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冷涼區(qū)日光溫室蘆筍高效栽培技術.pdf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 3 5 病蟲害防治 芥藍主要蟲害有黃曲條跳甲 小菜蛾 菜青蟲 等 主要病害有軟腐病 霜霉病 黑腐病 可用 15 高氟氯 虱螨脲懸浮劑 1 000 倍液防治菜青蟲 用 50 噠螨靈懸浮劑 1 500 倍液防治黃曲條跳甲 用 3 多殺霉素水乳劑 1 000 倍液防治小菜蛾 軟腐 病可用 40 春雷 噻唑鋅懸浮劑 1 000 1 500 倍液 或 50 氯溴異氰脲酸可溶性粉劑 800 1 300 倍液 噴霧防治 霜霉病可用 80 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1 500 2 000 倍液或 40 烯酰嗎啉懸浮劑 2 500 倍液噴霧防治 黑腐病可用 6 春雷霉素可濕性粉 劑 1 000 1 500 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 劑 800 1 200 倍液噴霧防治 3 6 采收 芥藍播種至始收60 65天 根據運輸與消費習 慣 一般在菜薹花蕾開放前 2 天采收 放入冷庫預 冷保鮮 分枝能力強的品種可持續(xù)采收 4 效益分析 根據當地蔬菜種植技術水平與壩區(qū)氣候特點 667 m 2 辣椒產量1 500 kg 產值4 500 6 000元 芥藍 產量1 200 kg 產值9 600 12 000元 辣椒 芥藍種 植模式667 m 2 產值1 41萬 1 80萬元 而且6月底至 8月中旬是榕江的汛期和溫度最高的時期 該茬口避 開了高溫高濕時間段 辣椒 芥藍接茬模式合理 經 濟效益好 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導讀 甘肅省古浪縣農技人員在移民區(qū)鋼架日光溫室開展蘆筍高效豐產栽培試驗示范 采取營養(yǎng)缽育 苗 開挖栽植溝 重施農家肥 增施生物菌肥 定向栽植 土肥水精準管理 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 所產 鮮筍葉色濃綠 包頭緊 粗細均勻 無空心畸形 綜合性狀優(yōu)良 每667 m 2 產量1 000 kg左右 收益36 000 元左右 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高寒冷涼區(qū)日光溫室蘆筍高效栽培技術 王燕 陳志宏 甘肅省古浪縣地處河西走廊東段 境內光熱資 源充沛 晝夜溫差大 北部戈壁荒漠遠離工礦企業(yè) 縣內水資源配套設施相對完善 具有資源節(jié)約 環(huán) 境友好 品質較高 產出高效等明顯優(yōu)勢 得天獨厚 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日光溫室蔬菜栽培 蘆筍作為 高檔保健蔬菜 含有組織蛋白 蘆丁 皂甙 黃體酮 葉酸及硒等多種礦物質 位居 30 余種抗癌植物之 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蘆筍不僅在國際 市場上暢銷不衰 國內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 其不僅 經濟效益高 而且是治理土壤沙漠化 改良生態(tài)環(huán)境 的經濟作物 蘆筍種植后可連續(xù)收獲15年以上 其 抗逆性和適應性極強 耐鹽堿能力強 適宜的土壤 pH值為6 5 8 5 耐鹽堿 耐0 4 以上含鹽量 能 耐 36 低溫 所以種植區(qū)域較為廣泛 2017 2022 年 甘肅省古浪縣農技人員在移民區(qū)鋼架日光溫室 開展蘆筍高效豐產栽培試驗示范 采取營養(yǎng)缽育苗 開挖栽植溝 重施農家肥 增施生物菌肥 定向栽植 土肥水精準管理 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 所產鮮筍 葉色濃綠 包頭緊 粗細均勻 無空心畸形 綜合性狀 優(yōu)良 產品在北上廣等大中城市供不應求 每667 m 2 基金項目 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項目 CARS 25 C 09 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 17ZD2NA015 古浪縣戈壁 生態(tài)農業(yè)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集群項目 王燕 甘肅省古浪縣農業(yè)農村局 古浪 733100 電話 0935 5121379 E mail 370556592 陳志宏 通訊作者 甘肅省古浪縣園藝技術工作站 古浪 733100 電話 0935 5121497 E mail glyyczh 收稿日期 2023 01 16 2023 9 高山蔬菜 8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 產量1 000 kg左右 收益36 000元左右 經濟效益 顯著 目前該項技術已在古浪縣日光溫室生產中廣 泛應用 已成為當地農業(yè)增效 農民增收的致富產 業(yè) 示范帶動面積逾30 hm 2 現將日光溫室蘆筍高 效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示范園基本情況 該示范園為古浪縣移民區(qū)的五道溝 六道溝 2 個日光溫室示范園 示范園海拔1 640 2 100 m 極 端最高氣溫 36 6 最低氣溫 31 年均氣溫 6 6 年日照時數2 852 h 無霜期150天左右 多 年平均降水量306 7 mm 蒸發(fā)量2 807 mm 土壤 pH 值 6 8 7 9 有機質含量 1 04 1 24 全氮 0 081 0 090 堿解氮 83 92 mg kg 速效磷 8 2 9 0 mg kg 所建溫室為鋼架二代日光溫室 2 栽培技術 2 1 茬口安排 春茬 2 4月播種 4 6月定植 第2 年春季開 始采收 秋茬 8 9月播種 10 11月定植 第2 年秋 季即可采收 2 2 品種選擇 古浪地區(qū)種植的蘆筍品種宜采用翡翠明珠 金 冠等 具有生長速度快 萌芽早 嫩莖粗細勻稱 頭 部鱗片緊密不易散頭 色澤濃綠 商品性好 抗病 產量高等特性 2 3 育苗 種子處理 播前5 7天選晴天曬種2 3天 結合曬種篩選無蟲蛀且籽粒飽滿的種子 將種子置 于 50 55 溫水中進行溫湯浸種 不斷攪拌至水溫 25 繼續(xù)浸泡 3 5 h 然后將種子放在 10 磷酸 三鈉溶液中邊搓邊泡20 min 浸種結束后 將種子 淘洗干凈 用濕毛巾包好放在25 30 條件下催芽 每天早晚用清水將種子淘洗1次 待20 種子露白 后即可播種 營養(yǎng)土配置與播種 根據栽培季節(jié)或茬口 安排 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 營養(yǎng)缽 應于播種前準備好 要求營養(yǎng)缽直徑 8 10 cm 營 養(yǎng)土選用田園土 7 份 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3 份混 勻 每 1 m 3 營養(yǎng)土中加入磷酸二銨 1 kg 硫酸鉀 0 5 kg后過篩 然后每1 m 3 營養(yǎng)土用 25 甲霜靈可 濕性粉劑 50 g 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50 g 對 水 30 kg 噴灑 噴后將營養(yǎng)土充分混勻 用塑料薄 膜覆蓋 2 3 天后揭去薄膜備用 播種時先在備好 的營養(yǎng)缽內裝 2 3 容積的營養(yǎng)土 播前半天澆透底 水 待營養(yǎng)缽內水下滲后撒1 2 cm 厚的營養(yǎng)藥土 將露白的種子播入澆透水的營養(yǎng)缽內 每缽 1 粒 上覆 0 8 1 0 cm 厚的營養(yǎng)藥土 播完后覆膜 以利 保溫保濕 促進出苗全而整齊 然后在苗床上用防 蟲網搭建拱棚 確保幼苗不受蟲害 苗床管理 頂芽出土前 苗床溫度白天控制 在 25 28 夜間 15 18 出苗后苗床溫度白天不 超過 30 夜間不低于 8 苗高 10 cm 左右時 澆 1 次稀薄的有機液肥或 0 2 尿素溶液 苗高 20 cm 左右時 逐漸加大溫室上風口通風量進行煉苗 待 幼苗地上莖生出3條以上時 即可定植 幼苗期可 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和 5 抑太保 定蟲隆 乳油 2 000 倍液噴霧防治褐斑病及斜紋 夜蛾等地下害蟲 2 4 定植 整地施肥 定植前按 120 cm 行距南北向開 挖栽植溝 溝深 60 cm 溝寬 50 cm 開溝時將表土 與底土分開放置 第 1 次挖 30 cm 深 挖出的表土 放一邊 第2 次挖30 cm深 挖出的底土放另一邊 溝底首先填入10 cm麥草 接著填入 10 cm 表土 再每667 m 2 將腐熟農家肥5 000 kg 表土和黃沙各 1 3 混勻后填到距地面 25 cm 處 再每 667 m 2 撒施 過磷酸鈣200 kg 生物菌肥300 kg和剩余2 3 腐熟 農家肥 使溝面略低于原地平面 10 cm 耬平溝面 順溝灌水沉實后等待移栽定植 定植 選擇晴好天氣 于9 00 15 00 定植 按照株距25 cm 溝內行距120 cm定植 定植時要 定向移栽 地下莖著生鱗芽的一端要按照栽植溝順 高山蔬菜 2023 9 9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 溝均向南側方向擺放 排成一條直線 栽植時用手 扶住苗坨 先蓋少量土壓實 再蓋細沙土4 5 cm 然后 澆透水 水滲下后再覆沙土 1 2 cm 以防土壤表面 板結和水分散失 另外定植時要壯弱苗分開定植 壯苗每穴栽 1 株 弱小苗每穴栽 2 株 移栽后 3 4 天幼苗新葉泛綠 表明幼苗已經扎根 時要及時查 苗或補苗 確保每 667 m 2 保苗 2 200 株左右 待 80 幼苗成活新莖充分抽出后 分 3 次逐步填平定 植溝 2 5 定植后管理 定植當年管理 定植后要視幼苗長勢適時 澆水追肥 定植后20天追施第1 次肥 每 667 m 2 用磷酸二銨 5 kg 在距離幼苗 15 cm 處穴施或開溝 施 定植后40 60天 每隔25 30天再追肥1次 每 667 m 2 施磷酸二銨25 50 kg 尿素8 10 kg 硫酸鉀 6 8 kg 8 月以后 蘆筍進入秋莖旺發(fā)期 重施秋發(fā) 肥 在距離植株 40 cm 處開溝條施 一般每 667 m 2 施有機肥2 3 m 3 復合肥50 kg 尿素10 kg 以促進 蘆筍迅速生長 為次年早期豐產奠定基礎 進入 11 月后 蘆筍地上部分開始枯萎 其植株內營養(yǎng)向地 下根部轉移 需要澆 1 次越冬水 以利蘆筍安全越 冬 整個幼苗生長期間 田間發(fā)現蚜蟲為害時要及 時噴灑吡蟲啉 啶蟲脒等進行防治 定植第2年及以后管理 a 土肥水管理 每 年 3 月結合行內深翻培土施催芽肥 每 667 m 2 施 腐熟有機肥2 3 m 3 蘆筍專用肥50 kg 以利于蘆筍 鱗芽及嫩莖對無機營養(yǎng)的需求 6 月上中旬追施壯 筍肥 每667 m 2 施尿素10 15 kg 以延長采筍期 提高中后期產量 8月上中旬采筍結束后 結合清茬 平壟 重施秋發(fā)肥 每 667 m 2 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 2 3 m 3 蘆筍專用肥 100 kg 尿素 10 kg 培育多而 壯的鱗芽 促進蘆筍健壯秋發(fā) 為次年高產儲備足 夠的營養(yǎng) b 溫濕度調控 抽莖前 白天棚內溫度應不低于 28 夜間土壤溫度不低于 13 嫩莖長出地面后 白天棚內溫度超過25 時要適時通風 保持夜間溫 度不低于8 嫩莖抽發(fā)期間 棚內相對濕度通???制在 85 左右 當表土發(fā)白見干時及時澆水 以輕 澆薄灌為宜 嫩莖生長期間 避免土壤忽干忽濕 以 免嫩莖發(fā)生開裂 感染病害 影響蘆筍商品性 c 病蟲害防治 溫室蘆筍主要的病害有莖枯病 炭疽病和褐斑病 害蟲有菜青蟲和地老虎 防治莖 枯病可用 70 甲基托布津 甲基硫菌靈 可濕性粉 劑 600 倍液或 4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噴 霧 幼苗 成苗期每10 15天噴防1次 防治炭疽病 可用 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75 百菌 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或 80 炭疽福美可濕性粉 劑 800 倍液噴霧 每 10 天噴 1 次 連噴 2 3 次 防 治褐斑病可用速凈 50 mL 10 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 粒劑 10 g 或 70 甲基托布津 甲基硫菌靈 可濕性 粉劑 10 g 對水 15 kg 3 5 天用藥 1 次 菜青蟲 1 2 齡時 可用 10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000 倍液噴 殺 菜青蟲大齡幼蟲及地老虎可采用人工捕殺 d 安全越冬 徹底清理蘆筍田 以清除枯萎的蘆 筍莖枝及殘茬落葉 有利于預防病害的發(fā)生 拔掉 地上部莖枝完全枯萎的蘆筍 連同枯枝落葉一并清 出地塊 為防治土壤中殘存的病菌蟲卵 需要對溫 室內土壤進行消殺處理 可噴灑50 多菌靈可濕性 粉劑 300 500 倍液或農抗 120 水劑 200 倍液進行 消毒灌根 2 6 適時采收 綠蘆筍 8 00 10 00 采收 當蘆筍嫩莖長到 20 cm左右 而且尖端松散時就可以收割了 采收 時 每株選留分布均勻 無病蟲害 粗壯幼莖 3 個左 右 其余幼筍在土下2 cm 處用不銹鋼小刀全部割 下 整齊擺放于筐內放在陰涼處 并用濕布蓋上 以 防止氣溫過高嫩莖自身水分散失而老化或變色 確 保采筍質量 采收完畢按照市場需求集中分級分批 出售 采筍長度根據市場或訂單要求的規(guī)格而定 一般20 25 cm 過長過短都會影響蘆筍產量 8 月 中旬前后停止采收 進行清棵換頭 重新留秋母莖 秋莖留足后可根據長勢繼續(xù)采收幼筍 2 7 效益分析 第1年定植 次年開始采收 可采收 30 50 天 每 667m 2 保苗 2 200 株 產量 500 kg 平均價格按 30 元 kg 算 每 667 m 2 產值達 15 000 元 該茬成本 包括種苗 按10年折合 550元 每株 2 5 元 肥料 包括農家肥 10 m 3 化肥 150 kg 共 860 元 農藥 地 膜等 200 元 扣除成本后每 667 m 2 純收入 13 390 元 第3年開始 成年筍每年可以采收60 90天 每 667 m 2 產量 800 1 000 kg 平均價格按 36 元 kg 算 每 667 m 2 產值 28 800 36 000 元 第 3 年后成 本主要包括種苗 折合 550 元 肥料 860 元 農藥 等 200 元 扣除成本后每 667 m 2 純收入在 27 190 34 390元 經濟效益顯著 2023 9 高山蔬菜 10
- 關 鍵 詞:
- 寒冷 日光溫室 蘆筍 高效 栽培技術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