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遼寧省黃瓜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技術措施_趙義平.pdf
- 資源ID:17060 資源大小:1.16M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2016-遼寧省黃瓜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技術措施_趙義平.pdf
1 遼寧省黃瓜生產現(xiàn)狀 1 1 生產規(guī)模躍居第一 黃瓜是遼寧省蔬菜生產的主要種類 2015 年 生產規(guī)模由原來的全省第三躍居第一 播種面積 9 4 萬 hm 2 141 萬畝 比 10 年前增加了 48 產 量 605 萬 t 上市量 445 萬 t 其中銷往省外 含出 口 約 196 萬 t 省內 249 萬 t 產值 143 億元 分別占全省蔬菜播種面積 產量和產值的 11 1 15 7 和 16 7 其中設施黃瓜發(fā)展較快 占黃瓜 總生產面積的 72 露地面積占 28 全省 14 個 市 黃瓜生產面積超過 6 666 7 hm 2 10 萬畝 的依 次有沈陽 朝陽 錦州 鐵嶺 葫蘆島和大連 6 個 市 共占黃瓜總生產面積的 77 5 其他 8 個市占 22 5 黃瓜每 667 m 2 產量多在 5 10 t 棚室產值 4 萬 9 萬元 多數(shù)年份效益比番茄 茄子 辣椒高 價格波動也受周邊省市上市時間和天氣的影響 一 般在 4 月 20 日前后明顯下滑 遼寧省年蔬菜加工量約 180 萬 t 占全省蔬菜 總產量的 4 2 10 年總量增長 51 2006 年 119 萬 t 白蘿卜 大白菜和辣椒這 3 種蔬菜的加工量 分別占 44 2 20 5 和 9 8 其中黃瓜用于加工 的總量排到了第 4 位 為 9 8 萬 t 左右 占加工蔬 菜總量的 5 4 且黃瓜加工量 54 集中在錦州市 主要是腌制做咸菜 用于出口到日本等國 1 2 栽培模式多樣 遼寧省黃瓜栽培主要有 6 種模式 其中秋冬溫 室模式占 45 左右 表 1 1 3 品種類型較集中 遼寧省黃瓜栽培品種主要有 3 種類型 一是密 目前黃瓜生產規(guī)模已居遼寧省蔬菜之首 尤以設施栽培發(fā)展迅猛 生產上主體品種 98 來自國內 育種單位 工廠化育苗已成趨勢 但生產上還存在品種同物異名現(xiàn)象嚴重 化肥農藥用量較大 病 蟲害尤其是黃瓜 流膠病 危害嚴重等問題 遼寧省黃瓜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技術措施 趙義平 1 劉廣會 2 祁曉會 3 1 遼寧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 遼寧沈陽 110034 2 盤錦鑫葉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遼寧盤錦 124219 3 建平 縣萬壽街道辦事處 遼寧朝陽 122400 趙義平 研究員 主要從事蔬菜生產栽培新技術集成研究與推廣工作 電話 024 86394158 E mail snwzyp 收稿日期 2016 02 22 接受日期 2016 02 26 表 1 遼寧省黃瓜栽培季節(jié)與模式 栽培模式 育苗播種期 定植期 采收期 春大棚 2 月上旬至下旬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 4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 春露地 含小拱棚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 4 月下旬至 5 月上中旬 5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 夏秋露地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或直播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 8 月上旬至 9 月下旬 秋大棚 溫室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 8 月中旬至下旬 9 月上旬至 10 月下旬 秋冬溫室 7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 9 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 11 月上旬至翌年 6 月上旬 早春溫室 11 月初至 12 月初 12 月下旬至翌年 1 月中旬 2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 刺型黃瓜 也稱水黃瓜類型 瓜條有刺 深綠色 瓜面刺瘤明顯突出 較多 消費市場傾向頂花帶刺 單瓜質量 250 g 左右 瓜長 28 cm 左右 水黃瓜是 5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產業(yè)廣角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2016 3 5 9 遼寧省黃瓜栽培的主體類型 生產面積占 80 左 右 約為 7 5 萬 hm 2 113 萬畝 二是有刺旱黃瓜 類型 瓜條淺綠色 刺少 瓜面光滑 無刺瘤 單 瓜質量 200 g 左右 瓜長 18 cm 左右 生產面積占 16 約 1 5 萬 hm 2 23 萬畝 且市場發(fā)展態(tài)勢較 好 三是無刺瓜型 也稱水果黃瓜 瓜條多為深綠 色 無刺瘤 瓜面有棱或無棱光滑 單瓜質量 120 g 左右 瓜長 16 cm 左右 另外還有迷你無刺黃瓜 單瓜質量 60 g 左右 長 10 cm 左右 果皮綠色或白 綠色 生產面積約 3 760 hm 2 5 6 萬畝 占 4 左 右 但面積增長速度快于其他類型的黃瓜品種 此 外 腌制加工用的單瓜質量 25 g 左右 有刺或無刺 雌性系黃瓜品種類型總量不大 但比例在上升 1 4 主體品種來自國內育種單位 黃瓜生產上采用的品種 98 來自國內育種單 位 部分無刺黃瓜 水果黃瓜 迷你黃瓜 為進口 品種 約占 2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農系列 天津德瑞特種業(yè)有限公司博美系列 天 津科潤黃瓜研究所津優(yōu)系列的黃瓜品種實際使用量 占栽培面積的65 部分地區(qū)占90 其余33 的黃瓜品種來自國內其他育種單位 1 5 工廠化育苗發(fā)展迅速 蔬菜育苗工廠迅速發(fā)展 目前遼寧省年育苗量 從幾十萬到上億株的育苗廠已有約 200 家 年育苗 能力達到 50 億株 由于勞動力價格上升 育苗技 術要求相對苛刻 主產區(qū)的菜農選擇從省內外購買 育苗工廠培育的穴盤苗 秧苗數(shù)量達 12 億株左右 占比為 40 一些較集中的產區(qū)占比為 90 多為 插接的嫁接苗 購苗距離達數(shù)千千米范圍內 但以 省內為主 黃瓜工廠化育苗普及程度不如番茄 另 有 60 的農戶 主要是分散生產小區(qū) 還是自己 育苗 多數(shù)采用靠接方式進行嫁接 在嫁接育苗中 砧木會明顯影響黃瓜品質 用白籽 黃籽 南瓜作砧木 瓜條皮色亮綠 但抗 低溫性差 用黑籽南瓜作砧木 瓜條皮色呈白灰暗 綠 但抗低溫性好 生產上偏重考慮商品性而多選 前者 嫁接方式主要有 3 種 一是靠接法 主要應 用于農民自育苗 人均日嫁接量 800 株左右 嫁接 成活率高 但根瓜易彎曲 或導致秧苗徒長 二是 插接法 主要應用于工廠化穴盤育苗 嫁接速度快 人均日嫁接量 3 800 株左右 該嫁接方式砧木子葉 下方莖稈易徒長 砧木心葉易萌發(fā) 導致與接穗生 長競爭營養(yǎng) 三是雙斷根嫁接法 該方法是在插接 基礎上 斷去砧木的根 蘸生根劑后插入穴盤基質 中 可有效控制秧苗徒長 人均日嫁接量 3 500 株 左右 嫁接苗成活的關鍵是嫁接后如何保濕 早晚 見弱光和保持溫度 30 左右 工廠化育苗與家庭普通育苗是育苗制度的根 本轉變 這種轉變給黃瓜產業(yè)帶來了新的變化 黃瓜生產者的育苗風險轉由企業(yè)承擔 同時也對種 業(yè) 育苗企業(yè)都提出了種子消毒防病的新課題 以 及如何調控黃瓜營養(yǎng)生長 使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 平衡控制的難題 1 6 黃瓜已成為園區(qū)棚室觀光采摘主打品種 在農業(yè)觀光采摘園中 溫室大棚黃瓜像番茄一 樣已經成為園區(qū)主要的采摘品種 園區(qū)主要采取大 壟高架栽培 以利于游客觀光 采摘 在采摘園內 多以水果黃瓜 迷你黃瓜為主 也有一部分旱黃瓜 水黃瓜 為了更適宜采摘 園區(qū)環(huán)境多采用潔凈 綠化 美化措施 尤其是食品安全措施 如采用熊 蜂授粉 嚴格控制農藥使用 多數(shù)園區(qū)在黃瓜的壟 溝鋪施稻殼 一方面可有效控制棚室濕度 增加地 溫 防止病害發(fā)生 另一方面 游客采摘時鞋不粘 泥 采摘后的迷你黃瓜和水果黃瓜多用采摘盒和透 明塑料包裝 配以彩色品牌標識 更顯方便與美觀 這也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 2 存在問題 2 1 品種同物異名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 目前黃瓜新品種不需要審定 備案也是自愿進 行的 有的種子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 在品種推廣 過程中 給同一個黃瓜品種起不同的名字 導致生 產上黃瓜品種數(shù)量迅速增長 2011 2015 年 5 年期 間品種數(shù)量約增加 60 超過 1 000 個 僅凌源地 區(qū)就有 400 個以上 同物異名現(xiàn)象普遍存在且越來 越嚴重 給菜農選擇品種造成嚴重困擾 2 2 規(guī)模化生產事故頻發(fā) 一些黃瓜種子供應商或種苗生產企業(yè) 為了使 新品種盡快產生效益 省略應有的育種程序 將品 性還未穩(wěn)定的品種投入生產 導致生產事故增多 每次生產事故多涉及幾十畝甚至幾百畝地塊 黃瓜 品種對栽培季節(jié)有嚴格要求 有的種子經銷商在沒 6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產業(yè)廣角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有進行栽培季節(jié)和栽培模式試驗的情況下 將在冬 春推廣栽培的品種也在夏秋茬規(guī)模銷售 造成結瓜 很少 引起農民集體上訪 許多育苗場 因為正規(guī) 渠道商品種子價格較高而放棄使用 導致種苗質量 不穩(wěn)定 也有種子企業(yè)為了 維護 自己的聲譽 不能客觀面對和解決因生產制度變化暴露出種子出 現(xiàn)的新問題 而是千方百計推脫責任 以致數(shù)省份 暴發(fā)相同病害 造成黃瓜產區(qū)持續(xù)大規(guī)模發(fā)病 產 量嚴重受損 2 3 化肥和農藥用量較大且盲目性問題突出 黃瓜生產中肥料和農藥使用量大 以秋冬茬 為例 生長期約7個月 基肥每667 m 2 使用農家 肥 20 30 m 3 化肥40 50 kg 從緩苗后即開始 追施水溶性三元復混肥 復合肥 參混肥 每次 10 15 kg 整個生長季節(jié)施肥 30 次左右 單茬施 用化肥 350 450 kg 在化肥施用上不能根據黃瓜 的需肥特點 隨意盲目加大施肥量 也不能根據低 溫季節(jié)與高溫季節(jié)合理選用肥料 如氮肥 在低溫 季節(jié) 土溫低于 15 應選用以硝態(tài)氮為主 但 卻選用了以銨態(tài)氮為主的復混肥料 常常造成燒根 或燒葉 以及不能有效控制徒長 應以硝氮為主 與調整植株老化 應以銨態(tài)氮為主 也造成化肥 大量浪費 畦面和壟溝往往長滿綠苔 土壤板結 通透性差 鹽漬化問題突出 黃瓜整個生長季每667 m 2 農藥費用 1 200 元 左右 除市場確有的劣質農藥外 更多的是農藥品 種選擇 配藥用水 稀釋方法不當?shù)仍斐傻睦速M 特別是在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生產區(qū)域 農民往往靠經 銷商看病抓藥 許多經銷商對某些病害判斷不準 則采取猜的方法 各種藥劑隨意混用 同時 農民 與經銷商都不愿意配合實行早期農業(yè)防治措施 最 后導致藥劑防治效果很差 也導致農藥使用量不斷 增加 2 4 三病三蟲 危害嚴重 黃瓜生產上的病蟲害比番茄多 近兩年黃瓜 流 膠病 莖軟腐 靶斑病 根腐病 以及根結線蟲 煙粉虱 螨蟲這 三病三蟲 嚴重威脅設施黃瓜的 產量 品質與效益 黃瓜 流膠病 主要表現(xiàn)為葉片起皺折或有黃 色斑點 從葉背面可見葉片有水浸狀 從苗期葉脈 上或莖上就可見到大小不等的白膠滴 田間莖葉 瓜條均可見流出的白膠滴 嚴重的植株中上部莖流 膠后軟化 腐爛折斷 莖部潰爛導致植株上部死 亡 瓜條流膠處開始腐爛 該病屬于細菌性病害 但目前還沒有公認的名稱 現(xiàn)多稱為黃瓜流膠病和 黃瓜細菌性莖軟腐病 生產上危害十分嚴重 水黃 瓜品種發(fā)病嚴重地塊減產 60 左右 經調查 工 廠化育苗發(fā)病程度明顯重于農家分散自育苗 旱黃 瓜 水果黃瓜系列品種發(fā)病較輕 該病在其他瓜類 也有蔓延趨勢 如溫室甜瓜已經見到發(fā)病植株 靶斑病主要表現(xiàn)為葉片上有小黃點 故又稱為 黃點子病 病斑初為黃色水浸狀斑點 直徑 1 mm 左右 中期病斑擴大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 易穿 孔 葉正面病斑粗糙不平 病斑整體褐色 中央灰 白色 半透明 后期病斑直徑可達 10 mm 左右 中 央有一明顯的眼狀靶心 濕度大時病斑上可生有稀 疏灰黑色霉狀物 呈環(huán)狀 葉片兩面病斑色澤相近 病健交界處明顯 并且病斑表明粗糙不平 根腐病主要表現(xiàn)為莖基部變褐色 根系褐變 不發(fā)根 造成植株萎蔫 不同藥劑防治效果差異較 大 又常與漚根同時發(fā)生 根結線蟲主要表現(xiàn)為拔起植株根部呈串珠狀 后期植株萎蔫 煙粉虱一旦發(fā)生 用通常藥劑基本控制不住 螨蟲為害通常表現(xiàn)為新葉呈花葉皺縮 生產上 常常將其誤作病毒病進行防治 3 發(fā)展技術措施 3 1 期待品種登記制度能規(guī)范品種市場 由于蔬菜種子市場較混亂 黃瓜同物異名現(xiàn)象 嚴重 給生產者和經營者帶來極大困惑 隨著新 種 子法 的實施 蔬菜作為非主要作物實行登記制度 期待新的登記制度能夠規(guī)范品種市場 相關政府部 門充分發(fā)揮監(jiān)管作用 減少黃瓜品種同物異名的現(xiàn) 象 杜絕偽劣種子 假種子 促使真正優(yōu)質抗病品 種在生產中發(fā)揮作用 3 2 全面推進蔬菜標準園創(chuàng)建 全面開展蔬菜標準園創(chuàng)建是提升黃瓜產業(yè)發(fā)展 的有效途徑 將蔬菜標準園創(chuàng)建積極納入國家 省 市現(xiàn)代農業(yè)園區(qū)建設項目中 以便更好地落實黃瓜 生產關鍵技術 具體方法可參見 設施蔬菜標準園 創(chuàng)建技術規(guī)范 DB21 T 2303 2014 7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產業(yè)廣角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3 3 推廣水肥藥一體化及微生物肥 黃瓜生產應盡快改變溝灌水方式與施肥的習 慣 推廣軟管滴灌 微噴或滲灌 并實行灌溉與施 肥融為一體的水肥一體化 即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 肥料 微生物肥料配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 通 過可控管道系統(tǒng)供水 供肥 甚至根據需要供藥 使水 肥 藥相融后 通過管道和滴頭形成滴灌等 方式 均勻 定時 定量地浸潤根系生長區(qū)域 使 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適宜的含水量 具 體技術環(huán)節(jié)可執(zhí)行 設施蔬菜節(jié)水技術規(guī)程總則 DB21 T 2114 2013 據調查 實行水肥一體 化 平均每 667 m 2 化肥使用量可比常規(guī)耕作方式 減少 50 降低人工管理費用近 20 僅這兩項每 667 m 2 即可節(jié)約成本 1 400 多元 冬季溫室內的灌 溉水先利用曬水池增溫到 20 再澆灌 利用水溶 性肥料 N P K 為 20 20 20 TE 微量元素 下 同 15 15 15 TE 18 18 18 TE 等銨態(tài)氮型水 溶肥與 14 0 14 TE 20 10 20 TE 等硝態(tài)氮型水 溶肥 調控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 此外 要 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劑或微生物肥 以改善土壤有益 微生物環(huán)境 保持土壤通透性 3 4 集成應用災害性天氣防御技術 災害性天氣 尤其是霧霾天氣對設施黃瓜產 量 品質的影響特別明顯 易導致黃瓜植株徒長 衰弱 葉緣 葉面白化干枯 病害明顯加重 生育 期延遲 大幅減產減收 針對災害性天氣 采取 集成措施應對效果顯著 例如 推廣植物補光燈 LED 補光燈 PO 功能性棚膜 清潔棚膜技術 適 量降低定植密度 三段式放風 早上揭草苫后和晚 上蓋草苫前各放風 15 分鐘 中午正常放風 等都 具有明顯的效果 具體技術執(zhí)行 設施農業(yè)災害性 天氣防御技術規(guī)程 DB21 T 1968 2012 和 設 施農業(yè)霧霾天氣防御技術規(guī)程 DB21 T 2304 2014 3 5 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在定植黃瓜的畦下挖 40 cm 寬 25 cm 深的溝 埋入秸稈 施入生物菌肥 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稈過程中所釋放的熱量對土壤持 續(xù) 50 天提溫 2 3 對氣溫 地溫有效天數(shù)為 137 天 依據錦州和遼陽的 CO 2 濃度監(jiān)測試驗 有效期 4個月 處理區(qū)CO 2 濃度在 796 2 480 mg L 1 是對照區(qū) 421 835 mg L 1 的 1 5 3 7 倍 平 均提高棚室內 CO 2 氣肥濃度 2 6 倍 經 2009 2012 年在沈陽東陵 葫蘆島市及錦州太和區(qū)試驗驗 證 溫室黃瓜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平均節(jié)水 13 3 節(jié)省肥料 22 5 節(jié)約農藥 37 5 依據 沈陽市東陵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在黃瓜上的觀測試 驗 每 667 m 2 產值增加 3 278 元 增值 34 8 在 設施農業(yè)上 每 667 m 2 平均增收 6 363 56 元 增值 30 4 技術具體執(zhí)行 棚室秸稈生物反應堆 外 置式技術規(guī)程 DB21 T 1984 2011 棚室秸稈 生物反應堆 內置式技術規(guī)程 DB21 T 1985 2011 和 露地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規(guī)程 DB21 T 2302 2014 同時 為了解決秸稈生物反應堆需要挖溝 勞 動強度大的問題 還應普及秸稈生物反應堆革新方 式 推薦黃瓜壟溝鋪稻殼 花生殼等碎秸稈 以及 大力推進將秸稈粉碎后與農家肥一起漚制 以施農 家肥的方式進行應用 同時 有條件地區(qū)需加快機 械挖溝進程的推廣 3 6 推進棚室太陽能綠色消毒 7 月中旬至 8 月底 將棚室內的枯枝亂葉清理 干凈 摟平地面 不旋耕翻地 直接鋪舊棚膜 蓋 嚴 防止被雜草頂起 灌足透水 棚膜也要蓋 嚴 以便形成棚室內高濕與高溫的環(huán)境 至少保 持 15 25 天 棚內溫度通常可達到 60 左右 地 溫也通常在 50 以上 從而殺滅病原菌和害蟲 悶棚前不提倡旋耕 其原因是病蟲主要在表層土 耕翻后會使病蟲進入底層土壤而不易被殺滅 旋耕 要在悶棚消毒之后進行 悶棚前不使用生石灰 藥 劑 肥料及秸稈 藥劑主要用于悶棚消毒后的輔助 防治 一般消毒一次可以間隔一年 另外 應爭取更多間隙空閑時間休耕 嚴冬休 閑期接受低溫冷凍 短時間的空閑 特別是夏季可 種植普通玉米 牧草 大豆 定植黃瓜前將這些植 株粉碎翻入土壤來修復地力 3 7 綜合應對黃瓜 流膠病 近兩年 黃瓜 流膠病 在遼寧 山東等地暴 發(fā) 嚴重威脅溫室黃瓜產量與效益 該病屬于細菌 性病害 其發(fā)生直接與品種 育苗方法 霧霾低溫 寡照有關 低溫寡照下植株生長點側彎下垂 多在 生長點下方第 2 葉節(jié)處出現(xiàn)流膠現(xiàn)象 嚴重的莖部 8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產業(yè)廣角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潰爛 導致生長點死亡 應用綜合防控技術可以有 效控制該病害 3 7 1 選用抗病品種 因不同品種抗病性差異明 顯 選擇抗病品種很重要 目前 旱黃瓜 水果黃 瓜類型均比較抗病 但水黃瓜類型還沒有公認的抗 病品種 需要加強抗病品種的篩選或選育工作 3 7 2 溫湯浸種 種子要晾曬2天 并預浸30分 鐘 再把黃瓜與砧木種子放入恒溫 55 熱水中并 不停攪拌 持續(xù)15 20分鐘 再一直攪拌至水溫 降到25 反復搓洗干凈 特別是工廠化育苗企業(yè) 要調整育苗程序 無論種子是否包衣 都需采用溫 湯浸種 絕不可省略 溫湯浸種已經實踐證明可有 效殺死細菌等 但方法不正確則效果不佳 目前 種子包衣還不能有效解決引起流膠病的細菌病害 育苗工廠要完善技術流程 像農戶那樣采用溫湯浸 種 以應對當前黃瓜 流膠病 種子帶菌的問題 3 7 3 增溫降濕 黃瓜 流膠病 的發(fā)生直接與溫 度有關 低溫高濕特別容易發(fā)病 一般溫度超過 30 多數(shù)棚室不發(fā)病 同一溫室內 在后墻處 栽植的黃瓜經常不發(fā)病 而前部栽培畦普遍發(fā)病 表明增溫降濕度是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 3 7 4 改進施藥方法 藥劑防治時要以灌根和病部 涂抹方式為主 少用噴霧方式 陰天更不能噴霧 施藥 定植時用 72 硫酸銅鈣可濕性粉劑 600 倍 液 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灌根 每株 100 mL 藥液 7 10 天灌 1 次 連灌 2 次 或定植 7 10 天后用 50 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 劑 800 倍液 33 5 喹啉銅懸浮劑 750 倍液噴霧 10 天噴 1 次 連用 2 4 次 3 7 5 藥劑防治 陰雪后晴天 澆水前后或濕度大 時應及時防治 可用喹啉酮 葉枯唑 惡霉靈 多 抗霉素等殺細菌藥劑預防 凌源市還總結應用 3 種 配方 溴菌 腈 30 g 瓜菜液態(tài)植物保護膜 生物 制劑 75 mL 兌水 15 kg 全株噴施 同時可在流膠 位置或有傷口的地方用溴菌腈 或喹啉酮 甲基 托布津兌水成糊狀涂抹 惡霉靈 土菌消 綠 亨 1 號 25 mL 溴硝醇 15 g 甲基硫菌靈 15 g 兌水 15 kg 噴霧 3 天 1 次 連用 2 3 次見效 惡 唑 菌酮和氟硅唑 杜邦萬興 20 mL 四霉素 梧寧 霉素 雙功嘧啶 30 mL 兌水 15 kg 噴霧 3 天 1 次 連用2 3次 或用惡霉甲霜靈 土菌清 15 mL 兌水 15 kg 直接噴霧莖蔓 連用 2 3 次 9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產業(yè)廣角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 注意事項
-
本文(2016-遼寧省黃瓜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技術措施_趙義平.pdf)為本站會員(magazine@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