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4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pdf

  • 資源ID:8031       資源大小:369.03KB        全文頁數:7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4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pdf

36 2 258 264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20 年 4 月 收稿日期 2019 10 08 基金項目 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 2016 2529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 2017YFD0201102 貴州省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yǎng)對象專項資金 2015 27 作者簡介 卯婷婷 碩士 助理研究員 E mail maotingting2922 通信作者 博士 研究員 E mail ttg729 DOI 10 16409 ki 2095 039x 2020 02 011 4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卯婷婷 1 陶 剛 1 2 3 趙興麗 4 王 琦 5 李世東 6 1 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貴陽 550006 2 貴州民族大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工程學院 貴陽 550025 3 貴州省農業(y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貴陽 550006 4 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貴陽 550006 5 中國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北京 100193 6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北京 100193 摘要 本文選擇 4 種不同微生物活性成分的生防菌劑 采用盆栽生物量測定 溫室和田間小區(qū)試驗對辣椒 主要病害進行抗病效果及促生增產作用評價 結果表明 木霉 芽胞桿菌復合菌劑對辣椒的枯萎病 疫病 炭疽病和灰霉病防效分別達到 72 2 78 3 71 9 和 59 7 枯草芽胞桿菌 粉紅粘帚霉復合菌劑對辣椒 4 種病害的防效分別達到 60 5 62 1 60 5 和 50 9 而淡紫紫孢菌菌劑只對辣椒炭疽病具有很好防 效 77 5 同時 4 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植株生物量均有顯著促生作用 其中木霉 芽胞桿菌復合菌劑及 枯草芽胞桿菌 粉紅粘帚霉復合菌劑在盆栽試驗中鮮重和干重增幅分別為 132 79 190 35 和 211 80 293 84 兩者在溫室及田間小區(qū)試驗中比對照增產 182 3 152 7 和 65 0 23 9 本研究表明 生 防菌劑可以替代化學藥劑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 同時還能夠促進作物植株生長 有增產作用 關 鍵 詞 木霉菌 芽胞桿菌 淡紫紫孢菌 復合菌劑 促生 中圖分類號 S4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 9261 2020 02 0258 07 Biological Control of Four Kinds of Microbial Preparations against Main Diseases of Pepper MAO Tingting 1 TAO Gang 1 2 3 ZHAO Xingli 4 WANG Qi 5 LI Shidong 6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iyang 550006 China 2 College of Ec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3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Guiyang 550006 China 3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iyang 550006 China 4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5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Effects of four microbial preparations whose active microorganisms were composed of Bacillus sp Trichoderma sp Purureocillium lilacinum and Clonostachys rosea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ir resistances against main diseases and growth promotions of pepper through the potted biomass measurements plot tests in greenhouse and field t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Trichoderma Bacillus complex microbial inoculants on Fusarium wilt blight anthracnose and grey mould of pepper was 72 2 78 3 71 9 and 59 7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B subtilis C rosea complex microbial inoculants on four diseases of pepper was 60 5 62 1 60 5 and 50 9 respectively Microbial preparation of P lilacinum had high effect against pepper anthracnose with the efficacy of 77 5 but low effects against the other diseases above Four microbial preparation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growth promotion of the pepper plants especially the two compound preparations with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fresh and dry weight of 132 79 190 35 and 211 80 293 84 respectively and both preparations also increased the yield of pepper dramatically in plot tests in greenhouse and field trials with rates of 182 3 152 7 and 65 0 23 9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icrobial 第 2 期 卯婷婷等 4 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259 preparations can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lant diseases also can promote the growth and yields of crops Key words Trichoderma Bacillus Purureocillium lilacinum complex microbial inoculants growth promoting 辣椒 Capsicum annuum L 是全球性的重要經濟作物 世界上有 116 個國家種植辣椒 中國是主要的辣 椒種植區(qū) 而貴州省的辣椒種植面積自 2009 年以來已達到國內第一 辣椒已經成為貴州省出口創(chuàng)匯的主 要農產品 1 隨著辣椒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種植地塊上病原菌的經年累積 辣椒病害的發(fā)生也呈復雜化 和頻繁化 辣椒疫病 Phytophthora capsica 和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以及炭疽病 Collectotrichum acutatum 和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等成為貴州省辣椒主要發(fā)生及為害較為嚴重的幾種病害 2 辣椒疫病和 枯萎病是以土壤傳播為主 兩種病害在連作嚴重的地塊較易發(fā)生 前者傳播迅速容易暴發(fā)成災 后者可引 起落花落果 導致辣椒嚴重減產 3 4 辣椒炭疽病和灰霉病可通過空氣傳播 可嚴重影響辣椒果實品質和產 量 甚至在儲存期果實上潛伏危害 5 6 當前對辣椒病害的防治以化學藥劑為主 藥劑的盲目和過量使用帶來的病原抗藥性和農藥殘留問題日 益嚴重 7 隨著綠色植保戰(zhàn)略的推進與實施 以生物農藥研發(fā)和應用為核心的作物病害生物防治將成為我 國生物產業(yè) 農業(yè)科研與應用的熱點 8 到 2014 年為止 國內已經登記的微生物農藥有 376 種 9 但辣椒 病害的生防制劑種類還很少 達不到實際生產需求 目前 枯草芽胞桿菌 Bacillus subtilis 對辣椒疫病 炭 疽病 枯萎病和灰霉病都有較好的室內生防效果 10 15 且對辣椒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6 而側孢短芽胞 桿菌 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17 熒光假單孢菌 Psdeuomnoda fluoerncnet 13 14 18 地衣芽胞桿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19 分別對辣椒疫病 枯萎病 灰霉病和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在已報道的生防真菌中棘孢木 霉 T asperellum 20 哈茨木霉 T harzianum 21 綠色木霉 T viride 14 及其他木霉 22 也分別在 4 種病害的防 治方面表現較好 此外 菌根菌 mycorrhizal fungus 曲霉菌 Aleffusus tiraboschi 青霉菌 Penicillium spp 粘帚霉 Gliocladium spp 及鏈霉菌 Streptomyces spp 等 23 28 也有對上述 4 種病害的生防報道 其中又以木霉 和芽胞桿菌的防控和應用范圍最廣 從國內外研究現狀來看 潛在的有效生防菌資源非常豐富 但目前研 究大多集中在生防機理和發(fā)酵工藝方面 而對生防微生物的田間應用和評價較少 且微生物菌劑在實際應 用中容易受到土壤 氣候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使其田間防效達不到室內測定效果 所以微生物菌劑在田間 的應用方法研究及效果評價是其田間應用必須要解決的瓶頸問題 20 因此 本研究選擇 4 種以木霉 芽胞桿菌及粉紅粘帚霉等為主要成分的復合菌劑 通過測定分析不同 微生物活性成分的生防菌劑在貴州省特有的偏酸性土壤和立體氣候條件下對辣椒主要病害的防效及促生 增產作用 為貴州辣椒病害的綠色防控篩選有效微生物制劑并對田間應用提供理論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 1 供試材料 供試辣椒品種 方椒 1 號 貴州省大方縣皺椒雜交品種 湖南湘研種業(yè)有限公司 供試生防菌劑 中農綠康牌 綠康威 活性微生物為枯草芽胞桿菌 200 億活菌量 g 和中農綠康牌 抗 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活性微生物為木霉及芽胞桿菌復合物 5 億活菌量 g 由中國農業(yè)大學提供 沃豐康牌 克線散粉劑 活性微生物為淡紫紫孢菌 2 億活菌量 g 和沃豐康牌 復合微生物菌劑 活性微生物為枯草 芽胞桿菌及粉紅粘帚霉復合物 10 億活菌量 g 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提供 供試化學藥劑對照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天津博克百勝科技有限公司產品 1 2 生防菌劑對溫室條件辣椒病害生防效果及促生增產作用 相關試驗設在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溫室大棚內 26 5 29 N 106 56 17 E 2017 年 6 月 7 日進行移栽和施用菌劑及用藥 每個處理重復 3 個小區(qū) 每個小區(qū)約 4 m 2 定植辣椒植株 24 株 小 區(qū)完全隨機分布 溫室大棚條件下 主要發(fā)生辣椒枯萎和灰霉病害 因此 本文以這 2 種病害為靶標在辣 椒成株期對不同處理進行防效調查 辣椒成株期對各處理的病害發(fā)病情況進行調查 記錄各級發(fā)病株數 計算病情指數與防效 260 中 國 生 物 防 治 學 報 第 36 卷 試驗設 6 個處理 1 中農綠康牌 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按每公頃用量 600 g 60 kg 折算施 用 兩種菌劑分別稀釋 100 和 50 倍后 每株噴灌 50 mL 綠康威及穴施 25 g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藥土 2 按處理 1 中的劑量單獨施用農綠康牌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3 沃豐康牌 克線散粉劑按每公頃用量 60 kg 折算施用 稀釋 50 倍后 每株穴施 25 g 菌土 4 沃豐康牌 復合微生物菌劑按每公頃用量 30 L 折算 施用 稀釋 100 倍后 每株噴灌 50 mL 藥劑 5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作農藥對照 用清水稀釋 1000 倍后 每株噴灌 50 mL 6 清水作空白對照 每株噴灌 50 mL 無菌水 辣椒枯萎病病情分級 0 級 植株正常生長 1 級 植株莖基部變褐溢縮 葉片呈黃網狀 1 4 葉片萎 黃 對結果影響小 2 級 植株莖基部變褐溢縮 葉片呈黃網狀 1 2 葉片萎黃 果實生長緩慢 3 級 植 株由下而上 3 4 葉片萎蔫 或側枝萎蔫 4 級 植株全株萎蔫 結果極少 甚至不結果或死株 29 辣椒灰霉病分級標準 0 級 葉片 果實 無病斑 1 級 病斑占整個葉片 果實 面積的 5 以 下 3 級 病斑占整個葉片 果實 面積的 6 10 并帶有小面積霉層 5 級 病斑或霉層占整個葉 片 果實 面積的 11 25 7 級 病斑或霉層占整個葉片 果實 面積的 26 50 9 級 整片 葉片水侵狀萎蔫 果實霉層附著面積 50 以上 30 發(fā)病率 調查發(fā)病數 總調查數 100 病情指 數 各級發(fā)病數 病害級別數 調查總數 9 100 防治效果 對照區(qū)病情指數 處 理區(qū)病情指數 對照區(qū)病情指數 100 產量測定在辣椒結果成熟期分批次采摘鮮椒并測產 進行統計 分析 1 3 生防菌劑對大田辣椒病害防效及促生增產效果 田間試驗點設置在貴州省大方縣羊場鎮(zhèn)辣椒種植試驗基地 29 8 49 N 105 36 47 E 相關試驗于 2017 年 5 月 12 日進行 試驗處理設計同 1 2 每個處理面積為 161 8 m 2 每個處理設 3 次重復 完全隨 機排列 每隔 28 d 施用生防菌劑和對照藥劑 1 次 總計進行 3 次 考慮到田間實際操作性 藥劑施用在 第一次定植時方法同 1 2 后兩次用水按比例稀釋 灌根處理 田間辣椒病害以辣椒疫病及炭疽病為主 因此 田間調查以這兩種病害為靶標病害進行防效調查 辣椒疫病在辣椒苗期及成株期進行 2 次調查 炭疽病在盛果期調查 辣椒病害分級按照下面方法進行 記錄各級發(fā)病株數后計算病情指數與防效 田 間測產參考貴州省地方標準 貴州辣椒田間測產規(guī)范 33 田間鮮椒產量測定通過五點取樣法取樣 每 點取樣 3 株 共取 15 株辣椒 調查記錄單株結果數及單株產量 統計單株平均產量 然后推算各處理的 每公頃平均產量 辣椒疫病病情分級 0 級 無病 1 級 僅少數葉片或 1 5 以下側枝發(fā)病 2 級 全株 1 5 1 2 側枝或 1 3 以下果實發(fā)病 3 級 全株 1 2 3 4 側枝或 1 3 以上果實發(fā)病 4 級 全株 3 4 以上側枝發(fā)病枯死或主 莖發(fā)病 31 辣椒炭疽病病情分級標準 0 級 無病斑 1 級 病斑面積占果實和葉片面積的 2 以下 3 級 病斑 面積占果實和葉片面積的 3 8 5 級 病斑面積占果實和葉片面積的 9 15 7 級 病斑面積占果 實和葉片面積的 16 25 9 級 病斑面積占果實和葉片面積的 26 以上 32 1 4 生防菌劑對辣椒植株促生作用 試驗共設置 6 個處理 每個處理 10 株 重復 3 次 各處理間按完全隨機區(qū)組排列 試驗用土均為兩 次高壓濕熱滅菌基質土 試驗中 4 個生防菌處理辣椒種分別用對應生防菌劑拌種或浸種后陰干播種 辣椒 4 6 葉期時開始第 1 次處理 然后間隔 14 d 處理第 2 次 試驗處理同 1 2 在辣椒花期前后 生長第 42 d 開始調查植株的株高 根長 植株上部干鮮重 根部干鮮重 整株干鮮重等生物量指標 統計和評估不同 處理對辣椒植株生長的影響 干質量測定方法 105 殺青 30 min 65 烘干至恒質量 34 1 5 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 DPS 7 05 版本 軟件通過最小顯著差異法 LSD 比較不同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 P 0 05 2 結果與分析 2 1 生防菌劑對溫室條件辣椒枯萎病及灰霉病的生防效果及增產作用 溫室小區(qū)試驗防效結果表明 清水對照小區(qū)的辣椒枯萎病菌的病情指數達到 39 1 灰霉病的病情指 第 2 期 卯婷婷等 4 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261 數為 21 0 而用生防菌劑及農藥多菌靈處理的小區(qū)其病情指數與清水對照相比有不同程度降低 其中用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綠康威處理及農藥多菌靈處理辣椒的兩種病害發(fā)病相對最輕 兩者對辣椒枯萎病的防 效分別能達到 72 2 及 68 3 而對辣椒灰霉病的防效則分別達到 59 7 和 82 2 復合微生物菌劑對辣椒 灰霉病及枯萎病的防效也分別能達到 50 9 及 60 5 表 1 說明在大棚這種溫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 生 防菌劑對辣椒灰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而對枯萎病則能達到化學農藥多菌靈的效果 其中抗重茬微生態(tài) 制劑 綠康威處理的防效比多菌靈更好 表 1 生防菌劑處理對溫室條件辣椒枯萎病及灰霉病防治效果 Table 1 Control efficacy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against pepper wilt and gray mold in greenhouse 辣椒灰霉病 B cinerea 辣椒枯萎病 F oxysporum 處理 Treatment 發(fā)病率 Disease percentage 病情指數 Disease index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ect 發(fā)病率 Disease percentage 病情指數 Disease index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ect 1 33 3 1 14 c 8 5 0 22 d 59 7 1 04 b 30 4 1 12 d 10 7 0 05 e 72 2 0 14 a 2 35 6 7 27 c 11 9 0 26 c 43 3 1 24 d 44 0 1 70 c 18 0 1 33 c 53 4 3 43 c 3 43 5 1 27 b 17 1 0 38 b 18 8 1 83 e 58 3 1 98 b 24 2 0 14 b 37 3 0 38 d 4 31 0 2 59 d 10 3 0 43 c 50 9 2 03 c 42 2 0 66 c 15 3 0 53 d 60 5 1 39 b 5 19 0 1 70 e 3 8 0 08 e 82 2 0 33 a 32 9 1 70 d 12 2 0 80 e 68 3 2 03 a 6 47 7 0 66 a 21 0 0 37 a 70 8 1 14 a 39 1 1 19 a 注 處理 1 6 分別為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 克線散粉劑 復合微生物菌劑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清水對照 表格 內數據為平均值 標準差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 P 0 05 水平差異顯著 Note Treatments 1 6 were Lvkangwei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kexiansan powder wofengkang compound microbial preparation carbendazim wettable powder and water control respectively All data of this paper were mean SD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0 05 level 測產結果表明 用生防菌劑處理的小區(qū)辣椒產量與農藥及清水對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產 特別是 既含有促生芽胞桿菌又含有高防效木霉菌的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綠康威處理 由于其防病促生的雙重效果 其增產效果明顯 每公頃產量可增產 4 5 10 4 kg 與對照差異顯著 增幅達 1 倍以上 其次為防病效果一 般但對辣椒有明顯促生作用的克線散粉劑 其產量也能達到每公頃 4 3 10 4 kg 以上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654321 a c ab b d e 產量 Yield per hectare 10 3 kg 注 處理 1 6 分別為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 克線散粉劑 復合微生物菌劑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清水對照 圖中數據 為平均值 標準差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 P 0 05 水平差異顯著 Note Treatments 1 6 were Lvkangwei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kexiansan powder wofengkang compound microbial preparation carbendazim wettable powder and water control respectively All data of this paper were mean SD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0 05 level 圖 1 不同生防菌劑處理對辣椒的產量測定 Fig 1 Determination of pepper yields for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262 中 國 生 物 防 治 學 報 第 36 卷 2 2 生防菌劑對大田辣椒疫病及炭疽病的防效及增產作用 大田小區(qū)防效結果表明 生防菌劑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綠康威處理和復合微生物菌劑對辣椒疫病的防 治效果較好 分別為 78 3 和 62 1 與 80 多菌靈農藥及其他處理的防效差異顯著 而在對辣椒炭疽病 的防治效果上 80 多菌靈的效果最好 其次為克線散和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綠康威 雖然生防菌劑在防控 辣椒炭疽病的效果上不如多菌靈農藥對照 但各處理的防效也都達到 50 以上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綠康 威的防效則能達到 71 9 表 2 表 2 生防菌劑處理對田間辣椒疫病及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Table 2 Control efficacy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against pepper blight and anthracnose in the field 辣椒疫病 P capsici 辣椒炭疽病 C acutatum 處理 Treatment 發(fā)病率 Disease percentage 病情指數 Disease index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ect 發(fā)病率 Disease percentage 病情指數 Disease index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ect 1 4 59 0 28 f 2 7 0 07 f 78 3 0 54 a 14 57 0 28c 4 9 0 26 d 71 9 1 50 b 2 10 78 0 49 d 6 6 0 21 d 48 4 1 80 c 21 56 2 72 b 8 5 0 21 b 51 4 1 21 d 3 14 29 0 23 b 10 5 0 12 b 17 2 0 93 e 11 57 1 72 cd 3 9 0 11 e 77 5 0 65 a 4 7 59 0 18 e 4 8 0 13 e 62 1 1 08 b 15 37 0 57 c 7 1 0 25 c 60 5 1 41 c 5 12 44 0 65 c 7 9 0 04 c 37 3 0 36d 8 19 1 57 d 3 2 0 19 f 81 9 1 06 a 6 19 36 0 95 a 12 6 0 21 a 40 32 1 02 a 17 4 0 67 a 注 處理 1 6 分別為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 克線散粉劑 復合微生物菌劑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清水對照 表格 內數據為平均值 標準差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 P 0 05 水平差異顯著 Note Treatments 1 6 were Lvkangwei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kexiansan powder wofengkang compound microbial preparation carbendazim wettable powder and water control respectively All data of this paper were mean SD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0 05 level 田間測產結果表明 綜合病害防治效果及促生增產作用 用生防菌劑處理的小區(qū)辣椒長勢明顯比清水 對照好 各生防菌劑處理的辣椒單株結果率 單株產量以及每公頃平均產量都與清水對照呈顯著差異 其 中 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處理過的辣椒單株結果平均可達 55 4 個 每公頃平均產量為 3 38 10 4 kg 與清水對照相比 增產 65 以上 其他處理克線散及復合微生物菌劑也能分別保產增產 35 和 23 以上 農藥對照多菌靈雖稍好于對照 但差異不顯著 表 3 表 3 不同生防菌劑處理大田辣椒的產量測定 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yields for the different microbial preparations 處理 Treatment 單株平均產量 Individual average output g 單株結果數 個 Individual average number 每公頃平均產量 Yield per hectare 10 3 kg 增產百分比 Increased percentage 1 602 3 170 63 a 55 4 11 94 a 33 8 65 01 2 428 7 46 39 bcd 39 9 5 77 b 24 0 17 31 3 504 7 111 54 b 39 7 6 19 b 28 0 36 63 4 457 9 59 44 bc 41 5 7 94 b 25 4 23 90 5 379 0 48 33 cd 35 1 4 25 b 21 2 3 70 6 369 7 104 13 d 24 0 5 33 c 20 5 注 處理 1 6 分別為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 克線散粉劑 復合微生物菌劑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清水對照 表格 內數據為平均值 標準差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 P 0 05 水平差異顯著 Note Treatments 1 6 were Lvkangwei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kexiansan powder wofengkang compound microbial preparation carbendazim wettable powder and water control respectively All data of this paper were mean SD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0 05 level 2 3 生防菌劑對盆載條件辣椒植株生長的促進作用 通過對盆栽辣椒植株的株高 根長 植株上部干鮮重 根部干鮮重 整株干鮮重等生長指標進行測定 后發(fā)現 4 種生防菌劑處理的辣椒生長趨勢與清水對照相比有顯著差異 其中淡紫紫孢菌以及木霉和芽胞 第 2 期 卯婷婷等 4 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263 桿菌復合為主要成分的克線散粉劑和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復合菌劑的促生效果最佳 這 2 種菌劑處 理的辣椒在植株株高 干鮮重等指標上都具有顯著優(yōu)勢 且根系較為發(fā)達 克線散粉劑處理的辣椒根鮮重 能達到清水對照的 7 倍多 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復合菌劑處理的則能達到其 4 倍多 兩種處理的辣 椒與清水對照相比 植株總鮮重的增幅也分別能達到 211 80 和 132 79 干重的增幅分別為 293 84 和 190 35 單獨用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處理和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的辣椒鮮干重增幅分別為 43 61 89 47 和 46 99 70 18 兩者差異不顯著 4 種菌劑處理的辣椒在植株生物量的各指標上均與農藥對照處理差 異顯著 表 4 表 4 生防菌劑對盆栽條件辣椒植株生物量的影響 Table 4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microbial preparations on pepper biomass production under pot conditions 處理 Treatment 株高 Plant height cm 根長 Root length cm 莖葉鮮重 Foliage and stem fresh weight g 根鮮重 Root fresh weight g 莖葉干重 Foliage and stem dry weight g 根干重 Root dry weight g 1 34 55 0 82 b 17 19 0 41 b 18 08 0 76 b 3 22 0 22 b 2 69 0 14 b 0 62 0 05 b 2 30 83 0 82 c 16 56 1 11 c 12 02 0 45 c 1 12 0 13 c 1 76 0 03 c 0 40 0 05 c 3 38 72 0 85 a 20 20 0 21 a 23 70 1 83 a 4 83 0 34 a 3 65 0 15 a 0 84 0 07 a 4 26 83 0 68 d 14 87 10 22 d 12 32 0 18 c 1 13 0 23 c 1 54 0 13 d 0 40 0 01 c 5 26 61 0 45 d 15 50 0 44 d 11 69 0 47 c 0 75 0 12 d 1 45 0 07 d 0 30 0 02 d 6 21 56 0 94 e 15 36 0 46 d 8 59 0 98 d 0 70 0 06 d 0 94 0 25 e 0 19 0 01 e 注 處理 1 6 分別為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 克線散粉劑 復合微生物菌劑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清水對照 表格 內數據為平均值 標準差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 P 0 05 水平差異顯著 Note Treatments 1 6 were Lvkangwei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preparation for resistance to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s kexiansan powder wofengkang compound microbial preparation carbendazim wettable powder and water control respectively All data of this paper were mean SD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0 05 level 3 討論 本研究對不同微生物種類的生防菌劑在辣椒種植過程中的病害防治效果和對辣椒主要生長指標的影 響研究結果表明 這些微生物菌劑能夠不同程度地防控辣椒主要病害的發(fā)生 并具有一定的增產促生作用 4 種生防菌劑中對辣椒植株生物量促生明顯的處理更趨于促進根系生長 如綠康威 抗重茬微生態(tài)制劑處理 的辣椒根長及根部干鮮重都與其余處理差異顯著 且側根更多 這可能更利于辣椒在土壤中吸收營養(yǎng) 而 且在大棚及田間小區(qū)處理中也發(fā)現其處理的辣椒花序和結果數目都與其余處理呈顯著差異 相關機制有待 進一步研究 從木霉 芽胞桿菌 淡紫紫孢菌及粉紅粘帚霉等不同微生物成分生防菌劑對溫室及田間辣椒主要病害 進行防效研究中發(fā)現 2 種或 2 種以上復合微生物生防菌劑對辣椒病害防治譜更廣 且對辣椒疫病和辣椒 枯萎病兩種重要土傳病害防效較好 可能是復配的不同種生防微生物之間在土壤中形成了更為穩(wěn)定和高效 的復合菌群 從而達到協同增效的目的 苗錦山等 35 也發(fā)現將兩種不同來源的微生物復配應用后 比單獨 施用一種生防菌的防效要好 因此 本研究中受試的復合微生物菌劑可以用作替代化學藥劑防控辣椒疫病 及枯萎病的生防制劑 另外 本研究所試的 4 種生防菌劑除克線散外 對辣椒灰霉病防效都不明顯 因此 除了篩選對靶標 病原菌致病力更強的生防菌劑外 還可以根據影響生防菌活性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開發(fā)菌劑 如通過生防菌 的劑型多樣化 或通過田間溫濕度控制管理以提高生防菌定殖率 從而達到提高生防效果的目的 或是聯 合低毒農藥應用 協同其他物理措施 如高溫處理土壤 溫湯浸種和增加助劑等以提高菌劑的定殖能力以 及生防菌復配等措施來提高生防菌劑的應用效果 36 參 考 文 獻 1 王永平 何嘉 張紹剛 等 我國辣椒國內外市場需求現狀及變化趨勢 J 北方園藝 2010 1 213 216 264 中 國 生 物 防 治 學 報 第 36 卷 2 陳小均 陳文 譚清群 等 貴州省主要辣椒病害的診斷及綜合防治 J 現代農業(yè)科技 2014 17 163 164 3 Aragaki M Uchida J Y Morpholog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phytophthora capsici and P tropicalis sp nov J Mycologia 2001 93 1 137 145 4 楊衛(wèi)娟 劉長遠 馬曉飛 等 辣椒枯萎病生防菌株的篩選與鑒定 J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2 51 9 1791 1799 5 王瑩瑩 張自心 謝學文 等 李寶聚博士診病手記 七十六 辣椒炭疽病的診斷與防治 J 中國蔬菜 2014 11 74 76 6 李寶聚 趙彥杰 辣椒灰霉病的新癥狀 J 中國蔬菜 2009 5 25 7 李興龍 李彥忠 土傳病害生物防治研究進展 J 草業(yè)學報 2015 24 3 204 212 8 邱德文 生物農藥研究進展與未來展望 J 植物保護 201

注意事項

本文(4種微生物菌劑對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pdf)為本站會員(wdh@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