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福建省蝴蝶蘭主要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控.pdf

  • 資源ID:16815       資源大?。?span id="gygokwe" class="font-tahoma">3.50MB        全文頁數(shù):3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福建省蝴蝶蘭主要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控.pdf

2024年第16期 現(xiàn)代園藝 福建省蝴蝶null主要蟲害null發(fā)生null防控 丁玲 1 林谷園 2 陳美玲 3 1福建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福建福州 350119 2福州海關 福建福州 350001 3南安市天禾 綠保農資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300 摘 要 蝴蝶蘭在福建省花卉產業(yè)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病蟲害是影響蝴蝶蘭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 介紹了 福建省蝴蝶蘭生產中主要蟲害的形態(tài)特征 為害 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控技術 以供參考 關鍵詞 蝴蝶蘭 蟲害 防控 福建省 蝴蝶蘭 Phalaenopsisamabilis 又名蝶蘭 為蘭科蝴 蝶蘭屬常綠草本植物 素有 蘭花皇后 的美稱 2023年 我國蝴蝶蘭總產量1 5億株以上 福建是僅次于廣東 山東的蝴蝶蘭產區(qū) 1 在蝴蝶蘭生產栽培過程中 病蟲害 是影響其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 概述了福建省蝴蝶蘭 生產中的主要蟲害發(fā)生 并根據(jù)害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提出綜 合防控措施 以供種植人員栽培養(yǎng)護參考 1 葉 花害蟲 1 1 螨類 在福建地區(qū)為害蝴蝶蘭的螨蟲類主要是太平洋偽 葉螨 TenuipalpuspacificusBaker 屬蛛形綱 蜱螨亞 綱 真螨目 葉螨總科 偽葉螨科 1 1 1 形態(tài)特征 卵 橙黃色 兩端鈍圓 見圖1A 若 蹣 4對足 橙紅色 體背有黑斑 成螨前有2個靜息期 見圖1B 成螨 橙黃色或黃褐色 體長0 2 0 3mm 長 橢圓形 扁平 體表有網紋 體背有不規(guī)則黑色斑塊 體 中央有明顯分隔 分為前半體與后半體 前半體較后半 體圓 腹末縮窄 憩息時足向外伸直 見圖1C 1 1 2 為害 蝴蝶蘭各生長期均可發(fā)生 以為害葉片為 主 也可為害花器 為害葉片時常藏匿于植株葉背吸食 營養(yǎng) 葉背呈銹斑狀 初期葉正面無明顯受害表現(xiàn) 后期 葉正反面呈現(xiàn)密集的銀白色小斑點 借助放大鏡可見各 期蟲體 見圖1D 植株葉片逐漸變褐 最后全株枯黃 凋萎 1 1 3 發(fā)生規(guī)律 該類螨蟲在福建省蝴蝶蘭溫室園區(qū)中 全年均有發(fā)生 不同的蝴蝶蘭品種間無明顯的抗性差異 夏季高溫干旱 園區(qū)內通風不良時蟲體大量繁殖 但當連 續(xù)的高濕環(huán)境則易導致種群數(shù)量降低 該害蟲主要通過 蟲體自身爬行或借風力 水流以及農具傳播和擴散 1 1 4 防控措施 選擇健康的種苗 栽培中避免施用過 多的N肥 以免葉面太大影響植株間通風 蟲害發(fā)生時 可適當增加園區(qū)濕度 發(fā)生初期可選用草蛉 捕食螨或 瓢甲等進行生物防治 也可選用化學藥劑如43 聯(lián)苯 肼酯懸浮劑1500倍液 30 螺螨酯 乙唑螨腈懸浮劑 1500倍液或20 丁氟螨酯懸浮劑1500倍液 各藥劑 間交替使用 1 2 薊馬 蘭花薊馬 DichromothripscorbettiPriesner 是福建 地區(qū)為害蝴蝶蘭的主要蟲害之一 其屬昆蟲綱 纓翅目 薊馬科 1 2 1 形態(tài)特征 卵 灰白色 長橢圓形 若蟲 橙黃色 體 細長 成蟲 體長1 2mm 黃褐色 觸角絲狀 翅狹長 翅 緣著生細長的纓毛 足褐色 跗節(jié) 前足脛節(jié)和中 后足脛 節(jié)末端黃色 前胸背板后5對短小緣毛 見圖2A 1 2 2 為害 主要為害蝴蝶蘭的花器 成蟲 若蟲多群集 在花瓣內銼吸汁液 初期不易被發(fā)現(xiàn) 后期待受害花苞 展開時花瓣皺縮扭曲 銼吸口器或產卵造成的傷口使受 害的花瓣留下白色或褐色的斑點或條紋 嚴重時花朵變 形 花瓣褪色干枯而失去觀賞價值 見圖2B C 1 2 3 發(fā)生規(guī)律 蘭花薊馬在溫室大棚內一年四季均可 發(fā)生 花期氣溫高時蟲量大 世代周期短 一年可發(fā)生多 代 各蟲態(tài)間世代重疊嚴重 成熟雌蟲將卵產于花內 有 群集為害的特性 通常同一植株花朵內蟲量可多達數(shù)十 只 喜溫暖 干燥的環(huán)境 成蟲對藍紫色有趨性 該蟲通 過種苗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 近距離擴散主要依靠蟲體 自身飛行 1 2 4 防控措施 引苗時選擇健康無蟲的種苗 生產中 一旦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植株被侵害 可用手捏殺成蟲 若蟲或帶 出溫室集中燒毀 園區(qū)可選用藍板誘殺成蟲 藥劑防治 可選擇33 氯氟 吡蟲啉懸浮劑1500倍液 40 啶蟲脒作者簡介 丁玲 1979 女 碩士 實驗師 研究方向 作物栽培 A 卵 B 若蹣 C 成螨 D 為害狀 圖1 太平洋偽葉螨 圖2 蘭花薊馬成蟲及為害狀 綠色防控 91 DOI 10 14051 ki xdyy 2024 16 047 2024年第16期現(xiàn)代園藝 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4 溴氰 噻蟲嗪懸浮劑1500 倍液等于蟲害初發(fā)期或若蟲時噴施 1 3 夜蛾類 在福建類蝴蝶蘭生產上常用的夜蛾類害蟲主要是 斜紋夜蛾 SpodopteralituraFabr 屬昆蟲綱 鱗翅目 夜 蛾科 1 3 1 形態(tài)特征 卵 淡黃綠色 半球形 常數(shù)十粒聚成 塊狀 表面覆有黃色毛狀物 幼蟲 低齡時體淡綠色 之 后體色隨蟲齡 食料 季節(jié)而變化 背線 亞背線及氣門 下線橙黃色 中胸至腹部第9節(jié)亞背線內側各具1對近 三角形黑斑 見圖2A B 成蟲 體灰褐色 前翅深褐 色 多斑紋 腎狀紋前半部白色 后半部黑色 前緣向后 緣外方有3條白色斜紋 后翅灰白色 1 3 2 為害 以幼蟲主要為害蝴蝶蘭幼苗或嫩葉 初期 于葉背啃食葉肉后殘留表皮 后期葉片出現(xiàn)明顯啃食痕 跡 嚴重時葉片全被吃光 還可為害莖或者隱蔽在葉鞘 內 影響植株生長 見圖3C D 除為害葉片外 有時還 可啃食花苞和花瓣 降低植株的商品價值 1 3 3 發(fā)生規(guī)律 該蟲1年可發(fā)生8 11代 無明顯越冬 現(xiàn)象 每年6 9月為盛發(fā)期 雌蟲將卵塊產于葉背 幼 蟲孵出后群集取食 3齡后分散為害 此蟲晝伏夜出 白 天潛伏于介質或枯葉中 夜晚為害植株 幼蟲老熟后潛 入栽培介質中化蛹 成蟲有趨光性 1 3 4 防控措施 巡視園區(qū)發(fā)現(xiàn)幼蟲和卵塊時摘除并集 中燒毀 利用成蟲的趨光特性可用黑光燈誘殺 低齡幼 蟲期可選用10 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750倍 液 34 乙多 甲氧蟲懸浮劑1000倍液或15 多殺 茚 蟲葳懸浮劑1500倍液進行噴藥防治 1 4 蚧殼蟲 在福建為害蝴蝶蘭的蚧殼蟲主要是咖啡黑 盔蚧 SaissetiacoffeaeWalker 屬昆蟲綱 同翅目 胸喙 亞目 蚧總科 1 4 1 形態(tài)特征 卵 長橢圓形 淺粉紅色 長約0 2mm 幼蟲期和前期雌成蟲 扁平 淺黃或紅色而有暗斑 觸角 7 8節(jié) 足細長 隨齡期增加 背面 逐漸增高 體色變?yōu)榧t褐色 后期 雌成蟲 圓形或近圓形 初期為淡 黃至深黃色 后期體色轉為淡褐色 至深褐色 外表光滑 背部骨化并 顯著隆起成半球狀 見圖4 1 4 2 為害 幼蟲與成蟲以刺吸式口器吸 食植株葉片汁液 有時也可為害花器 造成花枝枯萎或花 瓣凋萎 當蟲口密度大時分泌的蜜露易引起植株煤煙病 1 4 3 發(fā)生規(guī)律 該蟲常年發(fā)生 世代重疊明顯 雄蟲少 見 以孤雌生殖為主 雌成蟲將卵產在盔殼下 每只雌蟲 產卵300粒左右 產卵后即死亡 高溫干燥的栽培環(huán)境 有利其生長與繁殖 1 4 4 防控措施 發(fā)現(xiàn)蟲體時及時處理蟲葉或蟲枝 并集 中燒毀 1 2齡若蟲盛發(fā)期用藥防治 可選22 氟啶蟲 胺腈懸浮劑1500倍液 22 螺蟲 噻蟲啉懸浮劑1500 倍或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 2 根部害蟲 2 1 黑翅蕈蚋 黑翅蕈蚋 Bradysiasp 屬昆蟲綱 雙翅目 長角亞 目 黑翅蕈蚋科 2 1 1 形態(tài)特征 幼蟲 無足 體灰白色略透明 頭部黑 褐色 棲息于潮濕陰暗的栽培介質中或鉆近植株根部取 食 見圖5A 成蟲 體小 頭胸背板黑色具光澤 觸角 第一鞭節(jié)黃褐色其余黑色 各鞭節(jié)等長 前翅為膜翅 中 脈下方有分叉 后翅退化成平衡棒 腹背灰褐色 各體間 具褐色環(huán)紋 見圖5B C 2 1 2 為害 幼蟲從根莖部開始潛食小苗葉片或為害蘭 株根尖生長點 取食為害后常有一明顯的刻痕 見圖5 D F 嚴重時阻斷水分與養(yǎng)分輸送而造成全株枯死 2 1 3 發(fā)生規(guī)律 在溫室內可周年發(fā)生 成蟲通常選擇 幼苗植株中的幼嫩組織產卵為害 幼蟲對濕度非常敏 感 無法生存于濕度較低的環(huán)境下 一旦離開寄主植物 及栽培介質 短期內蟲體即會失水死亡 2 1 4 防控措施 利用幼蟲對水分的敏感性 適當對蘭 株采取斷水處理 可有效抑制其種群的繁殖 其次利用 黑翅蕈蚋成蟲對黃色的喜好性 可在園中懸掛黃色黏板 進行物理防治 亦可有效降低其種群密度 害蟲發(fā)生初 期選用20 聯(lián)苯 噻蟲胺懸浮劑1000倍液 20g L高效 氯氟氰菊酯浮油1500倍液或1 8 阿維菌素乳油2000 倍液進行灌根處理 各藥劑交替使用 2 2 跳蟲 為彈尾目昆蟲 俗稱跳蟲 A 低齡幼蟲 B 高齡幼蟲 C D 為害狀 圖3 斜紋夜蛾 A 幼蟲 B C 成蟲 D F 為害狀 圖5 黑翅蕈蚋 圖4 咖啡黑盔蚧 綠色防控 92 2024年第16期 現(xiàn)代園藝 2 2 1 形態(tài)特征 體微小 一般不超過5mm 灰色 隨著 齡期的增加體色加深 觸角4節(jié) 第4節(jié)所占的比例最 大 胸足的脛跗節(jié)處具一錘狀粘管 腹部5節(jié) 第5節(jié)腹 節(jié)的腹板具有彈跳器 見圖6A 2 2 2 為害與發(fā)生規(guī)律 主要存在于較潮濕的盆體和介 質中 以腐植質或菌類為主要食物 與寄主植物競爭栽 培介質養(yǎng)分 有時還可為害植株嫩根根尖 根尖受害后 壞死并停止生長 見圖6B C 2 2 3 發(fā)生規(guī)律 喜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條件 在適宜環(huán)境 條件下每年可繁殖6 8代 對蝴蝶蘭栽培水草分別進 行濕潤和干燥處理后 檢查其帶蟲率得出濕潤處理過的 跳蟲蟲口數(shù)是干燥處理的4 6倍 2 2 4 防控措施 利用害蟲對潮濕環(huán)境的偏好性 適當 地對蘭株采取斷水處理 能有效抑制該蟲種群大量發(fā) 生 儲存的栽培介質區(qū)也應盡量保持干燥 以防止種群 繁殖 由于跳蟲體表多為油質 一般的藥液很難滲入體 內 一旦發(fā)生則很難除治 因此 關鍵在于預防 可在發(fā) 生初期選用7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20 聯(lián)苯 噻 蟲胺懸浮劑1000倍液或1 8 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 液灌根處理 3 結語 蝴蝶蘭屬熱帶和亞熱帶植物 性喜高溫 多濕和半 陰環(huán)境 目前國內多為溫室種植 在此栽培環(huán)境下 各類 害蟲易常年繁殖且為害 但不同地域條件下其病蟲害的 種類及發(fā)生規(guī)律不同 在福建蝴蝶蘭生產中發(fā)生的害蟲 主要有太平洋偽葉螨 蘭花薊馬 斜紋夜蛾 咖啡黑盔 蚧 黑翅蕈蚋和跳蟲等 其中 太平洋偽葉螨 紅蜘蛛 發(fā) 生最普遍且為害最嚴重 2 其次是花薊馬 在一些管理粗 放的園區(qū)中 鱗翅目和同翅目害蟲偶有發(fā)生 黑翅蕈蚋 和跳蟲常被視為腐生性或騷擾性昆蟲 3 5 其對蝴蝶蘭根 部的為害罕見報道 但鑒于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為害 今后 應引起種植人員的關注 收稿 2024 04 01 參考文獻 1 薛光清 龍年年宵蝴蝶蘭價格堅挺市場 光鮮 背后存隱憂 N 中國花 卉報 2024 01 04 05 2 林谷園 董文勇 章淑玲 蝴蝶蘭紅蜘蛛藥劑防治篩選 J 江西農業(yè)學報 2014 26 01 118 120 3 吳瓊 武海濤 孫新 等 長白山苔原帶土壤跳蟲群落組成和表聚性特征 研究 J 環(huán)境生態(tài)學 2023 5 01 39 46 4 沈再木 徐善德 蝴蝶蘭栽培 M 嘉義 國立嘉義大學編印 2007 5 王清玲 安寶貞 翁振宇 等 蝴蝶蘭園病蟲害管理手冊 M 臺北 行政院 農業(yè)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出版 2005 A 成蟲 B C 為害狀 圖6 跳蟲 遲緩 葉色變黃 嚴重時樹干出現(xiàn)流脂 現(xiàn)象 最終導致樹木枯死 3 2 2 防治技術 針對于該蟲害的防治可采用物理防 治 化學防治 生物防治3種措施 1 物理防治 對于初期發(fā)現(xiàn)的蟲害 可采取人工剔 除的方法 使用小刷子或軟布輕輕擦除樹干和枝條上的 蚧殼蟲 減少其數(shù)量 也可在樹干周圍包裹粘性物質如 粘蟲帶 阻止成蟲上爬產卵 從而減少新一代害蟲的數(shù) 量 更可剪除嚴重受害的枝干 控制蟲害的蔓延 2 化學防治 可使用系統(tǒng)性殺蟲劑 如噻蟲嗪 吡 蟲啉等 通過樹干噴灑或注射 使藥液傳輸?shù)秸麄€樹體 當松干蚧殼蟲吸食樹液時中毒死亡 可使用接觸性殺蟲 劑 如氯氰菊酯 乙酰甲胺磷等 通過對樹干和受感染區(qū) 域進行定期噴灑 直接殺死接觸到藥劑的害蟲 3 生物防治 可引入松干蚧殼蟲的天敵 如瓢蟲 寄生蜂等 此類天敵可有效地控制害蟲的數(shù)量 例如 瓢 蟲幼蟲和成蟲都是松干蚧殼蟲的捕食者 而某些寄生蜂 能寄生在蚧殼蟲體內 抑制其繁殖 也可使用含有病原 微生物的生物制劑 如貝蒂斯菌 Beauveriabassiana 等 真菌制劑 此類微生物能侵入害蟲體內 導致其死亡 從 而保護松樹健康生長 4 結語 綜上所述 通過深入探討廣西地區(qū)松樹種植中常見 的病蟲害 包括松樹腐爛病 松樹干腐病 松樹輪紋病 松材線蟲等 為林業(yè)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供了科學的理 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分析了這些病蟲害的發(fā)生機理 揭 示了其對松樹生長的具體影響 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 系列針對性的防治技術 此類技術不僅涵蓋生物防治 化學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多個方面 而且強調了綜合管 理策略的重要性 以期為廣西地區(qū)乃至更廣泛地區(qū)的松 樹種植提供科學 高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案 促進松樹健 康生長 提升其生態(tài)價值和經濟價值 為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 展貢獻力量 收稿 2024 03 08 參考文獻 1 程梅 易梅 松樹種植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 J 廣東蠶業(yè) 2023 57 09 50 52 2 劉少飛 油松種植技術及主要病蟲害防治 J 山西林業(yè)科技 2023 52 S1 33 35 3 弭兆軍 北方常見林業(yè)樹種病蟲害防治探究 J 現(xiàn)代園藝 2023 46 07 104 106 4 楊漢春 松樹種植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 J 廣東蠶業(yè) 2023 57 03 23 25 5 毛佛有 松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J 農業(yè)技術與裝備 2023 01 105 107 上接第90頁 綠色防控 93

注意事項

本文(福建省蝴蝶蘭主要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控.pdf)為本站會員(magazine@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