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銀試劑對3種草莓病原菌的毒力及對病害的防效研究.pdf
85盧 萬 義 覃 創(chuàng) 羿 魯 宗 翰 等 不 同 基 質(zhì) 配 比 對 沃 柑 大 苗 生 長 生 理 及 光 合 特 性 的 影 響 方 面 除 T5 處 理 蚯 蚓 糞 椰 糠 蛭 石 4 1 1 的 凈 光 合 速 率 低 于 CK 外 各 處 理 的 其 他 指 標(biāo) 均 大 于 CK 綜 合 分 析 葉 片 葉 綠 素 相 對 含 量 和 光 合 能 力 替 換 成 蚯 蚓 糞 和 椰 糠 后 的 假 植 育 苗 基 質(zhì) 育 出 的 沃 柑 大 苗 葉 片 葉 綠 素 相 對 含 量 較 高 光 合 性 能 也 好 4 結(jié)論 結(jié) 合 沃 柑 大 苗 各 項(xiàng) 生 長 生 理 及 光 合 特 性 等 指 標(biāo) T1 處 理 蚯 蚓 糞 椰 糠 蛭 石 1 4 1 和 T2 處 理 蚯 蚓 糞 椰 糠 蛭 石 2 3 1 適 合 作 為 沃 柑 大 苗 的 假 植 育 苗 基 質(zhì) 以 T2 處 理 蚯 蚓 糞 椰 糠 蛭 石 2 3 1 綜 合 表 現(xiàn) 最 好 其 苗 高 地 徑 高 徑 比 苗 木 總 干 重 苗 木 質(zhì) 量 指 數(shù) 可 溶 性 糖 含 量 可 溶 性 蛋 白 含 量 均 最 高 葉 片 葉 綠 素 相 對 含 量 也 較 高 光 合 性 能 較 好 可 見 蚯 蚓 糞 椰 糠 可 以 替 代 泥 炭 作 為 沃 柑 大 苗 假 植 育 苗 基 質(zhì) 參考文獻(xiàn) 1 袁 露 露 呂 德 利 王 忠 強(qiáng) 等 中 國 泥 炭 資 源 標(biāo) 準(zhǔn) 化 體 系 建 設(shè) 研 究 標(biāo) 準(zhǔn) 科 學(xué) 2016 8 28 2 劉 棟 曾 令 平 張 航 等 我 國 泥 炭 資 源 分 布 特 征 及 地 質(zhì) 意 義 分 析 煤 炭 技 術(shù) 2016 35 5 135 137 3 孟 憲 民 我 國 基 質(zhì) 產(chǎn) 業(yè) 面 臨 的 問 題 與 對 策 中 國 蔬 菜 2017 1 8 16 20 4 Arancon N Q Edwards C A Bierman P Influences of vermicomposts on field strawberries Part 2 effects on soi microbi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6 97 831 840 5 Atiyeh R M Arancon N Q Edwards C A et al Influence of earthworm processed pig manure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green house tomato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0 75 175 180 6 Zaller J G Vermicompost in seedling potting media can affect germination biomass allocation yields and fruit quality of three tomato varie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07 43 332 336 7 路 文 靜 植 物 生 理 學(xué) 實(shí) 驗(yàn) 教 程 北 京 中 國 林 業(yè) 出 版 社 2011 8 徐 味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對 棕 櫚 容 器 苗 生 長 生 理 及 抗 性 的 影 響 重 慶 西 南 大 學(xué) 2018 9 王 旭 艷 不 同 基 質(zhì) 肥 料 及 控 根 技 術(shù) 對 浙 江 楠 容 器 苗 快 速 成 型 的 影 響 重 慶 西 南 大 學(xué) 2013 10 羅 旋 育 苗 基 質(zhì) 對 紅 豆 樹 和 花 櫚 木 容 器 苗 生 長 及 生 理 的 影 響 貴 陽 貴 州 大 學(xué) 2020 11 黃 斌 龍 不 同 基 質(zhì) 對 卷 莢 相 思 容 器 苗 生 長 及 生 理 過 程 的 影 響 福 州 福 建 農(nóng) 林 大 學(xué) 2015 12 崔 娜 娜 不 同 基 質(zhì) 材 料 對 油 茶 容 器 苗 生 長 及 生 理 特 性 的 影 響 合 肥 安 徽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2016 13 車 玲 蚓 糞 基 質(zhì) 對 番 茄 幼 苗 生 長 的 影 響 研 究 揚(yáng) 州 揚(yáng) 州 大 學(xué) 2014 14 武 亞 敬 畢 君 李 秋 艷 油 松 容 器 育 苗 香 菇 渣 基 質(zhì) 粒 徑 配 方 篩 選 浙 江 農(nóng) 林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2015 32 3 483 487 15 馬 海 龍 劉 忠 華 段 志 平 等 蚯 蚓 糞 替 代 泥 炭 的 栽 培 基 質(zhì) 特 性 及 對 綠 蘿 和 吊 蘭 花 卉 生 長 的 影 響 中 國 土 壤 與 肥 料 2021 5 112 117 16 張 穎 不 同 基 質(zhì) 配 比 對 容 器 大 葉 女 貞 苗 生 長 與 生 理 指 標(biāo) 影 響 的 研 究 鄭 州 河 南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2011 17 杜 佩 劍 徐 迎 春 李 永 榮 浙 江 楠 容 器 育 苗 基 質(zhì) 的 比 較 和 篩 選 植 物 資 源 與 環(huán) 境 學(xué) 報(bào) 2008 17 2 71 76 18 王 國 棟 肖 元 松 彭 福 田 等 納 米 碳 對 草 莓 氮 素 吸 收 利 用 及 植 株 生 長 的 影 響 水 土 保 持 學(xué) 報(bào) 2018 32 5 335 340 351 上 接 第 78 頁 19 王 藝 陶 高 粱 抗 旱 機(jī) 制 及 評 價 指 標(biāo) 的 研 究 沈 陽 沈 陽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2013 20 任 迎 虹 祁 偉 亮 王 飛 等 干 旱 脅 迫 對 桑 樹 葉 片 氧 化 損 傷 及 超 微 結(jié) 構(gòu) 的 影 響 中 國 野 生 植 物 資 源 2020 39 12 1 7 21 Ma X Li Y Gai W X et al The CaCIPK3 gene positively regulates drought tolerance in pepper 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1 8 1 216 229 22 Jia H X Wang L J Li J B et al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of Salix sinopurpurea and Salix suchowensis to drought stress Trees 2020 34 11 563 577 23 Xiong S F Wang Y D Chen Y C et al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and rehydration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our oak species in China Plants Basel 2022 11 5 679 24 武 燕 奇 郭 素 娟 5 個 板 栗 品 種 系 對 持 續(xù) 干 旱 脅 迫 和 復(fù) 水 的 生 理 響 應(yīng) 中 南 林 業(yè) 科 技 大 學(xué) 學(xué) 報(bào) 2017 37 10 67 74 25 Batool M El badri A M Wang Z K et al Rapeseed morpho physio biochemical responses to drought stress induced by PEG 6000 Agronomy Basel 2022 12 3 579 26 黃 元 城 山 核 桃 和 薄 殼 山 核 桃 幼 苗 對 酸 雨 與 干 旱 脅 迫 的 響 應(yīng) 杭 州 浙 江 農(nóng) 林 大 學(xué) 2020 27 崔 豫 川 張 文 輝 李 志 萍 干 旱 和 復(fù) 水 對 栓 皮 櫟 幼 苗 生 長 和 生 理 特 性 的 影 響 林 業(yè) 科 學(xué) 2014 50 7 66 73 28 王 健 強(qiáng) 李 佳 蘇 怡 等 7 種 蘋 果 矮 化 砧 木 的 抗 旱 性 評 價 中 國 果 樹 2019 6 38 41 29 劉 曉 納 徐 媛 媛 朱 世 平 等 不 同 柑 橘 砧 木 的 耐 旱 性 評 價 果 樹 學(xué) 報(bào) 2016 33 10 1230 1240 30 黃 堯 瑤 鄧 明 華 彭 春 秀 等 百 合 花 瓣 抗 氧 化 酶 系 統(tǒng) 對 干 旱 脅 迫 響 應(yīng) 的 研 究 園 藝 學(xué) 報(bào) 2020 47 4 788 796 31 田 小 霞 許 明 爽 鄭 明 利 等 黃 花 草 木 樨 苗 期 抗 旱 性 鑒 定 及 抗 旱 指 標(biāo) 篩 選 干 旱 區(qū) 資 源 與 環(huán) 境 2021 35 10 120 127 32 李 娜 胡 麻 品 種 抗 旱 性 指 標(biāo) 篩 選 及 評 價 方 法 研 究 蘭 州 甘 肅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2015 33 劉 競 擇 曹 檸 張 艷 霞 等 葡 萄 砧 木 冬 季 抗 抽 干 能 力 及 抗 旱 性 綜 合 評 價 果 樹 學(xué) 報(bào) 2020 37 3 339 349 34 劉 杜 玲 彭 少 兵 孫 紅 梅 等 早 實(shí) 核 桃 不 同 品 種 抗 旱 性 綜 合 評 價 園 藝 學(xué) 報(bào) 2014 41 5 967 974 中 國 果 樹 2023 3 85 90 95 本 文 于 2022 11 08 收 到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科 技 創(chuàng) 新 工 程 郭 海 萌 E mail 1367767642 周 宗 山 為 通 信 作 者 E mail zszhouqrj DOI 1 0 16626 ki issn1000 8047 2023 03 016 納米 銀試劑 對 3 種草 莓病原 菌的毒 力及 對病 害的防 效研究 郭海萌 冀志蕊 杜宜南 叢佳林 周宗山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125100 摘 要 為了明確納米銀對草莓致病菌的生長抑制和病害防控效果以及納米銀的主要作用方式 采用室內(nèi)菌 絲生長速率法和孢子萌發(fā)抑制法 測定了納米銀試劑對 2 種草莓致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效果和對 3 種草莓致病菌 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效果 之后對盆栽草莓進(jìn)行保護(hù)和治療試驗(yàn) 對田間草莓進(jìn)行保護(hù)試驗(yàn) 室內(nèi)毒力測定試驗(yàn)結(jié)果 表明 納米銀試劑對草莓灰霉病菌 Botrytis cinerea P HM9 草莓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 TJ4 的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的 EC 50 值 分 別 為 0 722 2 426 mg L 有 較 好 的 抑 制 作 用 對 草 莓 白 粉 病 菌 Podosphaera aphanis P A1 的 孢子 萌發(fā)也 有一 定的 抑 制作 用 EC 50 值 為 5 395 mg L 盆栽 試驗(yàn) 結(jié)果表 明 在試驗(yàn) 所設(shè) 置 的濃 度 范圍內(nèi) 納米銀對盆栽草莓有一定的保護(hù)效果 對灰霉病 炭疽病和白粉病的最高病斑擴(kuò)展抑制率分別為 66 76 74 44 和 65 41 對應(yīng)納米銀濃 度分別為 10 20 1 0 mg L 對盆栽草莓的 治療效果較差 僅對白粉病 有輕微的 治療效果 濃度為 10 mg L 納米銀的治療效果為 31 68 田間藥效試驗(yàn)結(jié)果表明 納米銀能不同程度地抑制 3 種 草莓 病害病 情指數(shù) 的上漲 對灰 霉病 炭疽病和白 粉病的 平均防 治效果 分別為 70 66 72 43 和 61 74 試 驗(yàn) 結(jié)果表明 納米銀對草莓的保護(hù)效果較好 可以有效防治灰霉病 炭疽病和白粉病 是一種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的 新型藥劑 關(guān)鍵詞 納米銀 草莓 保護(hù)作用 病害防控 中圖分類號 S 436 68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 A 文章編號 1 000 8047 2023 03 0085 07 Determination of virulence of nano silver reagent against three strawberry pathogens and research on disease prevention effectiveness GUO Haimeng JI Zhirui DU Yinan CONG Jialin ZHOU Zongs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m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gcheng Liaoning 125100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growth inhibition and disease control effect of nano silver on strawberry pathogens and the main mode of action of nano silver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nano silver reagent on mycelial growth of two strawberry pathogenic fungi and the inhibition effect on spore germination of three strawberry pathogenic fungi were measured by indoor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 and spore germination inhibition method After that protection and treatment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potted strawberries and protec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field strawberries The results of indoor virulence assay showed that the nano silver reagent had a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mycelial growth and spore germination of Botrytis cinerea PHM9 and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TJ4 with EC 50 values of 0 722 mg L and 2 426 mg L respectively and on the spore germination of Podosphaera aphanis PA1 with EC 50 values of 5 395 mg L The results of the pot test showed that nano silver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 diseases and with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set in the test nano silver had a certain protective effect on potted strawberry and the highest spot extension inhibition rates of gray mold anthracnose and powdery mildew were 66 76 74 44 and 65 41 corresponding to the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s of 10 mg L 20 mg L and 10 mg L respective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potted strawberry was poor with only a slight therapeutic effect on powdery mildew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10 mg L nano silver was 31 68 The results of field efficacy tests showed that nano silver could inhibit the rise of disease indices of three strawberry diseases to different degrees and the 86 郭 海 萌 冀 志 蕊 杜 宜 南 等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3 種 草 莓 病 原 菌 的 毒 力 及 對 病 害 的 防 效 研 究 average control effects on gray mold anthracnose and powdery mildew were 70 66 72 43 and 61 74 respectively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 silver has better protection effect on strawberry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gray mold anthracnose and powdery mildew which is a new type of agent with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Key words nano silver strawberry protective effec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草 莓 屬 于 薔 薇 科 草 莓 屬 是 一 種 漿 果 類 水 果 果 實(shí) 味 道 鮮 美 營 養(yǎng) 價 值 高 經(jīng) 濟(jì) 效 益 好 在 世 界 小 漿 果 生 產(chǎn) 中 居 于 首 位 聯(lián) 合 國 糧 食 及 農(nóng) 業(yè) 組 織 FAO 數(shù) 據(jù) 顯 示 截 至 2020 年 我 國 草 莓 種 植 面 積 已 達(dá) 127 171 hm 2 總 產(chǎn) 量 334 萬 t 隨 著 我 國 草 莓 種 植 產(chǎn) 業(yè) 的 發(fā) 展 草 莓 病 害 的 種 類 和 發(fā) 病 頻 率 持 續(xù) 增 加 由 于 病 害 導(dǎo) 致 的 草 莓 產(chǎn) 量 和 果 實(shí) 品 質(zhì) 下 降 給 種 植 戶 造 成 嚴(yán) 重 的 經(jīng) 濟(jì) 損 失 生 產(chǎn) 上 對 草 莓 產(chǎn) 量 和 果 實(shí) 品 質(zhì) 影 響 較 大 的 病 害 主 要 有 炭 疽 病 白 粉 病 灰 霉 病 和 根 腐 病 等 1 炭 疽 病 菌 主 要 為 害 草 莓 匍 匐 莖 和 葉 柄 嚴(yán) 重 時 還 會 產(chǎn) 生 與 鐮 刀 菌 引 起 的 根 腐 病 相 似 的 癥 狀 2 導(dǎo) 致 植 株 萎 蔫 枯 死 白 粉 病 菌 侵 染 草 莓 后 會 影 響 植 株 的 光 合 作 用 導(dǎo) 致 葉 片 壞 死 和 脫 落 同 時 還 影 響 草 莓 果 實(shí) 采 后 貯 藏 3 灰 霉 病 菌 除 感 染 植 物 組 織 外 還 會 造 成 采 后 果 實(shí) 腐 爛 導(dǎo) 致 巨 大 經(jīng) 濟(jì) 損 失 4 化 學(xué) 農(nóng) 藥 防 治 范 圍 廣 見 效 快 因 此 目 前 生 產(chǎn) 上 對 草 莓 各 種 病 害 的 防 治 仍 以 化 學(xué) 防 治 為 主 但 是 由 于 生 產(chǎn) 上 長 時 間 大 面 積 大 劑 量 地 使 用 化 學(xué) 農(nóng) 藥 給 病 原 菌 造 成 了 巨 大 的 選 擇 壓 力 導(dǎo) 致 病 原 菌 對 化 學(xué) 農(nóng) 藥 的 敏 感 性 降 低 產(chǎn) 生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抗 藥 性 5 目 前 已 有 關(guān) 于 草 莓 炭 疽 病 6 白 粉 病 7 和 灰 霉 病 8 11 產(chǎn) 生 抗 藥 性 的 研 究 報(bào) 道 在 草 莓 病 害 抗 藥 性 風(fēng) 險(xiǎn) 逐 步 提 高 的 情 況 下 及 早 對 防 治 草 莓 病 害 的 新 型 農(nóng) 藥 和 防 治 方 式 開 展 研 究 對 草 莓 產(chǎn) 業(yè) 發(fā)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義 5 目 前 已 有 多 篇 針 對 草 莓 病 害 的 新 型 試 劑 和 防 治 方 法 的 研 究 報(bào) 道 Guo 等 12 測 定 了 蛇 床 子 衍 生 物 的 體 外 抑 菌 活 性 結(jié) 果 表 明 部 分 衍 生 物 對 草 莓 炭 疽 病 菌 和 灰 霉 病 菌 有 較 強(qiáng) 的 抗 真 菌 活 性 Yan 等 13 開 發(fā) 了 一 種 蛇 床 子 素 SPc 復(fù) 合 物 該 復(fù) 合 物 對 草 莓 上 的 蚜 蟲 二 斑 葉 螨 和 白 粉 病 有 較 好 的 防 治 效 果 滿 足 了 病 蟲 害 一 體 化 管 理 的 需 要 Kanto 等 14 的 研 究 結(jié) 果 表 明 可 溶 性 硅 在 草 莓 吸 收 后 引 起 了 葉 片 角 質(zhì) 層 的 生 理 變 化 減 少 了 草 莓 白 粉 病 菌 分 生 孢 子 的 萌 發(fā) 和 附 著 體 的 形 成 Liu 等 15 的 研 究 同 樣 表 明 根 施 硅 肥 有 助 于 提 高 草 莓 對 二 斑 葉 螨 和 白 粉 病 的 抗 性 Asalf 等 16 采 用 脈 沖 噴 霧 的 方 法 防 治 草 莓 白 粉 病 脈 沖 噴 霧 可 以 破 壞 病 原 菌 菌 絲 體 和 分 生 孢 子 梗 并 減 少 分 生 孢 子 數(shù) 量 對 防 控 草 莓 白 粉 病 有 很 好 的 效 果 可 以 作 為 化 學(xué) 替 代 品 解 決 生 產(chǎn) 上 抗 藥 性 的 增 加 和 農(nóng) 藥 殘 留 等 問 題 近 年 來 將 納 米 技 術(shù) 應(yīng) 用 于 農(nóng) 藥 制 劑 中 已 經(jīng) 成 為 新 型 綠 色 農(nóng) 藥 研 制 的 重 要 方 向 納 米 銀 AgNPs 通 常 指 粒 徑 小 于 100 nm 的 金 屬 銀 單 質(zhì) 具 有 廣 譜 的 抗 菌 和 殺 菌 活 性 17 普 遍 認(rèn) 為 納 米 銀 可 通 過 釋 放 銀 離 子 Ag 和 誘 導(dǎo) 活 性 氧 自 由 基 的 表 達(dá) 等 方 式 達(dá) 到 殺 菌 目 的 其 抗 菌 效 果 受 到 表 面 正 電 荷 和 粒 子 直 徑 等 因 素 影 響 18 同 時 由 于 納 米 銀 的 表 面 效 應(yīng) 同 等 濃 度 下 其 抑 菌 能 力 明 顯 強(qiáng) 于 銀 單 質(zhì) 而 且 不 會 產(chǎn) 生 抗 藥 性 具 有 低 毒 性 和 強(qiáng) 抗 菌 活 性 等 優(yōu) 點(diǎn) 在 多 個 領(lǐng) 域 中 得 到 了 廣 泛 應(yīng) 用 19 已 有 研 究 報(bào) 道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8 種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和 6 種 植 物 病 原 細(xì) 菌 均 有 一 定 的 抑 菌 效 果 20 目 前 對 納 米 銀 的 研 究 大 部 分 集 中 在 生 物 醫(yī) 學(xué) 材 料 科 學(xué) 對 細(xì) 菌 的 抗 菌 活 性 18 和 殺 蟲 活 性 21 等 方 面 有 關(guān) 于 納 米 銀 用 于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病 害 防 控 方 面 的 報(bào) 道 較 少 本 研 究 旨 在 通 過 室 內(nèi) 菌 絲 生 長 速 率 法 測 定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2 種 草 莓 病 菌 菌 絲 生 長 的 抑 制 能 力 采 用 孢 子 萌 發(fā) 抑 制 法 測 定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3 種 草 莓 病 菌 孢 子 萌 發(fā) 的 抑 制 能 力 同 時 對 盆 栽 草 莓 進(jìn) 行 藥 劑 保 護(hù) 和 治 療 試 驗(yàn) 并 對 田 間 草 莓 進(jìn) 行 保 護(hù) 作 用 防 效 測 定 明 確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防 控 草 莓 真 菌 病 害 的 效 果 和 可 行 性 情 況 1 材料與 方法 1 1 供 試 材 料 供 試 病 原 菌 草 莓 灰 霉 病 菌 灰 葡 萄 孢 菌 Botrytis cinerea PHM9 草 莓 炭 疽 病 菌 膠 孢 炭 疽 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TJ4 和 草 莓 白 粉 病 菌 Podosphaera aphanis PA1 均 由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果 樹 研 究 所 果 樹 病 害 研 究 室 遼 寧 省 興 城 市 分 離 獲 得 并 保 存 供 試 藥 劑 納 米 銀 YZN Y400 購 買 于 常 州 英 中 納 米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藥 劑 濃 度 為 4 000 mg L 供 試 草 莓 購 買 于 云 南 省 昆 明 市 庫 森 農(nóng) 業(yè) 開 發(fā) 87郭 海 萌 冀 志 蕊 杜 宜 南 等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3 種 草 莓 病 原 菌 的 毒 力 及 對 病 害 的 防 效 研 究 average control effects on gray mold anthracnose and powdery mildew were 70 66 72 43 and 61 74 respectively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 silver has better protection effect on strawberry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gray mold anthracnose and powdery mildew which is a new type of agent with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Key words nano silver strawberry protective effec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草 莓 屬 于 薔 薇 科 草 莓 屬 是 一 種 漿 果 類 水 果 果 實(shí) 味 道 鮮 美 營 養(yǎng) 價 值 高 經(jīng) 濟(jì) 效 益 好 在 世 界 小 漿 果 生 產(chǎn) 中 居 于 首 位 聯(lián) 合 國 糧 食 及 農(nóng) 業(yè) 組 織 FAO 數(shù) 據(jù) 顯 示 截 至 2020 年 我 國 草 莓 種 植 面 積 已 達(dá) 127 171 hm 2 總 產(chǎn) 量 334 萬 t 隨 著 我 國 草 莓 種 植 產(chǎn) 業(yè) 的 發(fā) 展 草 莓 病 害 的 種 類 和 發(fā) 病 頻 率 持 續(xù) 增 加 由 于 病 害 導(dǎo) 致 的 草 莓 產(chǎn) 量 和 果 實(shí) 品 質(zhì) 下 降 給 種 植 戶 造 成 嚴(yán) 重 的 經(jīng) 濟(jì) 損 失 生 產(chǎn) 上 對 草 莓 產(chǎn) 量 和 果 實(shí) 品 質(zhì) 影 響 較 大 的 病 害 主 要 有 炭 疽 病 白 粉 病 灰 霉 病 和 根 腐 病 等 1 炭 疽 病 菌 主 要 為 害 草 莓 匍 匐 莖 和 葉 柄 嚴(yán) 重 時 還 會 產(chǎn) 生 與 鐮 刀 菌 引 起 的 根 腐 病 相 似 的 癥 狀 2 導(dǎo) 致 植 株 萎 蔫 枯 死 白 粉 病 菌 侵 染 草 莓 后 會 影 響 植 株 的 光 合 作 用 導(dǎo) 致 葉 片 壞 死 和 脫 落 同 時 還 影 響 草 莓 果 實(shí) 采 后 貯 藏 3 灰 霉 病 菌 除 感 染 植 物 組 織 外 還 會 造 成 采 后 果 實(shí) 腐 爛 導(dǎo) 致 巨 大 經(jīng) 濟(jì) 損 失 4 化 學(xué) 農(nóng) 藥 防 治 范 圍 廣 見 效 快 因 此 目 前 生 產(chǎn) 上 對 草 莓 各 種 病 害 的 防 治 仍 以 化 學(xué) 防 治 為 主 但 是 由 于 生 產(chǎn) 上 長 時 間 大 面 積 大 劑 量 地 使 用 化 學(xué) 農(nóng) 藥 給 病 原 菌 造 成 了 巨 大 的 選 擇 壓 力 導(dǎo) 致 病 原 菌 對 化 學(xué) 農(nóng) 藥 的 敏 感 性 降 低 產(chǎn) 生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抗 藥 性 5 目 前 已 有 關(guān) 于 草 莓 炭 疽 病 6 白 粉 病 7 和 灰 霉 病 8 11 產(chǎn) 生 抗 藥 性 的 研 究 報(bào) 道 在 草 莓 病 害 抗 藥 性 風(fēng) 險(xiǎn) 逐 步 提 高 的 情 況 下 及 早 對 防 治 草 莓 病 害 的 新 型 農(nóng) 藥 和 防 治 方 式 開 展 研 究 對 草 莓 產(chǎn) 業(yè) 發(fā)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義 5 目 前 已 有 多 篇 針 對 草 莓 病 害 的 新 型 試 劑 和 防 治 方 法 的 研 究 報(bào) 道 Guo 等 12 測 定 了 蛇 床 子 衍 生 物 的 體 外 抑 菌 活 性 結(jié) 果 表 明 部 分 衍 生 物 對 草 莓 炭 疽 病 菌 和 灰 霉 病 菌 有 較 強(qiáng) 的 抗 真 菌 活 性 Yan 等 13 開 發(fā) 了 一 種 蛇 床 子 素 SPc 復(fù) 合 物 該 復(fù) 合 物 對 草 莓 上 的 蚜 蟲 二 斑 葉 螨 和 白 粉 病 有 較 好 的 防 治 效 果 滿 足 了 病 蟲 害 一 體 化 管 理 的 需 要 Kanto 等 14 的 研 究 結(jié) 果 表 明 可 溶 性 硅 在 草 莓 吸 收 后 引 起 了 葉 片 角 質(zhì) 層 的 生 理 變 化 減 少 了 草 莓 白 粉 病 菌 分 生 孢 子 的 萌 發(fā) 和 附 著 體 的 形 成 Liu 等 15 的 研 究 同 樣 表 明 根 施 硅 肥 有 助 于 提 高 草 莓 對 二 斑 葉 螨 和 白 粉 病 的 抗 性 Asalf 等 16 采 用 脈 沖 噴 霧 的 方 法 防 治 草 莓 白 粉 病 脈 沖 噴 霧 可 以 破 壞 病 原 菌 菌 絲 體 和 分 生 孢 子 梗 并 減 少 分 生 孢 子 數(shù) 量 對 防 控 草 莓 白 粉 病 有 很 好 的 效 果 可 以 作 為 化 學(xué) 替 代 品 解 決 生 產(chǎn) 上 抗 藥 性 的 增 加 和 農(nóng) 藥 殘 留 等 問 題 近 年 來 將 納 米 技 術(shù) 應(yīng) 用 于 農(nóng) 藥 制 劑 中 已 經(jīng) 成 為 新 型 綠 色 農(nóng) 藥 研 制 的 重 要 方 向 納 米 銀 AgNPs 通 常 指 粒 徑 小 于 100 nm 的 金 屬 銀 單 質(zhì) 具 有 廣 譜 的 抗 菌 和 殺 菌 活 性 17 普 遍 認(rèn) 為 納 米 銀 可 通 過 釋 放 銀 離 子 Ag 和 誘 導(dǎo) 活 性 氧 自 由 基 的 表 達(dá) 等 方 式 達(dá) 到 殺 菌 目 的 其 抗 菌 效 果 受 到 表 面 正 電 荷 和 粒 子 直 徑 等 因 素 影 響 18 同 時 由 于 納 米 銀 的 表 面 效 應(yīng) 同 等 濃 度 下 其 抑 菌 能 力 明 顯 強(qiáng) 于 銀 單 質(zhì) 而 且 不 會 產(chǎn) 生 抗 藥 性 具 有 低 毒 性 和 強(qiáng) 抗 菌 活 性 等 優(yōu) 點(diǎn) 在 多 個 領(lǐng) 域 中 得 到 了 廣 泛 應(yīng) 用 19 已 有 研 究 報(bào) 道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8 種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和 6 種 植 物 病 原 細(xì) 菌 均 有 一 定 的 抑 菌 效 果 20 目 前 對 納 米 銀 的 研 究 大 部 分 集 中 在 生 物 醫(yī) 學(xué) 材 料 科 學(xué) 對 細(xì) 菌 的 抗 菌 活 性 18 和 殺 蟲 活 性 21 等 方 面 有 關(guān) 于 納 米 銀 用 于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病 害 防 控 方 面 的 報(bào) 道 較 少 本 研 究 旨 在 通 過 室 內(nèi) 菌 絲 生 長 速 率 法 測 定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2 種 草 莓 病 菌 菌 絲 生 長 的 抑 制 能 力 采 用 孢 子 萌 發(fā) 抑 制 法 測 定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3 種 草 莓 病 菌 孢 子 萌 發(fā) 的 抑 制 能 力 同 時 對 盆 栽 草 莓 進(jìn) 行 藥 劑 保 護(hù) 和 治 療 試 驗(yàn) 并 對 田 間 草 莓 進(jìn) 行 保 護(hù) 作 用 防 效 測 定 明 確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防 控 草 莓 真 菌 病 害 的 效 果 和 可 行 性 情 況 1 材料與 方法 1 1 供 試 材 料 供 試 病 原 菌 草 莓 灰 霉 病 菌 灰 葡 萄 孢 菌 Botrytis cinerea PHM9 草 莓 炭 疽 病 菌 膠 孢 炭 疽 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TJ4 和 草 莓 白 粉 病 菌 Podosphaera aphanis PA1 均 由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果 樹 研 究 所 果 樹 病 害 研 究 室 遼 寧 省 興 城 市 分 離 獲 得 并 保 存 供 試 藥 劑 納 米 銀 YZN Y400 購 買 于 常 州 英 中 納 米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藥 劑 濃 度 為 4 000 mg L 供 試 草 莓 購 買 于 云 南 省 昆 明 市 庫 森 農(nóng) 業(yè) 開 發(fā) 郭 海 萌 冀 志 蕊 杜 宜 南 等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3 種 草 莓 病 原 菌 的 毒 力 及 對 病 害 的 防 效 研 究 有 限 公 司 盆 栽 草 莓 苗 選 用 健 康 長 勢 一 致 并 處 于 四 葉 一 心 時 期 的 紅 顏 草 莓 苗 花 盆 直 徑 為 12 cm 栽 植 基 質(zhì) 使 用 泥 炭 土 珍 珠 巖 和 蛭 石 3 1 1 的 混 合 基 質(zhì) 1 2 試 驗(yàn) 方 法 1 2 1 菌 絲 生 長 速 率 法 采 用 菌 絲 生 長 速 率 法 對 PHM9 和 CTJ4 進(jìn) 行 室 內(nèi) 毒 力 測 定 計(jì) 算 納 米 銀 試 劑 對 2 種 供 試 病 原 菌 的 抑 制 中 濃 度 EC 50 根 據(jù) 前 期 預(yù) 試 驗(yàn) 結(jié) 果 配 制 納 米 銀 試 劑 的 5 個 濃 度 梯 度 將 納 米 銀 加 入 已 融 化 并 冷 卻 至 50 左 右 的 PDA 培 養(yǎng) 基 中 使 其 終 濃 度 分 別 為 0 1 1 5 10 20 mg L 充 分 混 勻 后 倒 入 直 徑 為 9 cm 的 滅 菌 培 養(yǎng) 皿 中 制 成 梯 度 濃 度 的 含 納 米 銀 PDA 平 板 以 加 入 等 體 積 無 菌 水 的 PDA 平 板 作 為 對 照 將 菌 株 接 種 在 PDA 平 板 上 生 長 7 d 之 后 用 5 mm 滅 菌 打 孔 器 在 菌 落 邊 緣 打 取 菌 餅 轉(zhuǎn) 接 至 含 納 米 銀 平 板 中 央 每 皿 放 置 1 個 菌 餅 每 處 理 設(shè) 置 3 次 重 復(fù) 28 恒 溫 培 養(yǎng) 待 對 照 組 菌 落 長 至 70 mm 后 約 7 d 采 用 十 字 交 叉 法 測 量 菌 落 直 徑 計(jì) 算 菌 絲 生 長 抑 制 率 菌絲生 長抑制率 對照組 菌落直徑 處理組菌 落直徑 對照 組菌落直 徑 菌餅 直徑 1 00 1 2 2 孢 子 萌 發(fā) 抑 制 法 采 用 孢 子 萌 發(fā) 抑 制 法 測 定 納 米 銀 對 PHM9 CTJ4 和 PA1 孢 子 萌 發(fā) 的 抑 制 作 用 計(jì) 算 3 種 供 試 病 原 菌 孢 子 萌 發(fā) 的 抑 制 中 濃 度 EC 50 將 孢 子 懸 浮 液 和 納 米 銀 溶 液 混 合 至 納 米 銀 濃 度 為 0 1 1 5 10 20 mg L 孢 子 濃 度 為 1 0 10 4 個 mL 取 20 L 含 藥 孢 子 懸 浮 液 均 勻 涂 布 在 瓊 脂 培 養(yǎng) 基 上 以 加 入 等 體 積 無 菌 水 的 孢 子 懸 浮 液 作 為 對 照 組 將 涂 布 有 PHM9 和 CTJ4 孢 子 的 瓊 脂 平 板 置 于 28 培 養(yǎng) 箱 中 涂 布 有 PA1 孢 子 的 瓊 脂 平 板 置 于 22 培 養(yǎng) 箱 中 避 光 倒 置 培 養(yǎng) 12 h 后 在 顯 微 鏡 下 觀 察 并 記 錄 孢 子 萌 發(fā) 情 況 芽 管 長 度 超 過 孢 子 寬 度 則 視 為 萌 發(fā) 每 個 處 理 隨 機(jī) 監(jiān) 測 100 個 孢 子 每 個 濃 度 3 個 處 理 試 驗(yàn) 重 復(fù) 3 次 孢子萌 發(fā)抑制率 對照組 孢子萌發(fā) 率 處理組 孢子萌 發(fā)率 對照組 孢子萌發(fā) 率 1 00 1 2 3 接 菌 方 法 孢 子 懸 浮 液 的 配 制 將 病 原 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