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地區(qū)大蒜—黃瓜二種三收高效栽培模式.pdf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導(dǎo) 讀 大 蒜 黃 瓜 二 種 三 收 模 式 是 魯 南 地 區(qū) 農(nóng) 民 致 富 增 收 的 高 效 栽 培 模 式 該 模 式 通 過 多 熟 間 套 作 制 度 充 分 利 用 土 地 資 源 提 高 生 產(chǎn) 力 介 紹 該 模 式 下 品 種 選 擇 實 施 要 點 及 效 益 等 值 得 當(dāng) 地 大 面 積 推 廣 魯 南 地 區(qū) 大 蒜 黃 瓜 二 種 三 收 高 效 栽 培 模 式 宿 剛 愛 冷 鵬 陳 之 群 崔 愛 華 楊 寶 山 田 原 魯 南 地 區(qū) 蘭 陵 縣 的 神 山 鎮(zhèn) 土 質(zhì) 多 為 黑 黏 土 適 耕 期 短 但 經(jīng) 過 多 年 秸 稈 還 田 培 肥 地 力 目 前 土 壤 有 機 質(zhì) 含 量 達(dá) 2 0 以 上 速 效 氮 160 m g k g 左 右 速 效 磷 50 m g k g 左 右 速 效 鉀 200 m g k g 左 右 當(dāng) 地 地 下 水 豐 富 是 聞 名 中 外 的 蒼 山 大 蒜 的 主 產(chǎn) 區(qū) 栽 培 蒼 山 大 蒜 的 歷 史 悠 久 近 幾 年 來 在 魯 南 地 區(qū) 蘭 陵 縣 神 山 鎮(zhèn) 研 究 試 驗 了 大 蒜 黃 瓜 二 種 三 收 模 式 反 響 不 錯 現(xiàn) 已 在 當(dāng) 地 大 面 積 推 廣 成 為 農(nóng) 民 增 收 的 典 型 現(xiàn) 將 試 驗 情 況 與 結(jié) 果 總 結(jié) 如 下 1 品 種 選 擇 1 1 大 蒜 大 蒜 主 要 選 擇 蘭 陵 縣 本 地 的 蒼 山 大 蒜 蒜 頭 具 有 香 辣 黏 的 特 點 大 蒜 素 含 量 高 蒜 薹 甜 度 高 耐 貯 存 一 般 蒜 頭 產(chǎn) 量 11 250 k g h m 2 蒜 薹 產(chǎn) 量 11 250 k g h m 2 具 體 品 種 有 蒲 棵 蒜 糙 蒜 高 腳 子 3個 蒲 棵 蒜 又 稱 笨 蒜 栽 培 歷 史 悠 久 是 目 前 蘭 陵 縣 蒜 區(qū) 種 植 面 積 最 大 的 秋 播 品 種 植 株 生 長 勢 強 株 型 直 立 蒜 頭 近 圓 形 橫 徑 4 0 4 5 c m 形 狀 整 齊 單 頭 質(zhì) 量 35 40 g 糙 蒜 糙 蒜 葉 片 顏 色 較 蒲 棵 蒜 淡 為 淡 綠 色 且 較 蒲 棵 蒜 稍 窄 長 勢 比 蒲 棵 略 差 蒜 頭 近 圓 形 白 皮 單 頭 質(zhì) 量 35 40 g 成 熟 較 蒲 棵 早 10天 左 右 蒜 頭 和 蒜 薹 可 提 前 上 市 價 格 優(yōu) 勢 明 顯 高 腳 子 較 蒲 棵 蒜 長 勢 強 植 株 高 大 葉 片 肥 大 產(chǎn) 量 高 單 頭 質(zhì) 量 35 45 g 成 熟 期 晚 7 天 左 右 利 于 創(chuàng) 高 產(chǎn) 宿 剛 愛 山 東 臨 沂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276012 E m a i l 2803203131 q q c o m 冷 鵬 通 訊 作 者 臨 沂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276012 E m a i l 2397797263 q q c o m 陳 之 群 臨 沂 大 學(xué) 崔 愛 華 楊 寶 山 臨 沂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田 原 臨 沂 市 氣 象 局 收 稿 日 期 2020 02 12 2020 9齊 魯 大 地 男男 中中 共共 黨黨 員員 現(xiàn)現(xiàn) 任任 臨臨 沂沂 市市 農(nóng)農(nóng) 科科 院院 生生 態(tài)態(tài) 所所 所所 長長 高高 級級 農(nóng)農(nóng) 藝藝 師師 主主 要要 研研 究究 方方 向向 果果 蔬蔬 質(zhì)質(zhì) 量量 安安 全全 控控 制制 采采 后后 品品 質(zhì)質(zhì) 管管 控控 和和 品品 牌牌 農(nóng)農(nóng) 業(yè)業(yè) 先先 后后 主主 持持 參參 與與 山山 東東 農(nóng)農(nóng) 業(yè)業(yè) 重重 大大 應(yīng)應(yīng) 用用 技技 術(shù)術(shù) 創(chuàng)創(chuàng) 新新 項項 目目 等等 2 20 0余余 項項 課課 題題 主主 持持 制制 定定 市市 地地 方方 標(biāo)標(biāo) 準(zhǔn)準(zhǔn) 3 3項項 獲獲 國國 家家 發(fā)發(fā) 明明 專專 利利 6 6項項 主主 編編 中中 國國 蔬蔬 菜菜 病病 蟲蟲 害害 診診 治治 原原 色色 圖圖 解解 蔬蔬 菜菜 病病 蟲蟲 害害 診診 治治 原原 色色 圖圖 鑒鑒 等等 著著 作作 9 9部部 參參 編編 著著 作作 7 7 部部 累累 計計 為為 全全 國國 性性 論論 壇壇 企企 事事 業(yè)業(yè) 單單 位位 開開 展展 培培 訓(xùn)訓(xùn) 4 40 00 0余余 場場 次次 榮榮 獲獲 中中 國國 產(chǎn)產(chǎn) 學(xué)學(xué) 研研 合合 作作 創(chuàng)創(chuàng) 新新 獎獎 等等 國國 家家 省省 市市 級級 科科 技技 成成 果果 2 20 0余余 項項 特 約 欄 目 主 持 冷冷 鵬鵬 66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1 2 黃 瓜 露 地 越 夏 黃 瓜 品 種 要 求 耐 熱 耐 澇 豐 產(chǎn) 優(yōu) 質(zhì) 瓜 條 性 狀 符 合 市 場 需 求 目 前 生 產(chǎn) 上 栽 培 面 積 比 較 大 的 品 種 有 津 研 2號 中 農(nóng) 110 1 津 研 2號 天 津 市 蔬 菜 研 究 所 選 育 從 唐 山 秋 瓜 天 津 棒 極 瓜 的 雜 交 后 代 優(yōu) 系 6 4 39 5 2 6 中 選 育 而 成 中 熟 品 質(zhì) 中 等 喜 肥 水 抗 熱 抗 霜 霉 病 和 白 粉 病 能 力 較 強 不 抗 枯 萎 病 適 于 北 京 天 津 江 蘇 等 地 春 秋 露 地 及 越 夏 連 秋 栽 培 生 熟 食 均 可 198 2年 陜 西 省 農(nóng) 作 物 品 種 審 定 委 員 會 認(rèn) 定 198 4年 北 京 市 江 蘇 省 農(nóng) 作 物 品 種 審 定 委 員 會 認(rèn) 定 1990 年 全 國 農(nóng) 作 物 品 種 審 定 委 員 會 認(rèn) 定 品 種 登 記 號 G S 0 910 198 4 中 農(nóng) 110 1 是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蔬 菜 花 卉 研 究 所 經(jīng) 過 多 年 選 育 而 成 的 抗 病 高 產(chǎn) 優(yōu) 質(zhì) 雌 型 一 代 雜 種 黃 瓜 198 3年 參 加 全 國 黃 瓜 抗 病 育 種 協(xié) 作 組 春 黃 瓜 全 國 區(qū) 試 在 5個 試 驗 點 7 個 品 種 的 綜 合 性 狀 評 比 中 總 產(chǎn) 量 早 熟 性 抗 霜 霉 病 白 粉 病 和 枯 萎 病 名 列 第 一 并 獲 總 產(chǎn) 量 抗 霜 霉 病 2個 單 項 第 一 2 技 術(shù) 實 施 要 點 2 1 大 蒜 種 植 前 的 整 地 與 施 肥 前 茬 作 物 收 獲 后 結(jié) 合 施 肥 深 耕 松 土 每 1 h m 2 施 入 磷 酸 二 銨 50 0 k g 尿 素 50 0 k g 腐 熟 有 機 肥 75 0 0 0 k g 作 基 肥 于 整 地 時 全 部 均 勻 施 入 土 壤 一 般 耕 深 20 25 c m 做 到 耙 透 耙 平 耙 細(xì) 無 明 暗 坷 垃 上 虛 下 實 地 面 平 整 選 種 與 播 種 為 了 早 出 苗 出 齊 苗 蒼 山 大 蒜 一 般 在 播 種 前 10 15天 開 始 剝 蒜 種 挑 選 大 小 均 勻 每 瓣 蒜 質(zhì) 量 在 5 6 g 的 蒜 瓣 作 種 蒜 堆 放 在 避 蔭 處 以 利 于 大 蒜 生 根 和 種 芽 萌 動 出 苗 整 齊 大 蒜 嚴(yán) 格 掌 握 播 種 期 以 越 冬 前 大 蒜 生 長 5 6 片 葉 為 宜 魯 南 地 區(qū) 10 月 5 15日 為 適 宜 播 期 此 時 5 c m 地 溫 在 18 左 右 過 早 或 過 晚 都 不 利 于 大 蒜 的 安 全 越 冬 播 種 過 早 幼 苗 在 越 冬 前 生 長 過 旺 消 耗 養(yǎng) 分 過 多 則 降 低 越 冬 能 力 還 可 能 再 行 春 化 引 起 二 次 生 長 第 2年 形 成 復(fù) 瓣 蒜 降 低 大 蒜 品 質(zhì) 播 種 過 晚 苗 子 小 組 織 柔 嫩 根 系 弱 積 累 養(yǎng) 分 較 少 抗 寒 力 較 弱 越 冬 期 死 亡 多 播 種 密 度 一 般 掌 握 在 3 5萬 株 6 6 7 m 2 左 右 即 行 距 18 20 c m 株 距 6 7 c m 為 宜 播 種 深 度 3 5 c m 播 種 過 淺 不 利 于 安 全 越 冬 播 種 過 深 影 響 蒜 頭 的 產(chǎn) 量 和 商 品 性 并 且 造 成 起 蒜 困 難 開 溝 后 播 種 時 要 使 其 蒜 瓣 直 立 將 蒜 瓣 的 背 面 朝 同 一 方 向 可 促 使 發(fā) 芽 后 葉 片 生 長 方 向 基 本 一 致 有 利 通 風(fēng) 透 光 便 于 管 理 提 高 產(chǎn) 量 播 完 后 耬 平 畦 面 隨 即 澆 水 第 一 水 要 求 澆 勻 澆 透 避 免 長 時 間 積 水 利 于 出 苗 均 勻 澆 水 后 2 3天 即 可 噴 灑 除 草 劑 一 般 用 33 施 田 補 二 甲 戊 樂 靈 乳 油 150 m L 對 水 45 k g 噴 霧 噴 藥 時 注 意 倒 退 著 走 防 止 踩 踏 藥 膜 影 響 除 草 效 果 噴 藥 后 隨 即 覆 蓋 地 膜 要 求 緊 平 實 地 膜 緊 貼 地 面 無 皺 褶 無 空 隙 有 利 大 蒜 苗 從 地 膜 下 直 接 頂 出 苗 期 管 理 常 溫 下 蒼 山 秋 播 大 蒜 一 般 7 10 天 出 苗 出 苗 后 對 于 頂 不 出 膜 的 及 時 摳 苗 否 則 蒜 苗 在 地 膜 下 易 受 除 草 劑 藥 害 生 長 受 到 影 響 蒜 苗 出 齊 后 可 澆 1次 跑 馬 水 邊 澆 水 邊 壓 實 地 膜 將 蒜 苗 全 部 摳 出 地 膜 越 冬 前 小 雪 11月 22 23 日 前 后 再 澆 1次 越 冬 水 防 止 干 凍 確 保 蒜 苗 安 全 越 冬 越 冬 水 澆 得 過 早 起 不 到 防 凍 的 作 用 澆 得 過 晚 易 結(jié) 冰 形 成 凍 害 一 般 掌 握 白 天 無 結(jié) 冰 現(xiàn) 象 晚 上 有 少 量 結(jié) 冰 且 田 間 無 積 水 封 凍 后 主 要 是 壓 好 地 膜 防 止 大 風(fēng) 吹 開 及 時 看 護(hù) 好 蒜 苗 不 被 家 畜 等 動 物 啃 食 即 可 中 后 期 管 理 在 魯 南 地 區(qū) 大 蒜 種 植 后 的 第 2年 清 明 4月 4日 左 右 后 地 溫 已 回 升 此 時 大 蒜 進(jìn) 入 生 長 旺 盛 期 可 結(jié) 合 澆 返 青 水 追 施 尿 素 150 k g h m 2 撒 施 尿 素 時 注 意 不 要 撒 到 大 蒜 苗 的 心 葉 內(nèi) 否 則 易 發(fā) 生 燒 苗 導(dǎo) 致 腐 爛 現(xiàn) 象 同 時 根 據(jù) 大 蒜 長 勢 情 況 防 蟲 治 病 蟲 害 主 要 防 治 蚜 蟲 薊 馬 地 蛆 干 旱 少 雨 時 薊 馬 易 暴 發(fā) 以 刺 吸 式 口 器 吸 取 汁 液 造 成 蒜 葉 蒜 薹 出 現(xiàn) 灰 白 色 斑 點 可 用 多 蟲 螨 丁 噴 霧 地 蛆 出 現(xiàn) 是 因 為 重 茬 使 用 有 機 肥 未 腐 熟 或 蒜 種 爛 母 招 蟲 產(chǎn) 卵 可 用 噻 蟲 嗪 辛 硫 磷 灌 根 病 害 主 要 防 治 葉 枯 病 灰 霉 病 紫 斑 病 以 預(yù) 防 為 主 用 藥 劑 浸 種 預(yù) 防 或 噴 霧 治 療 齊 魯 大 地 20 20 9 6 7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J IA N G V E G E T A B L E S 抽 薹 前 及 時 澆 水 配 合 澆 水 每 1 h m 2 追 施 尿 素 225 k g 增 加 蒜 薹 的 產(chǎn) 量 蒜 薹 采 收 前 3 5天 停 止 澆 水 一 般 蒜 薹 抽 出 葉 鞘 并 開 始 甩 彎 時 是 收 獲 蒜 薹 的 適 宜 時 期 也 是 蒜 薹 最 好 采 收 產(chǎn) 量 最 高 的 時 期 在 每 天 10 0 0 15 0 0氣 溫 較 高 時 采 收 為 宜 魯 南 地 區(qū) 的 蒼 山 大 蒜 一 般 在 5月 1 10日 采 收 采 收 蒜 薹 后 及 時 澆 水 施 肥 每 1 h m 2 追 施 尿 素 225 k g 結(jié) 合 防 治 葉 枯 病 等 葉 面 噴 施 磷 酸 二 氫 鉀 液 等 采 收 蒜 薹 后 15 20天 開 始 起 蒜 頭 起 出 來 的 大 蒜 頭 不 可 直 接 暴 曬 以 免 曬 傷 可 直 接 曬 蒜 稈 并 注 意 翻 曬 用 蒜 稈 遮 擋 蒜 頭 晾 曬 2 2 黃 瓜 移 栽 前 整 地 與 施 肥 魯 南 地 區(qū) 所 種 蒼 山 大 蒜 的 蒜 頭 收 獲 期 一 般 在 5月 20日 左 右 蒜 頭 收 獲 后 即 可 施 肥 整 地 每 1 h m 2 用 尿 素 450k g 磷 酸 二 銨 450k g 硫 酸 鉀 450k g 腐 熟 有 機 肥 600 0 0k g 均 勻 撒 入 地 面 后 將 地 耙 細(xì) 整 平 育 苗 移 栽 5月 1日 左 右 進(jìn) 行 夏 黃 瓜 營 養(yǎng) 缽 育 苗 育 苗 營 養(yǎng) 土 要 求 質(zhì) 地 疏 松 透 氣 性 好 養(yǎng) 分 充 足 保 水 保 肥 性 強 一 般 配 制 育 苗 營 養(yǎng) 土 方 法 為 用 熟 化 肥 沃 沒 有 種 過 茄 果 類 蔬 菜 的 菜 園 土 60 細(xì) 沙 20 生 物 有 機 肥 20 混 合 后 過 篩 并 加 入 適 量 氮 磷 鉀 速 效 養(yǎng) 分 播 種 后 待 苗 長 到 2 3片 真 葉 時 移 栽 到 大 田 中 一 般 苗 齡 1個 月 左 右 采 用 大 小 行 種 植 模 式 大 行 行 距 9 0c m 小 行 行 距 70c m 株 距 35 c m 每 667 m 2 約 2 20 0株 定 植 后 的 管 理 a 及 時 插 架 定 植 后 黃 瓜 苗 生 長 較 快 必 須 及 時 插 大 架 綁 牢 固 防 止 被 大 風(fēng) 大 雨 吹 歪 壓 倒 b 澆 水 施 肥 定 植 后 3 4天 澆 1次 緩 苗 水 后 中 耕 中 耕 后 稍 加 蹲 苗 防 止 瓜 秧 徒 長 進(jìn) 入 盛 瓜 期 后 應(yīng) 在 傍 晚 或 早 晨 澆 水 晴 天 小 水 勤 澆 連 陰 驟 晴 天 氣 及 時 澆 水 防 曬 連 陰 雨 或 大 雨 時 排 水 防 澇 熱 雨 后 及 時 澆 井 水 散 熱 每 次 澆 水 可 結(jié) 合 施 用 沖 施 肥 保 證 養(yǎng) 分 供 應(yīng) c 整 枝 綁 蔓 夏 黃 瓜 生 長 快 及 時 綁 蔓 防 止 相 互 纏 繞 影 響 生 長 基 部 側(cè) 蔓 及 老 病 葉 及 時 去 除 采 收 移 栽 后 30 40天 即 可 采 收 夏 黃 瓜 結(jié) 瓜 期 正 處 于 炎 熱 多 雨 時 期 瓜 宜 勤 摘 一 般 產(chǎn) 量 在 9 00 0 0k g h m 2 左 右 病 蟲 害 防 治 夏 黃 瓜 因 處 在 溫 度 高 濕 度 大 的 環(huán) 境 中 病 蟲 害 發(fā) 生 較 為 嚴(yán) 重 應(yīng) 及 時 進(jìn) 行 防 治 猝 倒 病 用 50 氯 溴 異 氰 脲 酸 可 溶 性 粉 劑 50 0 倍 液 或 70 甲 基 硫 菌 靈 可 濕 性 粉 劑 80 0倍 液 灌 根 或 噴 霧 淋 澆 防 治 枯 萎 病 用 70 氯 溴 異 氰 脲 酸 可 溶 性 粉 劑 80 0 倍 液 或 9 8 噁 霉 靈 可 溶 性 粉 劑 3 0 0 0倍 液 噴 霧 防 治 白 粉 病 用 20 乙 醚 酚 可 濕 性 粉 劑 80 0倍 液 噴 霧 防 治 瓜 蚜 溫 度 低 時 用 70 吡 蟲 啉 水 分 散 粒 劑 5 0 0 0倍 液 噴 霧 防 治 高 溫 天 氣 使 用 20 啶 蟲 脒 水 劑 80 0倍 液 噴 霧 防 治 瓜 實 蠅 用 5 阿 維 菌 素 水 乳 劑 5 0 0 0倍 液 噴 霧 防 治 黃 曲 條 跳 甲 用 70 吡 蟲 啉 水 分 散 粒 劑 3 0 0 0 倍 液 噴 霧 嚴(yán) 重 時 混 入 5 阿 維 菌 素 水 乳 劑 5 0 0 0 倍 液 在 防 病 治 蟲 的 同 時 可 加 噴 葉 面 肥 料 以 提 高 產(chǎn) 量 3 效 益 分 析 魯 南 地 區(qū) 近 幾 年 所 種 蒼 山 大 蒜 平 均 每 1 h m 2 蒜 薹 產(chǎn) 量 為 11 250k g 平 均 價 格 8 0元 k g 產(chǎn) 值 為 9 00 0 0元 每 1 h m 2 蒜 頭 產(chǎn) 量 為 11 250k g 平 均 價 格 8 0元 k g 產(chǎn) 值 9 00 0 0元 夏 黃 瓜 每 1 h m 2 產(chǎn) 量 為 9 00 0 0k g 平 均 價 格 2 0元 k g 產(chǎn) 值 1800 0 0元 綜 合 來 看 大 蒜 黃 瓜 一 個 栽 培 年 周 期 每 1 h m 2 產(chǎn) 值 達(dá) 3600 0 0元 扣 除 生 產(chǎn) 成 本 和 人 工 費 用 約 600 0 0元 純 收 入 為 30 00 0 0元 折 合 667 m 2 收 入 為 200 0 0元 效 益 可 觀 20 20 9 齊 魯 大 地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