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560-2014 桃日光溫室栽培技術規(guī)程.pdf
桃日光溫室栽培技術規(guī)程 、栽植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果實發(fā)育期 80 天以內(nèi)、個大、質(zhì)優(yōu)、色艷、自花結實能力強、早期豐產(chǎn)性好、需冷量小的早熟、極早熟品種,例如中油 4 號、中油 5 號、龍豐、春雪、雙紅蟠等早熟油桃、蟠桃和毛桃品種。建園時須配置授粉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配置比例一般在 35:1。 2、苗木栽植 ( 1)苗木質(zhì)量 選用一級苗木,苗木粗壯、發(fā)育充實、芽質(zhì)飽滿、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嚴禁已感病苗木栽入溫室。 ( 2)栽植時間 春季解凍后,苗木發(fā)芽前盡早栽植。時間在 3 月上中旬前后。無凍害和無干旱抽條地區(qū)也可落葉后栽植。 ( 3)栽植密度 一般株行距為 1 米2 米× 2 米 3 米。 ( 4)栽植方法 定植前在溫室內(nèi)撒施優(yōu)質(zhì)腐熟農(nóng)家肥 2000 公斤 /畝,深翻。苗木栽植以南北向為宜。栽前開寬、深為 60 厘米× 50 厘米60 厘米的栽植溝,溝底撒施腐熟農(nóng)家肥 2000 公斤 /畝或商品有機肥 600公斤80 公斤 /畝,與土拌勻,回填后灌水沉實。栽前苗木用 30倍“ K-84”放線菌沾根,杜絕桃樹根癌病的發(fā)生與傳播。在栽植溝內(nèi)挖小坑栽苗,定植深度以土壤沉實后苗木根莖部與地表相平為準。 ( 5)栽后管理 栽后澆水、整樹盤、覆地膜,以保持水分,提高地溫。苗木栽后隨即定干,定干高度30 厘米40 厘米,南低北高。 3、扣棚 ( 1)滿足需冷量 根據(jù)栽植桃樹品種的需冷量,即落葉至發(fā)芽所需自然休眠時間,確定休眠時間的長短。樹體自然落葉后開始扣棚,白天覆蓋草簾,夜間揭開放冷,使棚內(nèi)溫度維持在 0 7。待需冷量滿足后揭簾升溫。 ( 2)控制溫度濕度 根據(jù)市場需求和品種需冷量確定扣棚升溫時間,一般在 12月中旬至 1月上旬扣棚升溫。白天揭開草簾,晚間覆蓋草簾。升溫需逐步進行,開始升溫時白天溫度保持在 15左右,夜間不低于 0。保持 5 天左右,再逐步提高溫度??叟锖鬁囟群蜐穸瓤刂瓢幢?1 規(guī)定執(zhí)行。 表 1 棚內(nèi)溫度和濕度控制 時期 白天溫度() 夜間溫度() 濕度( %) 扣棚初期 10 15 0 65 80 萌芽期 15 18 6 10 65 80 花期 18 22 8 13 50 60 坐果期 20 23 10 15 60 80 果實膨大期 23 28 12 17 60 80 果實著色至 成熟期 26 32 14 18 60 左右 4、肥水管理 ( 1)施肥管理 施肥原則 優(yōu)先使用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和商品有機肥料,減少化肥施用量。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施肥方法 采用溝施、穴施、撒施、淋施、根外追肥等方法,提倡水肥一體化,采用滴灌或微灌施肥。水肥一體化可按照“數(shù)量減半、少量多次,養(yǎng)分平衡”原則施入肥料,一般為土壤施肥量的 50 %。 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 10 上旬至落葉前后每畝施腐熟農(nóng)家有機肥 3000 公斤以上或商品有機肥 800 公斤1000 公斤,結合施入少量復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追肥 追肥關鍵時期為花前期、果實膨大期和采收后。前期每株施復合肥 0.05 公斤左右、尿素 0.05 公斤左右;后期以復合肥為主,每株 0.1 公斤左右。從幼果期開始每隔 20 天噴 1次 200 倍磷酸二氫鉀。采收揭棚后,每株追施含微量元素的復合肥 0.2 公斤左右克。 ( 2)水分管理 扣棚前灌一次大水,灌透,然后覆蓋地膜??叟锖?,視土壤濕度酌情灌水,但水量不宜過大?;ㄆ诓粷菜??;ê笾脸墒烨?,視情況適當灌水 12 次,可結合施肥進行。水量要小,并要注意灌溉水的溫度不能太低。果實開始著色停止?jié)菜?。夏秋季雨后注意及時排水。 5、整形修剪 ( 1)樹形 前部采用低矮的叢狀形或“Y ”型,后部可用杯狀形、簡易紡錘形等樹形。樹形結構宜簡。 ( 2)修剪 栽植當年修剪 1)夏季修剪 栽植當年定干后,保留整形帶內(nèi)所有萌發(fā)的新梢,待新梢長至 30厘米左右時及時摘心,促進二次枝萌發(fā)生長。當二次枝生長至 30 厘米左右時,再次摘心,促發(fā)三次枝生長。7 月下旬后注意控制旺長,促進成花。 2)冬季修剪 落葉后扣棚前進行冬剪。宜長枝修剪。疏除背上強旺枝、內(nèi)膛枝、過密枝、細弱枝,每株留骨干枝 4 6 個, 30 厘米 60 厘米的健壯果枝 50 條左右。所留延長枝和結果枝一般不短截。 栽植第 2 年及以后的修剪 1)栽后第二年采果后,將樹體進行重回縮,防止樹冠郁閉。離主干 30 厘米50 厘米重剪骨干枝,讓新梢重新萌發(fā)生長。當新梢長至 30 厘米 40 厘米時,及時摘心以促發(fā)二次枝生長。 7 月上旬后注意控制旺長,以利成花。夏季及時疏除內(nèi)膛徒長枝和過密枝。第二年扣棚前進行冬剪,仍以長枝修剪為主,去除內(nèi)膛過密枝、重疊枝、背上強旺枝,主干延長枝過長可適當回縮,回縮至健壯當年新枝。 2)第三年及以后仍保持原有樹形不變。采果后,每年仍將樹體進行重回縮,促發(fā)新枝。 6、花果管理 ( 1)花期授粉 花期進行放蜂和人工輔助授粉。放蜂以壁蜂效果最好,每個溫室放 200300 頭。人工點授應在花期 9 16 點 進行。 ( 2)疏果 疏果分二次進行。第一次在花后幼果膨大期,第二次在幼果直徑長至 1.5 厘米左右時疏果。宜先疏除萎黃果、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和并生果,選留果枝兩側(cè)、向下生長的好果。留果標準為長果枝留 3 5 個,中果枝留 2 3 個,短果枝留 1 個。為防落果,留果時須比計劃產(chǎn)量多預留 5% 10%。 7、病蟲害綜合防治 ( 1)防治原則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以農(nóng)業(yè)和物理防治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核心,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經(jīng)濟閾值,科學使用化學防控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危害。 ( 2)農(nóng)業(yè)防治 加強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及時整形修剪,合理負載,改善光照條件,提高桃樹自身的抗病能力??叟锴安扇〖舫葜Α⑶宄┕?、刮除粗翹樹皮、樹干涂白等措施,抑制和減少病蟲害發(fā)生。扣棚后棚內(nèi)濕度大,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濕度。發(fā)現(xiàn)已感染根癌病菌的植株立即清除。 ( 3)生物防治 保護蜘蛛、瓢蟲、草蛉、赤眼蜂、麗蚜小蜂、平腹小蜂等天敵。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謝物,如利用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梨小食心蟲、桃潛葉蛾等。土壤使用白僵菌菌劑防治蚜蟲、梨小食心蟲等蟲害。 ( 4)物理防治 揭棚后利用誘蟲燈誘殺桃蛀螟、卷葉蛾、金龜子等;利用糖醋液(糖 5 份,酒 5 份,醋 20 份,水 80 份)誘殺梨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利用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蝽象等。 ( 5)化學防治 基本要求 加強病蟲情監(jiān)測 ,確定防治最佳時期。最佳時期為扣棚升溫后至發(fā)芽前,殺蟲劑和殺菌劑混用,鏟除病蟲源。提倡使用生物源農(nóng)藥和植物源農(nóng)藥。交替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 嚴格控制施藥量和安全間隔期,每種藥劑每年只允許使用 1 次。溫室桃樹病蟲害防治包括棚內(nèi)防治和揭棚后防治兩個階段。 主要病害化學防治 1)桃穿孔?。嚎叟锷郎厍皣娛?1 次 3 5 波美度石硫合劑,謝花后噴施 72%農(nóng)用鏈霉素 4000 倍液或 25%噻枯唑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 2)桃樹灰霉?。褐x花后、生長期各噴施 1 次 70 %甲基硫菌靈 800 1000 倍液,或20%嘧霉胺懸浮劑 800 1000 倍液。 3)桃炭疽病:溫室升溫前噴施 1 次 3 5 波美度石硫合劑。謝花后 7 天 10 天、采收前 40 天噴施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 液 ,或 70%甲基硫菌靈 8001000 倍液,或 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3000 倍液 ,交替使用。 4)桃流膠?。嚎叟锴皣娛?1 次 3 5 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噴施 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2500 3000 倍液,或用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 800 倍液和 90%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 3000 4000 倍液混合噴施,或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 倍和 90%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 3000 4000 倍液混合噴施。 5) 70%甲基硫菌靈 800 1000 倍液,或 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3000 倍液,交替使用。 主要蟲害化學防治 1)蚜蟲類:萌芽后或發(fā)生時,噴施 10 %吡蟲啉可濕 性粉劑 2000 3000 倍液,或 5%啶蟲脒乳油 1000 倍液,或 20%啶蟲脒微乳劑 8000 10000 倍液。 2)桑白蚧:若蟲孵化期噴施 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 1500 2000 倍液,或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000 倍液。 3)山楂紅蜘蛛:扣棚升溫前噴施 1 次 3 5 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后發(fā)生時噴施 10%噠螨靈乳油 3000 倍液或 5%噻螨酮乳油 1500 2000 倍液。 4)桃潛葉蛾:撤膜后幼蟲發(fā)生盛期噴施 25%滅幼脲 3 號懸浮劑 1000 1500 倍液,或 20%殺鈴脲懸浮劑 4000 5000 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乳油 1500 2000 倍液。 8、果實采收 根據(jù)品種特性、銷售距離、運輸工具等條件,在果實表現(xiàn)固有的品質(zhì)特性(色澤、風味和口感等)時開始采收。采收宜在晴天上午或陰天進行。采收時,用手掌托住果實,輕采輕放。整個采收過程中須避免機械損傷和暴曬。 備注:本規(guī)程摘編于 DB37/T 25602014 桃日光溫室栽培技術規(gu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