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pdf

  • 資源ID:16333       資源大?。?span id="99hgnwz" class="font-tahoma">2.02MB        全文頁數(shù):12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quán)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pdf

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 謝鷹飛 1 宋夢圓 1 姜 偉 2 劉興群 1 張子揚 1 田永強 1 高麗紅 1 1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 設施蔬菜生長發(fā)育調(diào)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193 2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農(nóng)牧業(yè)科學院 呼和浩特 010031 摘 要 為明確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 該研究以番茄 茄子和辣椒秸稈為試材 設置了 秸稈不還田 CK 秸稈原位還田 SR 秸稈原位還田 氰氨化鈣 SR C 和秸稈原位還田 微生物菌劑 SR M 4個處理 研究了茄果類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對土壤化學性質(zhì) 微生物群落和秸稈降解率的影響 并通過計算土 壤質(zhì)量指數(shù) soil quality index SQI 對土壤質(zhì)量進行了綜合評價 結(jié)果表明 與CK相比 SR SR C和SR M處理 均可提高土壤陽離子交換量 增加土壤有機碳庫 改善土壤養(yǎng)分條件 并調(diào)節(jié)土壤細菌和真菌的群落結(jié)構(gòu) 添加氰氨化 鈣抑制了辣椒秸稈的降解 但對番茄和茄子秸稈沒有影響 添加微生物菌劑能夠促進3種蔬菜秸稈的降解 秸稈原位還 田處理均提高了設施菜田SQI 相較于CK SR SR C和SR M處理的SQI分別提高了15 8 32 5 8 8 56 8 和21 8 51 4 研究結(jié)果為茄果類蔬菜秸稈資源化利用和設施蔬菜可持續(xù)生產(chǎn)提供了理論參考 關鍵詞 土壤 秸稈 蔬菜 秸稈原位還田 土壤質(zhì)量 還田方式 doi 10 11975 j issn 1002 6819 202305047 中圖分類號 S155 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2 6819 2023 18 0111 12 謝鷹飛 宋夢圓 姜偉 等 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 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23 39 18 111 122 doi 10 11975 j issn 1002 6819 202305047 http www tcsae org XIE Yingfei SONG Mengyuan JIANG Wei et al Effects of in situ returning solanaceous vegetable straw 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acilities soil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23 39 18 111 12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 11975 j issn 1002 6819 202305047 http www tcsae org 0 引 言 土壤是作物生長的基石 為作物生長提供了機械支 撐 適宜的溫度和空氣條件 充足的水分和養(yǎng)分 1 但 是 由于化肥農(nóng)藥的不合理使用 土壤復種指數(shù)高以及 長期單一種植等 土壤退化問題普遍發(fā)生 2 3 進而對作 物生產(chǎn)力產(chǎn)生不利影響 4 中國是蔬菜生產(chǎn)大國 蔬菜 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5 截止到2020年 茄 果類蔬菜 主要為番茄 辣椒和茄子 的種植面積和產(chǎn) 量分別達269 7萬hm2和1 2億t 同時也產(chǎn)生了大量無 直接經(jīng)濟價值的蔬菜秸稈 6 據(jù)統(tǒng)計 從1995年到 2019年 中國產(chǎn)生的蔬菜秸稈量從1 1億t 鮮質(zhì)量 增 加到3 1億t 7 大量蔬菜秸稈被直接丟棄或焚燒 造成 資源浪費和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此外 蔬菜秸稈中含 有大量的營養(yǎng)元素 其從農(nóng)田系統(tǒng)中的連續(xù)移出導致土 壤養(yǎng)分流失和有機碳庫衰減 加快了土壤退化進程 8 9 因此 蔬菜秸稈的資源化利用已成為蔬菜生產(chǎn)中亟需解 決的問題 蔬菜秸稈原位還田是其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有效方式 秸稈還田能夠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為作物生長創(chuàng)造 良好的水 肥 氣等條件 10 11 秸稈中難以被微生物降 解的纖維素 幾丁質(zhì)和木質(zhì)素等是重要的有機膠結(jié)物質(zhì) 能夠促進土壤礦物顆粒和黏粒膠結(jié)形成大團聚體 進而 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和穩(wěn)定性 12 秸稈能夠為土壤微生物提供 充足的碳源 提高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和活性 進一步影響 植物對養(yǎng)分的獲取 13 此外 微生物通過利用秸稈降解 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如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zhì) 供自身生 長 使植株殘體轉(zhuǎn)變?yōu)橥寥牢⑸锪刻?14 而土壤微生 物量碳是土壤有機碳的重要來源 15 因此 秸稈還田通 過形成難降解的有機物質(zhì)和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提高了 土壤有機碳的含量 土壤質(zhì)量下降最顯著的特征是有機碳的損失 16 蔬 菜秸稈作為一種高碳物質(zhì) 其還田能夠增加土壤有機碳 的含量 在提高菜田土壤質(zhì)量和作物生產(chǎn)力方面具有巨 大潛力 17 18 但是 蔬菜秸稈可能會攜帶病原菌或蟲卵 直接還田可能會加重土傳病害傳播風險 進而影響作物 生長 7 19 茄果類蔬菜秸稈的木質(zhì)化程度較高 其在自然 狀態(tài)下不易降解 20 因此 需要找到一種有效的蔬菜秸 稈管理方式 以確保蔬菜生產(chǎn)的可持續(xù)性 氰氨化鈣是 一種對土壤中的植物寄生線蟲和病原菌有良好殺滅作用 的土壤消毒劑 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豐度 抑制土傳病害的發(fā)生 已被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21 24 有研究表明 微生物菌劑能夠改善辣椒秸稈堆肥的微生 物群落結(jié)構(gòu) 減少氮的損失 提高堆肥質(zhì)量 25 在秸稈 還田中添加微生物菌劑 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和腐殖 酸的含量 并且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樣性 26 有關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土壤質(zhì)量影響及氰 氨化鈣和微生物菌劑在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中的作 用鮮有報道 本研究通過田間試驗 探究了茄果類蔬菜 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 秸稈不還田 秸稈原位還田 收稿日期 2023 05 08 修訂日期 2023 09 05 基金項目 設 施 蔬 菜 秸 稈 廢 棄 物 無 害 化 利 用 技 術 研 究 與 應 用 2022YFDZ0052 國家大宗蔬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項目 CARS 23 北京 市設施蔬菜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 BAIC01 2023 作者簡介 謝鷹飛 研究方向為設施蔬菜栽培生理與環(huán)境調(diào)控 Email 405746394 通信作者 高麗紅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為設施蔬菜栽培生理與環(huán)境 調(diào)控 Email gaolh 第 39 卷 第 18 期 農(nóng) 業(yè) 工 程 學 報 Vol 39 No 18 2023 年 9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ept 2023 111 秸稈原位還田 氰氨化鈣和秸稈原位還田 微生物菌劑 對土壤化學性質(zhì) 微生物群落和秸稈降解率的影響 并 對土壤質(zhì)量進行了綜合評價 以期為茄果類蔬菜秸稈的 資源化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市房山區(qū) 弘科農(nóng)場的3座日光溫室中進行 3座日光溫室的占地面 積均為680 m2 長85 m 寬8 m 已經(jīng)連續(xù)種植番茄 茄子和辣椒5 a 該地區(qū)處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 候區(qū) 年平均降雨量為448 mm 年平均潛在蒸發(fā)量為 1 786 mm 年平均氣溫為15 年平均日照時長為2 619 h 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1 458 kWh m2 無霜期長達190 d 3座日光溫室分別種植番茄 茄子和辣椒 試驗地土壤 0 30 cm 的基本化學性質(zhì)如表1所示 表 1 試驗地土壤的基本化學性質(zhì) Table 1 Soil bas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experimental sites 蔬菜類型 Vegetable types pH 值 pH value 電導率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uS cm 1 陽離子交換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mol kg 1 有機碳 Organic carbon g kg 1 全氮 Total nitrogen g kg 1 礦質(zhì)氮 Mineral nitrogen mg kg 1 速效磷 Available phosphorus mg kg 1 速效鉀 Available potassium mg kg 1 番茄 Tomato 8 12 279 67 23 02 17 85 1 33 77 92 174 27 121 82 茄子 Eggplant 7 97 298 36 20 74 13 74 0 79 17 89 166 43 108 92 辣椒 Pepper 7 91 311 21 23 11 20 59 1 62 19 22 540 26 327 40 注 試驗地土壤0 30cm Note The soil of the test site is 0 30cm 1 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個處理 分別為 CK 秸稈不還田 SR 秸稈原位還田 SR C 秸稈原位還田 氰氨化 鈣 SR M 秸稈原位還田 微生物菌劑 每個處理包 含3次重復 小區(qū)面積為36 4 m2 7 0 m 5 2 m 每 個小區(qū)種植5畦 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布置各小區(qū) 試驗 于2020年8月20日開始定植 每畦定植兩行 株間距 為40 cm 寬行間距為110 cm 窄行間距為30 cm 供 試番茄 茄子和辣椒品種分別為 京采8號 綠褲 長茄 和 歐麗600 栽培密度均為 2 382株 667 m2 氰氨化鈣購自寧夏祥美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菌劑 為本試驗室從秸稈降解中分離獲得 含有Niabella Leadbetterella Solitalea Truepera Proteiniphilum Microbacterium Luteolibacter Acholeplasma Devosia Lysinibacillus Sphingobacterium 和 Thermomonas等菌群 在上一茬種植結(jié)束后 將CK處理的秸稈全部移出溫室 其余處理的秸稈使用秸稈粉碎還田機就地粉碎 秸稈長 度小于5 cm 對于SR C和SR M處理 將氰氨化鈣 用量為43 8 g kg秸稈 和微生物菌劑 OD600 nm 0 8 用量為50 ml kg秸稈 均勻撒在土壤表層 并與粉碎的 蔬菜秸稈一同翻入到0 30 cm土層中 隨后進行覆膜灌 水處理 使土壤含水量達到最大田間持水量 為了測定 蔬菜秸稈的降解率 取相當于30 g干質(zhì)量的新鮮秸稈與 2 5 kg的鮮土充分混合 SR C和SR M處理分別額外 添加1 3 g和1 5 ml的氰氨化鈣和微生物菌劑 一起裝 進34 cm 24 cm的100目 孔徑大小為0 15 mm 網(wǎng)袋 中 每個小區(qū)包含15個網(wǎng)袋 在秸稈原位還田的同時 將網(wǎng)袋埋在0 30 cm土層之中 整個溫室進行高溫悶棚 悶棚時間為20 d左右 于定植前5 10 d揭開地膜 通 風換氣 施撒有機肥 腐熟牛糞 用量為3 3 t 667 m2 后進行旋耕 個網(wǎng)袋 在秸稈原位還田的同時 將網(wǎng)袋 埋在0 30 cm土層之中 在蔬菜整個生長期間 保持各 小區(qū)管理一致 1 3 樣品采集與分析 1 3 1 土壤樣品采集 在番茄 茄子和辣椒盛果期 使用直徑為4 cm的土 鉆采集距離植株根部10 cm處0 30 cm深的土壤 每個 小區(qū)隨機選取10個點采集土壤 混勻作為一個土壤樣品 裝進自封袋 帶回實驗室后 立即過2 mm網(wǎng)篩 去除 雜質(zhì)和均質(zhì)化 一部分土壤保存在 80 冰箱 用于測 定土壤微生物性質(zhì) 一部分自然風干 用于測定土壤化 學性質(zhì) 1 3 2 土壤理化性質(zhì) 參照土壤農(nóng)化分析 27 采用電位計法 土 水 1 2 5 測定土壤pH 采用電導儀法 土 水 1 5 測定土壤電導 率 采用乙酸銨交換法測定土壤陽離子交換量 采用重 鉻酸鉀外加熱法測定土壤有機碳 采用半微量凱氏法測 定土壤全氮 使用連續(xù)流動分析儀測定土壤礦質(zhì)氮 銨 態(tài)氮 硝態(tài)氮 采用鉬藍比色法測定土壤速效磷 采 用火焰光度計法測定土壤有效鉀 1 3 3 土壤微生物性質(zhì) 使用PowerSoil DNA試劑盒 QIAGEN Inc CA USA 并按照產(chǎn)品的使用說明 從0 25 g的新鮮土壤中 抽提土壤DNA 使用1 的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提取 DNA的完整性 使用納米分光光度計 Drop2000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USA 測定提取DNA的濃度和 純度 細菌16S rRNA基因的V4區(qū)域使用引物515F 5 GTGCCAGCMGCCGCGG 3 806R 5 GGACTACHV GGGTWTCTAAT 3 擴增 真菌ITS基因使用引物ITS1F 5 CTTGGTCATTTAGAGGAAGTAA 3 ITS2R 5 G CTGCGTTCTTCATCGATGC 3 擴增 PCR擴增程序 為95 初始變性3 min 95 變性30 s 循環(huán)27次 55 退火30 s 72 延伸45 s 最后72 延伸10 min 使用2 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對擴增PCR產(chǎn)物進行鑒定 使用 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 試 劑 盒 Qiagen Valencia CA USA 對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產(chǎn)物進行純化 純化后的PCR產(chǎn)物在Illumina MiSeq平 臺 Illumina Inc San Diego CA USA 上測序 去除 低質(zhì)量和包括不明確堿基的序列 隨后在97 的序列相 似性水平下 將測序序列聚類為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從數(shù)據(jù)集中去除葉綠體和線粒體的 OTU以消除宿主對細菌測序造成的污染 基于最小樣本 序列數(shù)對數(shù)據(jù)集進行抽平 抽平后的數(shù)據(jù)集用于后續(xù)的 微生物分析 112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http www tcsae org 2023 年 1 3 4 秸稈降解率 在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后的15 30 60 90和150 d 從每個小區(qū)取出埋入土中的3個網(wǎng)袋 并用清水將秸稈 沖洗干凈 隨后在65 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質(zhì)量 并稱質(zhì) 量 根據(jù)秸稈降解前后的干質(zhì)量計算蔬菜秸稈降解率 1 3 5 土壤質(zhì)量綜合評估 通過計算土壤質(zhì)量指數(shù) soil quality index SQI 對 土壤質(zhì)量進行綜合評估 首先 對土壤指標進行標準化 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提 取特征值大于1 且能夠解釋至少5 方差的主成分 提 取所有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能夠反應80 以上的方差變 異 其次 在每個PC principal component 中 因子 載荷絕對值在最高因子載荷90 以上的高權(quán)重指標為關 鍵土壤質(zhì)量指標 其保留在最小數(shù)據(jù)集 minimum data set MDS 中 將關鍵土壤質(zhì)量指標轉(zhuǎn)化為0 1的無 量綱值 對于 越高越好 的指標 包括陽離子交換量 有機碳 全氮 礦質(zhì)氮 速效磷 速效鉀 微生物OTU 豐富度和香農(nóng)指數(shù) 無量綱值用式 1 計算 Si Xi XminX max Xmin 1 式中Si Xi Xmin和Xmax分別為關鍵土壤質(zhì)量指標的無 量綱值 實際測量值 測量最小值和測量最大值 對于 最適范圍 的指標 包括pH值和電導率 無量綱值用式 2 計算 Si 1 1 X i Xm b 2 式中Xm是測量平均值 b是方程的斜率為2 5或 2 5 28 29 土壤質(zhì)量指數(shù)使用式 3 計算 F n i 1Wi Si 3 式中F為土壤質(zhì)量指數(shù) Wi為關鍵土壤質(zhì)量指標的權(quán)重 n為MDS中的指標數(shù) 1 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 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 采用SPSS Statistics 22 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 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使用Tukey s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多重比 較 檢驗差異顯著性 使用R包vegan v 2 5 6計算土壤 微生物的OTU豐富度和香農(nóng)指數(shù) 基于Bray Curtis距 離 使用R包vegan v 2 5 6中的 pcoa 函數(shù)對土壤微 生物進行主坐標分析 PCoA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對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 圖1為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下土壤的化學性質(zhì) CK SR SR C SR M a ab aa ab aa a aa a a 0 4 8 12 16 pH 值 pH value c b a a a cb c dd d b 0 300 600 900 1 200 電導率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uS cm 1 c b c bc b b a a a b b b 0 50 100 150 200 礦質(zhì)氮 Mineral nitrogen mg kg 1 d a a b a a a a b c a a 0 200 400 600 800 速效鉀 Available potassium mg kg 1 c c cb c ba a aa b a 0 1 2 3 4 全氮 Total nitrogen g kg 1 b c c b b b b a a a a a 0 300 600 900 1 200 速效磷 Available phosphorus mg kg 1 a pH值 a pH value b 電導率 b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 c bc b ba b ab a a 0 10 20 30 40 50 陽離子交換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mol kg 1 c 陽離子交換量 c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b b bb ab bb a ba ab a 0 10 20 30 40 有機碳 Organic carbon g kg 1 d 有機碳 d Organic carbon e 全氮 e Total nitrogen f 礦質(zhì)氮 f Mineral nitrogen g 速效磷 g Available phosphorus h 速效鉀 h Available potassium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plant 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注 CK 秸稈不還田 SR 秸稈原位還田 SR C 秸稈原位還田 氰氨化鈣 SR M 秸稈原位還田 微生物菌劑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存在顯著差 異 P 0 05 下同 Note CK non straw returning SR in situ straw returning SR C in situ straw returning calcium cyanamide SR M in situ straw returning microbial agent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mea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at 0 05 level The same as blew 圖1 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對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in situ returning methods of vegetable straw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與CK相比 番茄的SR和SR C處理顯著提高了土 壤電導率 P1 00 的類群 這些類群的相對豐度占全部細菌門 的95 40 97 55 其中優(yōu)勢細菌門為Proteobacteria Actinobacteriota Chloroflexi Firmicutes和Acidobacteri ota 這些優(yōu)勢菌門的相對豐度占全部細菌門 68 38 81 75 其他相對豐度1 00 的 類 群 分 別 是Ascomycota unclassified k Fungi Basidiomycota Mortierellomycota Rozellomycota Chytridiomycota和 Basidiobolomycota 這7個類群的相對豐度占全部真菌門的98 54 99 93 其中優(yōu)勢真菌門為Ascomycota unclassified k Fungi和 Basidiomycota 占總真菌門相對豐度的90 57 98 26 其他相對豐度 1 00 的類群占全部真菌門的0 07 1 46 土壤真菌屬級水平上的群落Heatmap圖 圖6 表 明 種植番茄和辣椒土壤的優(yōu)勢菌屬均為Chaetomium unclassified o Sordariales unclassified f Microascaceae 和Schizothecium 而 種 植 茄 子 土 壤 的 優(yōu) 勢 菌 屬 為 Chaetomium unclassified o Pezizales unclassified f Chaetomiaceae和Neocosmospora 不同秸稈還田方式土 壤的真菌群落結(jié)構(gòu)在屬級水平上存在明顯差異 例如 與CK相比 SR SR C和SR M處理分別提高了番茄 秸 稈 還 田 土壤 Metarhizium 茄 子 秸 稈 還 田 土 壤 Aphanoascus和辣椒秸稈還田土壤Lophotrichus的相對豐 度 SR C和SR處理分別提高了番茄和辣椒秸稈還田土 壤中Schizothecium的相對豐度 3種秸稈原位還田處理 均降低了辣椒秸稈還田土壤中unclassified o Sordariales 的相對豐度 0 20 40 60 80 100 相對豐度 Relative abundance Other Ascomycota unclassified k Fungi Basidiomycota Mortierellomycota Rozellomycota Chytridiomycota Basidiobolomycota 番茄 Tomato茄子 Eggplant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CK SRSR C SR M CK SRSR C SR M CK SRSR C SR M 圖5 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對門水平土壤 真菌群落組成的影響 Fig 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 situ returning methods of vegetable straw on soil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t phyla level Alpha多樣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 SR處理顯著降低了茄子 秸稈還田土壤的OTU豐富度 而SR SR C和SR M 處理均顯著提高了辣椒秸稈還田土壤的香農(nóng)指數(shù) 表3 此外 從土壤真菌OTU的PCoA結(jié)果 圖7 看 不同 處理之間的真菌群落整體結(jié)構(gòu)明顯分離 表明蔬菜秸稈 原位還田方式對土壤真菌群落具有不同的影響 第 18 期 謝鷹飛等 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 115 Chaetomium unclassified o Pezizales unclassified o Sordariales unclassified f Microascaceae unclassified f Chaetomiaceae Neocosmospora Aspergillus Gymnascella unclassified f Pyronemataceae Sodiomyces Acaulium Humicola Leucothecium Mycothermus Kernia unclassified p Ascomycota unclassified o Coniochaetales Aphanoascus Lophotrichus Metarhizium Gibberella Microascus Cladorrhinum Uncinocarpus Ascobolus Fusarium Penicillium Trichoderma Cephaliophora unclassified o Onygenales unclassified c Sordariomycetes Cladosporium unclassified f Nectriaceae Hapsidospora Madurella Thielavia Acremonium Albifimbria Alternaria Chrysosporium Clonostachys Peziza Schizothecium Gibellulopsis unclassified f Aspergillaceae Basidiomycota Mortierellomycota Rozellomycota Basidiobolomycota Ascomycota unclassified k Fungi 0 28 54 相對豐度 Relative abundance 番茄 Tomato茄子 Eggplant辣椒 Pepper 作物 Crop CK SR SR C SR M CK SR SR C SR M CK SR SR C SR M 圖6 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對屬水平土壤真菌群落組成的影響 Fig 6 Effects of different in situ returning methods of vegetable straw on soil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t genus level 表 3 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對土壤真菌Alpha 多樣性指數(shù)的影響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in situ returning methods of vegetable straw on soil fungal Alpha diversity index 作物 Crop 處理 Treatment OTU豐富度 OTU richness 香農(nóng)指數(shù) Shannon index 番茄 Tomato CK 400 33 18 32 a 3 49 0 11 ab SR 416 00 31 66 a 3 90 0 11 a SR C 336 33 23 50 a 3 20 0 25 b SR M 357 33 24 50 a 3 45 0 10 ab 茄子 Eggplant CK 441 00 8 96 a 3 54 0 06 a SR 374 00 27 00 a 3 64 0 22 a SR C 407 33 22 36 a 3 30 0 12 a SR M 445 33 12 98 a 3 50 0 12 a 辣椒 Pepper CK 427 00 31 09 a 3 09 0 10 c SR 500 33 30 69 a 3 62 0 11 bc SR C 469 33 45 67 a 4 22 0 18 a SR M 551 67 47 98 a 4 06 0 03 ab 2 4 不同原位還田方式下蔬菜秸稈的降解率 不同原位還田方式下 3種蔬菜秸稈的降解率如圖8 所示 與SR相比 番茄秸稈在還田30和150 d時 SR M處理顯著提高了秸稈的降解率 分別提高了1 30 和0 52個百分點 圖8a和圖8d 茄子秸稈在還田90 和150 d時 SR M處理的秸稈降解率分別達92 09 和92 20 比SR處理顯著提高了5 54和3 81個百分點 圖8b和圖8e 辣椒秸稈在還田60和150 d時 SR C 處理的秸稈降解率顯著低于SR處理 分別降低了3 66 和1 26個百分點 而在還田150 d時 SR M處理比SR 顯著提高了秸稈的降解率 P 0 05 提高了0 96個 百分點 圖8c和圖8f 2 5 蔬菜秸稈不同原位還田方式對土壤質(zhì)量指數(shù)的影響 將土壤指標測定值標準化為0 1之間的無綱量值 隨后對標準化的土壤指標進行PCA分析 提取了4個特 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 這些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 84 12 其中 PC1的方差貢獻率為34 66 有機碳 116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http www tcsae org 2023 年 速效磷和速效鉀在PC1中的載荷較大 分別為0 899 0 943和0 883 PC2的方差貢獻率為26 12 陽離子交換 量和礦質(zhì)氮在PC2中具有較大的載荷 分別為0 810和 0 845 PC3的方差貢獻率為12 93 pH 細菌OTU豐 富度 真菌OTU豐富度和真菌香農(nóng)指數(shù)在PC3中的載荷 較大 分別為0 524 0 567 0 522和0 532 PC4的方 差貢獻率為10 41 電導率和細菌OTU豐富度在PC4 中具有較大的載荷 分別為0 565和0 575 表4 a 番茄 a Tomato b 茄子 b Eggplant c 辣椒 c Pepper 0 3 0 1 0 5 0 3 0 1 0 5 0 4 0 0 4 PCoA1 42 17 PCoA2 24 11 0 2 0 0 2 0 3 0 0 3 PCoA2 27 17 PCoA1 29 96 0 3 0 0 3 PCoA1 24 09 PCoA2 18 10 CK SR CSR SR M 圖7 不同處理土壤真菌群落PCoA圖 Fig 7 PCoA of soil fungal community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 番茄秸稈降解率 a Degradation rate of tomato straw b 茄子秸稈降解率 b Degradation rate of eggplant straw c 辣椒秸稈降解率 c Degradation rate of pepper straw a b ab a ba b b a aa a a a a 60 70 80 90 100 110 15 30 60 90 150 秸稈降解率 Straw degradation rate 還田天數(shù) Days of returning to the field d SR SR C SR M ab ab a b b b b a ab ab a a a a a 60 70 80 90 100 110 15 30 60 90 150 秸稈降解率 Straw degradation rate 還田天數(shù) Days of returning to the field d a a a a b a a b a c a a a a a 60 70 80 90 100 110 15 30 60 90 150 秸稈降解率 Straw degradation rate 還田天數(shù) Days of returning to the field d 15 d 30 d 150 d 60 d 90 d SR SR C SR M 處理Treatments SR SR C SR M 處理Treatments SR SR C SR M 處理Treatments 15 d 30 d 150 d 90 d 60 d 15 d 30 d 150 d 90 d 60 d d 不同還田天數(shù)的番茄秸稈 d Tomato straw with different returning days e 不同還田天數(shù)的茄子秸稈 e Eggplant straw with different returning days f 不同還田天數(shù)的辣椒秸稈 f Pepper straw with different returning days 圖8 不同原位還田方式下蔬菜秸稈的降解率和蔬菜秸稈殘留 Fig 8 Degradation rates of vegetable straw under different in situ returning methods and remained vegetable straw 4個主成分中載荷較大 載荷絕對值在最高因子載 荷90 以上 的土壤指標為關鍵土壤質(zhì)量指標 并保存 在MDS中 根據(jù)這些關鍵土壤質(zhì)量指標計算了土壤質(zhì) 量指數(shù) 結(jié)果表明 番茄和辣椒所有秸稈原位還田方式 均提高了SQI 土壤質(zhì)量指數(shù) soil quality index 且 在秸稈原位還田的基礎上 增施氰氨化鈣和微生物菌劑 進一步提高了番茄和辣椒秸稈還田土壤的SQI 而茄子 僅SR M秸稈還田處理提高了SQI 圖9 相較于CK SR SR C和SR M處理的SQI分別提高了15 8 32 5 8 8 56 8 和21 8 51 4 綜上 SR C SR M和SR M處理分別對番茄 茄子和辣椒秸稈還田 后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提升效果最佳 第 18 期 謝鷹飛等 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 117 表 4 土壤指標的主成分分析結(jié)果 Table 4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soil indicators 項目 Items PC1 PC2 PC3 PC4 特征值 Eigenvalue 4 160 3 134 1 551 1 249 方差貢獻率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34 664 26 117 12 926 10 409 累計方差貢獻率 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34 664 60 781 73 706 84 115 pH值 pH value 0 161 0 559 0 524 0 105 電導率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0 016 0 550 0 122 0 565 陽離子交換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0 117 0 810 0 233 0 283 有機碳 Organic carbon 0 889 0 169 0 198 0 044 全氮 Total nitrogen 0 813 0 472 0 280 0 134 礦質(zhì)氮 Mineral nitrogen 0 271 0 845 0 327 0 015 速效磷 Available phosphorus 0 943 0 235 0 052 0 063 速效鉀 Available potassium 0 883 0 045 0 310 0 173 細 菌 OTU豐富度 Bacterial OTU richness 0 037 0 514 0 567 0 575 細菌香農(nóng)指數(shù) Bacterial Shannon index 0 414 0 697 0 088 0 511 真 菌 OTU豐富度 Fungal OTU richness 0 689 0 290 0 522 0 145 真菌香農(nóng)指數(shù) Fungal Shannon index 0 528 0 081 0 532 0 414 注 粗體數(shù)值表示保留在最小數(shù)據(jù)集中的關鍵土壤質(zhì)量指標對應的因子載荷 Note The bold values represent the factor loadings corresponding to the key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retained in the MDS minimum data set c bc cb c ba ab b b a a 0 1 2 3 番茄 Tomato 茄子 Egg

注意事項

本文(茄果類蔬菜秸稈原位還田對設施土壤綜合質(zhì)量的影響.pdf)為本站會員(magazine@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quán)所有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