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衛(wèi)杰博士聚焦生產(chǎn)一線(十三)菜薹、菜心多茬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pdf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菜薹(菜心)種植歷史悠久,菜心類型和品種資源豐富,常年種植面積約3500hm2(5.25 萬畝),可周年生產(chǎn)、周年供應,復種指數(shù)高,一年可以種植約 8 茬,每茬每 667 m2產(chǎn)量為 1 0001 500kg,效益 3 0004 500 元。1 栽培類型與栽培季節(jié)菜心按生長期長短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 3 種類型。1.1 早熟類型 510 月栽培,生長期(從播種到采收,下同)3035 d(天), 抽薹早,薹較小,腋芽萌發(fā)能力弱,以采收主薹為主,耐熱,對低溫敏感,溫度稍低即容易提早抽薹。株型較小,每 667 m2產(chǎn)量 1 0001 200kg。主要 栽培品種有油青 40天、油青45天、油青49天、油綠50天、碧綠菜心等。1.2 中熟類型 1011 月或翌年 34 月栽培,株高中等,生長期 3845 d(天) ,生長較快,腋芽有一定的萌發(fā)力,主側薹兼收,以采收主薹為主,菜薹質量好,對溫度適應性廣。每667 m2產(chǎn)量 10001 200kg。主要栽培品種有油青 60 天、東莞60 天、綠寶 70 天、油綠 701 菜心、油綠 702 菜心等。1.3 晚熟類型 11 月至翌年 3 月栽培,一般植株較大,生長期 4555 d(天) ,抽薹晚,腋芽萌發(fā)能力強,主側薹兼收,采收期較長,每667 m2產(chǎn)量 1 3001 500kg,耐寒 不耐熱,溫度 15 左右時正常抽薹 ,20 以上時抽薹緩慢,品質不佳。主要栽培品種有油青 80 天、油青遲心、油綠 80 天、遲心 2 號等。2 選地整地宜選擇通風透光、地勢平坦、排灌方便、水源清潔、耕作層深 20 cm 以上 、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種植。種植前地塊要充分曬白,播種前要清除前茬殘體,深翻土地,耙碎土塊。整地時要施足基肥,多施有機肥,每 667 m2可施腐熟廄肥 1 0002 000kg、氯化 鉀 510 kg,或雞 糞 750 kg、三元 復合肥(N-P-K 為 15-15-15)20 kg。做畦時要求栽培畦土壤細碎,畦面呈龜背形, 畦寬(包溝)約 1.7 m,畦面 寬約 1.2 m,畦高 約 0.3 m。春夏季高溫多雨,要求栽培畦略高 ,以利排水;秋冬季雨水較少,栽培畦可略低些。3 播種育苗菜心直播和育苗均可。早、中熟菜心由于生長期短,一般以直播為主;晚熟菜心由于生長期長,以育苗移栽為宜,可增加土地復種指數(shù)。夏季菜心生產(chǎn)一般以直播為主。播種前可將種子與 50100 倍的細沙或碎土拌勻,然后進行撒播,或條播、穴播。撒播是將種子直接均勻撒于畦蔣衛(wèi)杰博士:聚焦生產(chǎn)一線(十三)增城區(qū)菜薹(菜心)多茬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姚達行2肖旭林2劉成枝2劉厚誠3蔣衛(wèi)杰1*余宏軍1(1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廣州市增城區(q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廣東廣州 511300; 3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廣東廣州 510642)姚達行,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工作,電話:020-82854215,E-mail:zcgks4215163.com* 通訊作者:蔣衛(wèi)杰, 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的研究與推廣工作,電話:010-82108797,E-mail:jiangweijiecaas.cn 收稿日期:2015-06-17基金項目:國家大宗蔬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 (CARS-25),農(nóng)業(yè)部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實驗室項目增城區(qū)菜心種植面積約 3 500 hm2(5.25萬畝)。當?shù)夭宿r(nóng)通過早熟、中熟和晚熟 3 種類型品種搭配種植,采用不同播種方式,勤施、早施、薄施肥,以及制水、制肥等系列生產(chǎn)措施,一年可以種植約 8 茬,每茬每 667 m2效益達 3 0004 500 元。2015(7):77 -80 77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chǎn)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栽培管理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面,較省工,但用種量稍大;條播是在畦面上按一定的行距均勻地播成長條,用種量次之;穴播是在畦面上按一定的株行距開穴播種,用種量最少。播種要注意避開大暴雨的天氣,播后要澆足水,保持苗床土壤濕潤。有經(jīng)驗的菜農(nóng)經(jīng)常用簡便方法判斷土壤是否濕潤:土壤大體手握可以成團,在 3050 cm 的高度自然落下 ,落到地上可以散開則比較合適。直播栽培,根系不會受到損傷,抗自然災害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可以縮短生育期,提早收獲;田間密度大,容易獲得高產(chǎn)。但直播栽培占地時間長,復種指數(shù)低,菜薹色澤較淺,大小不均,葉柄狹長,易空心,抽薹不一致。育苗移栽一般用于秋冬季節(jié)的中遲熟品種,可縮短占用大田的時間,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復種指數(shù),同時易于選擇生長勢強和株型整齊一致的嫩壯苗進行移栽。植株抽薹整齊、菜薹大小均勻、色澤好、不易空心、葉柄偏短,商品性狀和品質較好。播種后用遮陽網(wǎng)、稻草或松葉等覆蓋畦面,并澆足水,使苗床保持濕潤。采用覆蓋措施,在夏秋季起降溫、防雨水沖刷和烈日暴曬的作用;在冬春季起保溫防寒作用。出苗后應及時揭開覆蓋物,以利于菜心幼苗葉片接受陽光,防止幼苗徒長。播種量因季節(jié)而異,春夏季氣候條件不適,播種量可適當增加,撒播時一般每 667 m2播種 400500 g;秋冬季氣候適宜,播種量可適當減少,每 667m2撒播 300400 g。在冬春季播種時,應預防低溫 ,特別是寒潮低溫的影響,避免“冷芽”(低溫春化)提早抽薹,植株纖弱。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 2426 ,種子萌發(fā)后如遇較低溫度 (310 )就能通過春化階段,提早抽薹開花 ,引起產(chǎn)量下降。一般應根據(jù)天氣預報選擇晴朗天氣或在寒潮將結束,即“冷尾暖頭”時播種,以促進種子快速發(fā)芽。也可進行浸種催芽,浸種后,將種子置于 2530 的條件下催芽 ,露芽時播種。冬春季菜心栽培也可采用防寒設施育苗,使溫度保持在 2426 ,促進 幼苗健壯生長。4 合理密植撒播的品種需要進行間苗。在第1片真葉 展開時及時間苗,間除過密苗、弱苗及雜種苗;幼苗具有3片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及定苗。如播種太多沒有及時間苗,幼苗容易徒長,變弱,降低幼苗質量。一般早熟品種定苗苗距為 1013 cm,每 667m2留苗35 000株左右;中熟品種苗距為1316 cm,每 667 m2留苗 24 000 株左右;晚熟品種苗距為1617 cm,每 667m2留苗18 000株左右。植株現(xiàn)蕾后還要進行最后 1 次間苗 ,疏去小苗和生長不良的植株,以增加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性,提高菜薹的質量和產(chǎn)量。育苗移栽,當幼苗具 45 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育苗床要灌足水,使苗床充分濕潤,切坨起苗,盡量少傷根。在畦面上按預定的株行距開穴,放入苗坨,加土穩(wěn)在穴內,澆透定植水,待水滲下后封穴。為利于根系發(fā)育,幼苗不要栽植過深,埋住根頸即可,株行距可較直播的大些。5 中耕除草定植緩苗后應及時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發(fā)根和植株生長。在每次降雨和澆水后還要進行多次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結,避免發(fā)生 草荒。6 合理施肥追肥應掌握“勤施、早施、薄施”的原則,前期輕,中后期重。菜心的根系分布淺,吸收面積較小,吸收能力較弱,而且栽培密度大,植株生長速度快。宜選用含多種營養(yǎng)元素的復合肥,根據(jù)土壤養(yǎng)分含量進行配方施肥,切勿偏施氮肥。施肥應以基肥為主,特別是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不利于追肥,宜結合整地施充足的有機肥作基肥。第 1 片真葉展開時要及時追肥,每 667 m2淋施 5% 腐熟花生麩水1000kg,或以 三元復合肥(N-P-K 為 15-15-15)15kg 兌水稀釋至 1%2% 淋施。在幼苗具 3 片真葉時結合間苗追 1 次肥,每 667 m2可用尿素 510 kg 與三 元復合肥(N-P-K 為 15-15-15)1020 kg混合撒施。育苗移栽的一般在定植后 2 3 d(天)植株發(fā)新根時追肥 1 次,每 667 m2用尿素 510 kg與三元 復合肥(N-P-K 為 15-15-15)1020 kg 混合撒施。菜心采收前約 5d(天),每 667m2追施三元復合肥(N-P-K 為 15-15-15)15 kg,保證 菜薹發(fā)育,但要注意避免將肥料撒在花蕾上而造成爛蕾。晴天時要降低施肥濃度,在17:00以后再施肥,防止肥料燒傷葉片。肥料種類對菜薹品質有很大關系。施用有機完 78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chǎn)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栽培管理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全肥料,菜薹組織結實、味甜,色澤油綠,品質佳。偏施速效氮肥,雖然菜薹顏色濃綠,但組織不充實,味淡,纖維多。特別是菜薹形成期,要注意增加磷鉀肥的施用,有利于提高菜薹品質和產(chǎn)量。7 水分管理菜心根系淺,不耐旱也不耐澇,對水分條件要求較高,生產(chǎn)上應掌握小水勤澆的原則。有條件的可安裝噴灌設施,節(jié)省人工,提高淋水效果。緩苗后結合追肥要澆 1 次緩苗水,促進根系發(fā)育、擴展。在葉片生長期要適當澆水,使地表見干見濕,輕踩可明顯感覺畦土松軟濕潤。但這一時期水分不宜過多,以免延遲現(xiàn)蕾抽薹。夏秋季晴天一般應早晚各淋 1 次水,炎熱天氣 11:00 應淋 1 次“過午水”,保持土壤濕潤并降低田間溫度。當大部分植株現(xiàn)蕾、開始抽薹后,應增加澆水次數(shù),保持土壤表層經(jīng)常處于濕潤狀態(tài),加速花薹生長,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雨天后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澇,避免畦面積水,防止病害的發(fā)生。有些植株營養(yǎng)生長過旺,到應該現(xiàn)蕾抽薹時仍不現(xiàn)蕾抽薹,多因為氣候條件不適合,阻礙發(fā)育。此時可以少施或不施肥水,即所謂“制水、制肥”,以抑制生長,促進發(fā)育?!爸扑品省笔遣宿r(nóng)的一項生產(chǎn)經(jīng)驗,由于生產(chǎn)上一般追肥以氮肥為主,“制水、制肥”可以使植株從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以有利于發(fā)育、抽薹。8 防雨降溫夏季菜心生長期間正值高溫多雨季節(jié),應抓住防熱防暴雨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幼苗期遇到高溫和暴雨的天氣,可在 0.8 m 以上的高處用 4 5% 遮陽網(wǎng)搭棚覆蓋,避免高溫和暴雨造成的危害。但要注意在晴天的早、晚和良好天氣時揭去覆蓋物,以保證菜心生長有良好的光照條件。不能在整個生育期進行覆蓋。9 病蟲害防治菜心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霜霉病、花葉病毒病、根腫病、葉斑病、黑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黃曲條跳甲等。9.1 農(nóng)業(yè)與物理防治 輪作換茬,與水稻等進行水旱輪作,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及早騰地、深翻,促使病殘體腐爛分解;平整土地,修好排灌系統(tǒng),避免田間漬水;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在病穴四周撒少許石灰;選擇 2225 目、銀灰色或白色防蟲網(wǎng)覆蓋;利用部分害蟲對黃色的趨性,可選用黃板誘殺成蟲(規(guī)格為 25 cm×40 cm,每 667 m2懸掛 3040 片);利用大多數(shù)害蟲的趨光特性,選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頻振式殺蟲燈利用放電產(chǎn)生的低溫等離子體形成(365±50)nm 波長色光,該光線對昆蟲具有較強的趨光、趨波、趨性的特性,引誘害蟲撲向光源,1 盞燈能有效控制 23 hm2(3045 畝)的害蟲。9.2 藥劑防治9.2.1 病害 炭疽病在高溫時易發(fā)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使百功)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等噴霧,每隔57 d(天)噴1 次,視病情連噴23次;霜霉病在早春及晚秋為害較多,可用 85% 三乙磷酸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10% 瑞毒霉,48% 代森錳鋅)600 倍液等噴霧,每隔 710 d(天) 噴 1 次,視病情連噴 23次;軟腐病細菌多從傷口入侵,在菜薹收獲期易發(fā)生,黑腐病在陰雨天氣、回暖潮濕的“回南天”易發(fā)生,此兩種病害可用 72% 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 3 000 倍液, 或 50% 代森銨水劑 1 000 倍液等噴霧, 每隔 710 d(天) 噴 1 次,視病情連噴 23次;病毒病應嚴格防止蚜蟲為害,感病后可用 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或1.5%植病靈水乳劑(0.1三十烷醇,0.4硫酸銅,1十二烷基硫酸鈉)1 000倍液等噴霧,每隔1015 d(天)噴 1 次,連續(xù)防治 2 次;葉斑病在菜心生長后期易發(fā)生,可用 10% 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水分散粒劑 1 500 倍液,或 40% 多硫(滅病威)懸浮劑500 倍液噴霧,每隔 710 d(天)噴 1 次,視病情連噴 23 次。9.2.2 蟲害 蚜蟲在秋季干旱時為害嚴重,可用10% 吡蟲啉(高巧)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噴霧,15d(天 )左右噴 1 次,連噴 2 次;黃曲條跳甲一般在春季及秋季氣候溫暖時為害嚴重,可用50%辛硫磷乳油 500 倍液,或 5% 阿維菌素(愛福?。┤橛?1 500 倍液噴霧, 每隔 710 d(天)噴 1 次,視病情連噴 23 次;菜青蟲、小菜蛾在春季及秋季為害嚴重,此兩種蟲害可用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或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500 倍 79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chǎn)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栽培管理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山東省沂南縣自 1934 年開始種植黃瓜,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發(fā)展溫室大棚黃瓜,目前,全縣黃瓜種植面積達 2.3 萬 hm2(34.5 萬畝),總產(chǎn)量 260萬t,其中日光溫室黃瓜面積1.3萬 hm2(19.5萬畝),早春大棚 7 000hm2(10.5 萬畝),實現(xiàn)了全年種植,周年上市。沂南縣黃瓜主要分布在蘇村鎮(zhèn)、辛集鎮(zhèn)、湖頭鎮(zhèn)、依汶鎮(zhèn)。由于特殊地域條件和獨特的栽培方法,“沂南黃瓜”色深條直、脆甜清香,暢銷上海、廣州、長沙、武漢等全國 20 多個大中城市。2009 年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10 年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認證和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登記地理標志商標。呂慎寶,高級農(nóng)藝師,專業(yè)方向: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病蟲害防治工作,電話:0539-3221827,E-mail:ynscj2005163.com 收稿日期:2015-03-05;接受日期:2015-04-09沂南大棚黃瓜全程控制健康栽培要點呂慎寶1李念軍1李孝訓2魏代國1董偉偉1(1沂南縣蔬菜發(fā)展局,山東沂南 276300;2沂南縣大莊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山東沂南 276305)沂南縣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沂南黃瓜”色深條直、脆甜清香。當?shù)丶夹g人員通過采用全程控制健康栽培方式進行管理,植株幾乎不發(fā)病,每 667 m2減少農(nóng)藥用量 30%。近年來,沂南縣通過建立大棚黃瓜全程控制健康管理栽培示范棚,實行全新的栽培管理模式。按照全程控制健康栽培方式管理,3、4 月病害大發(fā)生季節(jié),示范棚幾乎不發(fā)病,平均每667 m2黃瓜產(chǎn)量達 13 000kg,收入 2.1 萬元,較常規(guī)管理減少發(fā)病 40%,減少用藥 30%,每 667 m2減少農(nóng)藥投入 430 元。現(xiàn)將其栽培管理技術總結如下。1 選用優(yōu)良品種選用抗病、優(yōu)質、高產(chǎn)、適應性好的黃瓜新品種,對后期的管理至關重要。示范棚選用德瑞特L108,該品種耐低溫、弱光能力強,2012年冬季連續(xù)低溫寡照天氣,在其他品種受凍害的情況下,仍能正常生長,并獲得很好效益;抗病能力強,正常管理下,高抗霜霉病、靶斑病、葉斑病、炭疽病等,為全程健康栽培奠定基礎;長勢強,不早衰,進入 5 月“龍頭”長勢好,不封頂;葉片中等,株型中等好管理;高產(chǎn)、優(yōu)質、連續(xù)結瓜能力強,瓜條適中,顏色深綠,色澤明亮,瓜把短、瓜碼密,商品性好。2 多層覆蓋,保溫促壯早春大棚黃瓜一般于 1 月上旬播種育苗,2 月液在幼蟲低齡期噴霧。小菜蛾的抗藥性較強,要注意藥劑輪換使用,在幼蟲低齡期防治。10 采收菜心要適時收獲,一般在菜薹高及葉片的先端,將有或已有 15 朵初花,即所謂的“齊口花”時為適當?shù)牟墒掌?。根?jù)商品需求也可在“齊口花”之前采收。未及“齊口花”則菜薹太嫩,產(chǎn)量低;菜薹高過植株,則太老,菜薹品質降低。夏季高溫多雨,植株生長發(fā)育快,抽薹快,菜薹組織不充實,且易發(fā)生病害,故多數(shù)只收主薹。而秋季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植株生長健壯,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及側薹的發(fā)育,可主側薹兼收。收獲時可在主薹基部留 23 節(jié)進行采摘,使其發(fā)生側薹。留葉過多,側薹發(fā)生多而細,質量不高。采收時切口要平面整齊,薹體保持完整,大小、長短均勻一致。2015(7):80 -81 80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chǎn)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栽培管理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