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pdf
19 中華 人民共和國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 12 實用新型專利 10 授權公告 號 45 授權公告日 21 申請 號 202022413803 3 22 申請日 2020 10 26 73 專利權人 青州市金鑫溫室材 料有限公司 地址 261000 山 東省濰 坊市青州市開發(fā)區(qū) 玲瓏山北路9 999號 72 發(fā)明人 解 榮吉 74 專利代理 機構 青島科通知橋知識產(chǎn)權代理 事務所 普通 合 伙 37273 代理人 雷麗 51 Int Cl A01G 9 16 2006 01 54 實用新型名稱 一種便 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 架結構 57 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 支架結構 其包括立管 拱形管 支撐桿 前柱和 橫梁 橫梁由拆卸相連的插板和連接板組成 連 接板的兩側設置向內側彎折的翻邊 插板上設置 向內側彎折的擋邊 插板的端部連接于連接板內 且擋邊抵接于翻邊的側壁 由此 實現(xiàn)對多段插板 的連接 繼而可使得用戶根據(jù)對于橫梁的長度需 求以自行選擇相連接的插板數(shù)量 該操作方式簡 單 僅通過插板和連接板的裝配即可實現(xiàn)橫梁的 連接 通過翻邊和擋邊的抵接可提高插板與連接 板的連接穩(wěn)定性 保證大棚支 架的連接穩(wěn)固性 權利要求書1頁 說明書3頁 附圖3頁 CN 214229125 U 2021 09 21 CN 214229125 U 1 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立管 拱形管 支撐桿 前柱 和橫梁 所述拱形管分居所述立管的左右兩側設置 所述拱形管上連接所述支撐桿 所述支撐 桿沿水平方向設置 在兩側的所述拱形管 的端部分別與所述支撐桿相連 多個所述支撐桿 分別沿所述拱 形 管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所述立管沿豎直方向設置 所述立管的端部與位于頂部的所述支撐桿相連 所述立管 與所述支撐桿為垂直布設 所述前柱分別連接于位于前后兩端的所述拱形管上 所述前柱沿豎直方向設置 所述 前柱與所述橫梁相連 所述橫梁沿水平方向設置 其中 所述橫梁包括插板和連接板 多個所述連接板依次相 連 相 鄰的所述連接板之 間通過所述插板相連 其中 所述連接板的兩側設置朝向于內側彎 折的翻邊 所述連接板的兩側設置朝向于 向內彎折的擋邊 所述連接板容納于所述連接板 和所述翻邊圍設形成的空間內且所述擋邊抵 接 于所述翻邊的內側 所述連接板的端部設置連接孔 所述前柱上設置卡箍 由穿設于所述卡箍和所述連接 孔內的螺 栓連接所述橫梁和所述前柱 所述螺 栓由螺母緊 固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其特征在于 設置在所述連接板 兩側的所述翻邊相間隔并形成缺口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邊與所述連 接 板之間的夾角范圍為3 0 70 權 利 要 求 書 1 1 頁 2 CN 214229125 U 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溫室大棚設備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 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農(nóng)業(yè)用溫室大棚一般通過塑料薄膜 玻璃等透明覆蓋物配合金屬或者塑料制成的 棚支架組合搭建而成 白天時 陽光透過透明覆蓋物照射到大棚中 在照射到地面和薄膜墻 體時產(chǎn)生長波輻射 即產(chǎn)生熱量 而透明覆蓋物又能有效阻隔及反射大部 分地面 薄膜或玻 璃形成的墻體等發(fā)出的長波輻射 從而通過土壤 薄膜或者玻璃墻體蓄積熱量 夜間 在棚 外設置保溫被 此時 土壤 薄膜或玻璃墻體蓄積的熱量由內向外地釋放變得緩慢 從而達 到 保持大棚內部溫度的目的 因此 在大棚所構建的相對穩(wěn)定的種植環(huán)境中 作物得以健康 而 快速地生長和成熟 產(chǎn)量和質量得到了保證 為果蔬市場的大量需求提供了堅實后盾 但 現(xiàn)有的溫室大棚其拆建的成本投入較大 由于搭建材料數(shù)量和種類眾多 搭建過程基本靠 人工進行 作業(yè)步驟較為繁瑣 往往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和時間 再者 現(xiàn)有的溫室大棚其 橫向寬度無法進行有效調節(jié) 由此限制溫室大棚的應用范圍 降低溫室大棚的多樣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有鑒于此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如何提供一種方便用戶拆裝且方 便用戶對大棚的寬度 尺寸進行調整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以降低用戶的安裝操作難度并提 高溫室大棚的應用多樣性 0004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其包括立 管 拱 形 管 支撐桿 前柱和橫梁 0005 所述拱形管分居所述立管的左右兩側 設置 所述拱形管上連接所述支撐桿 所述 支撐桿沿水平方向設置 在兩側的所述拱形管 的端部分別與所述支撐桿相連 多個所述支 撐桿分別沿所述拱 形 管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0006 所述立管沿豎直方向設置 所述立管的端部與位于頂部 的所述支撐桿相連 所述 立管與所述支撐桿為垂直布設 0007 所述前柱分別連接于位于前后兩端的所述拱形管上 所述前柱沿豎直方向設置 所述前柱與所述橫梁相連 0008 所述橫梁沿水平方向設置 其中 所述橫梁包括插板和連接板 多個所述連接板依 次相連 相 鄰的所述連接板之間通過所述插板相連 其中 所述連接板的兩側設置朝向于內 側彎折的翻邊 所述插板的兩側設置朝向于 向內彎折的擋邊 所述連接板容納于所述連接 板和所述翻邊圍設形成的空間內且所述擋邊抵 接 于所述翻邊的內側 0009 所述連接板 的端部設置連接孔 所述前柱上設置卡箍 由穿設于所述卡箍和所述 連接孔內的螺 栓連接所述橫梁和所述前柱 所述螺 栓由螺母緊 固 0010 進一 步 地 設置在所述連接 板 兩側的所述翻邊相間隔并形成缺口 說 明 書 1 3 頁 3 CN 214229125 U 0011 進一 步 地 所述翻邊與所述連接 板之間的夾角范圍為3 0 70 0012 與相關技術相比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其有益 效果在于 橫梁由拆卸相連的插板和連接板組成 連接板的兩側設置向內側彎 折的翻邊 插 板上設置 向內側彎折的擋邊 插板的端部連接于連接板內且擋邊抵接于翻邊的側 壁 由此 實現(xiàn)對多段插板的連接 繼而 可使得用戶根據(jù)對于橫梁的長度需求以自行選擇相連接的插 板數(shù)量 該操作方式簡單 僅通過插板和連接板的裝配即可實現(xiàn)橫梁的連接 通過翻邊和擋 邊的抵 接可提高插板與連接 板的連接穩(wěn)定性 保證大棚支 架的連接穩(wěn)固性 附圖說明 0013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便 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 架結構的結構示 意圖 0014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連接 板和前柱的連接示 意圖 0015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連接 板和插板的連接示 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 步詳細說明 0017 請參見圖1 3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溫室大棚支架結構 其包括 立管1 1 拱 形 管12 支撐桿13 前柱14和橫梁15 0018 拱形管12分居立管11的左右兩側設置 拱形管12上連接支撐桿13 支撐桿13沿水 平方向設置 在兩側的拱形管12的端部分別與支撐桿13相連 多個支撐桿13分別沿拱形管 1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0019 立管11沿豎直方向設置 立管11的端部與位于頂部的支撐桿13相連 立管11與支 撐桿13為垂直布設 0020 前柱14分別連接于位于前后兩端的拱形管12上 前柱14沿豎直方向設置 前柱14 與橫梁15相連 具體地 連接板152的端部設置連接孔1522 前柱14上設置卡箍141 由穿設 于卡箍141和連接孔152 2內的螺 栓142連接橫梁15和前柱14 螺 栓142由螺母緊 固 0021 橫梁15沿水平方向設置 其中 橫梁15包括插板151和連接板152 多個連接板152 依次相連 相鄰的連接 板152之間通過插板151相連 0022 連接板 152的兩側設置朝向于內側彎折的翻邊1521 設置在連接板 152兩側的翻邊 1521相間隔并形成缺口 翻邊與連接板 52之間的夾角范圍為30 70 所設置形成的缺口 可 方便用戶連接插板151和連接 板152 并可確定插板151在連接 板152的連接位置 0023 插板151的兩側設置朝向于 向內彎折的擋邊1511 連接板 52容納于連接板152和 翻邊1521圍設形成的空間內且擋邊1511抵接于翻邊1521的內側 通過翻邊 521和擋邊1511 的抵 接可提高插板151與連接 板152的連接穩(wěn)定性 保證大棚支 架的連接穩(wěn)固性 0024 翻邊1521和擋邊1511均為在豎直方向上間隔設置 由翻邊 521和擋邊1511的裝配 實現(xiàn)對連接 板152和插板151在豎直方向上的限位 0025 橫梁15由拆卸相連的插板151和連接板152組成 連接板152的兩側設置向內側彎 折的翻邊1521 插板 51上設置向內側彎折的擋邊1511 插板 51的端部連接于連接板152內 且擋邊 1511抵接于翻邊 1521的側壁 由此實現(xiàn)對多 段插板151的連接 繼而 可使 得用戶根據(jù) 對于橫梁15的長度需求 以自行選擇相連接的插板151數(shù)量 該操作方式簡單 僅通過插板 說 明 書 2 3 頁 4 CN 214229125 U 151和連接 板152的裝配即可實現(xiàn)橫梁15的連接 0026 最后應說明的是 以上實施例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而非對其限制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 載的技術方案進 行修改 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 行等 同替換 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 并不使相 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 方案的精神 和范圍 說 明 書 3 3 頁 5 CN 214229125 U 圖1 說 明 書 附 圖 1 3 頁 6 CN 214229125 U 圖2 說 明 書 附 圖 2 3 頁 7 CN 214229125 U 圖3 說 明 書 附 圖 3 3 頁 8 CN 21422912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