大的影 響 因此控制番茄植株高度 減少留果穗數(shù)是解決后期群體效率下降的必要手段 本試驗中留 3 穗 果打頂 后期及時清理底層老葉 為高密群體創(chuàng)造了一個相對良好的環(huán)境 保證了群體的正常生長 進而促進增產(chǎn)增收 4 結(jié)論 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 南北畦差異以光照強度變幅最大 矮化密植可以提高番茄群體對 光照等的利用效率 并縮小南北環(huán)境差異對產(chǎn)量帶來的影響 通過矮化密植可以提高番茄生產(chǎn)的經(jīng) 濟效益 與稀植相比 密植區(qū)早期 6 月 9 20 日 增產(chǎn)顯著 增幅達 27 5 促進了增收 References Bao Shi dan 2000 Analysis of soil and agro chemistry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in Chinese 鮑士旦 2000 土壤農(nóng)化分析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He Na Fu Wen zhuo Li Jian she Gao Yan ming 2019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densities and remaining fruit clusters on characteristics yield and quality of tomato in solar greenhouse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2 5 1139 1148 in Chinese 何 娜 伏文卓 李建設(shè) 高艷明 2019 不同種植模式 密度與留果穗數(shù)對日光溫室番茄生長特性 產(chǎn)量及品質(zhì)影響 西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32 5 1139 1148 Hou P Liu Y E Liu W M Liu G Z Xie R A Wang K R Ming B Wang Y H Zhao R L Zhang W J Wang Y J Bian S F Ren H Zhao X Y Liu P Chang J Z Zhang G H Liu J Y Yu an L Z Zhao H Y 2020 How to increase maize production without extra nitrogen inpu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Recycling 160 104913 Lei Xi hong Li Xin xu Wang Tie chen Xu Jin Li Hong ling 2015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on development fruit quality and yield of tomato Northern Horticulture 7 30 33 in Chinese 雷喜紅 李新旭 王鐵臣 徐 進 李紅嶺 2015 不同種植密度對番茄長勢 果實品質(zhì)及產(chǎn)量的影響 北方園藝 7 30 33 Li Yan 2008 Benefit analysis of vegetable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in solar greenhouse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5 44 46 in Chinese 李 艷 2008 日光溫室蔬菜機械化生產(chǎn)的效益分析 中國農(nóng)機化 5 44 46 Li Zhan tai Yang Jun gang Zou Guo yuan Huang Jie Wang Ji qing 2019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light and simplified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 vegetable gardens in Beijing China Vegetables 8 68 75 in Chinese 李占臺 楊俊剛 鄒國元 黃 杰 王激清 2019 北京市設(shè)施蔬菜園區(qū)輕簡化生產(chǎn)現(xiàn)狀分析 中國蔬菜 8 68 75 Liang Jin feng Jia Xiao hong Jin Qiang Wen Fang fang Yu Yue yue 2013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fertilization status of protected vegetable in Beijing China Vegetables 19 18 22 in Chinese 梁金鳳 賈小紅 金 強 文方芳 于躍躍 2013 北京市設(shè)施蔬菜施肥狀況變化分析 中國蔬菜 19 18 22 Liang Zi yu 2018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pplying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of overwintering tomatoes from the east west ridge of solar greenhouse M D Dissertation Shenya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Chinese 梁子玉 2018 日光溫室東西壟向栽培越冬番茄應(yīng)用效果研究 碩士論文 沈陽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Liu Xiao ming 2013 Feasibility of greenhouse vegetables production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3 S2 20 22 in Chinese 劉曉明 2013 溫室蔬菜生產(chǎn)機械化作業(yè)的可行性 農(nóng)業(yè)工程 3 S2 20 22 崔東禹 李長青 孫焱鑫 王激清 鄒國元 楊俊剛 溫室番茄東西向栽培條件下矮化密植對其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 園藝學(xué)報 2022 49 4 875 884 883 Liu Xian zhao Kang Shao zhong 2002 Effects of shading on photosynthesis and yield of tomat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