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
番茄是育苗移栽主要蔬菜種類之一,據(jù)國家大宗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番茄集約化穴盤育苗的種植率已達 30% 以上。筆者根據(jù)以往研究進展,綜合品種選擇、設施消毒、穴盤選型、基質配制、播種方法、環(huán)境管理、水肥供給、適應性馴化、成苗標準等,匯集成番茄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要點,旨在為番茄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的規(guī)范化和快速推廣應用提供參考。1 育苗規(guī)模設計根據(jù)2013年9月1日發(fā)布、2014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蔬菜集約化育苗場建設標準,NY/T 24422013,蔬菜集約化育苗場建設規(guī)模劃分為 3 類:I 類,苗床面積 10000m2;II 類,5 000m2 苗 床 面 積 10 000m2;類,2 000m2苗床面積5 000m2。每平方米苗床約放置6個標準穴盤(長540 mm,寬 280 mm)。番茄主要采用的穴盤規(guī)格為 50105孔??梢猿醪綔y算,番茄集約化育苗單批次育苗量 I 類為 300 萬630 萬株,II 類為 150 萬315 萬株,III 類為 60 萬126 萬株。以年育苗 3 批次計算,番茄集約化育苗場年育苗量 I 類可達 900 萬 1890 萬株,II 類可達 450 萬945 萬株,III 類可達 180 萬378 萬株。若按番茄田間每 667 m2定植3300 株計,番茄集約化育苗場年育苗量 I 類可供種植 180380 hm2(2 7005 700 畝),II 類 90190hm2(1 3502 860 畝 ),III 類 3676 hm2(5401140 畝)。2 育苗要求育苗環(huán)境應符合 NY 5010。育苗設施應堅固,抗災能力強,并且具備一定的環(huán)境調控能力,能夠調節(jié)溫度、濕度、光照以及防蟲、避雨等。育苗基質應符合 NY/T 2118。種子質量應符合 GB 16715.3中雜交種一級以上、常規(guī)種原種以上要求。水溶肥料應符合NY1107。3 幼苗發(fā)育階段的劃分為了便于管理,將番茄幼苗發(fā)育過程劃分為 5個階段(表 1)。表 1 番茄幼苗發(fā)育階段劃分階段 時期 特征I 出苗期 播種至子葉拱出II 子葉平展期 子葉拱出至子葉平展III 第 1 片真葉生長期 子葉平展至第 1 片真葉完全展開IV 成苗期 第 1 片真葉展開至標準苗齡要求的真葉數(shù)等形態(tài)指標發(fā)育完成V 煉苗期 標準苗齡要求的真葉數(shù)等形態(tài)指標發(fā)育完成至標準苗齡要求的耐逆性等生理指標發(fā)育完成4 育苗操作管理技術措施4.1 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當?shù)厣a消費特點和茬口要求、抗病、耐逆、豐產、耐貯運、商品性好的品種。4.2 出苗率測定 將待測批次種子混合均勻,隨機取種子 100 粒,播于填裝有育苗基質的穴盤孔穴中央,播種深 1 cm,用清水噴淋,直至穴盤排水孔有水滲出,幼苗第 1 片真葉展開時,記錄出苗數(shù),計算出苗率。L=S/100100% 公式(1)式中: L,出苗率; S,出苗數(shù)。試驗時采用與生產所用育苗基質相同基質。每批次種子設 3 次重復,3 次重復出苗率的平均值代尚慶茂,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專業(yè)方向:蔬菜苗期發(fā)育調控,E-mail:shangqingmaocaas.cn收稿日期:2014-05-30;接受日期:2014-06-02基金項目: 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1303014),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25)番茄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尚慶茂(農業(yè)部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2014(9):70-7270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栽培管理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表種子出苗率。若 3 次重復間差異大于 5%,視本次出苗率試驗無效,應重新試驗。4.3 用種量確定 按 GB/T 3543.71995 測定種子千粒重,按公式(2)測定成品苗率,按式(3)計算用種量。c=C/Z100% 公式(2)式中: c,成品苗率; C,穴盤內達到成品苗質量要求的幼苗株數(shù); Z,穴盤內幼苗總株數(shù)。=X/( Lc) Q 公式(3)式中: ,用種量; L,出苗率; c,成品苗率;X,所需成品苗數(shù); Q,種子千粒重。4.4 穴盤選擇與消毒 番茄育苗宜選擇 50、72、105 孔規(guī)格的 PS 吹塑穴盤。穴盤長 540 cm、寬 280cm,深度 5cm。穴盤消毒可任選下列消毒方法之一。 福爾馬林浸泡:將穴盤在福爾馬林 100 倍液中浸泡 10 min(分),取出,疊置,覆蓋潔凈塑料薄膜密閉 7 d(天),清水沖淋,晾曬備用。 次氯酸鈉浸泡:將穴盤在 2次氯酸鈉水溶液中浸泡 2 h(小時),取出,清水沖淋,晾曬備用。 高溫熱水消毒:將穴盤用 80 熱水浸泡 20 min(分),取出,晾曬備用。 高錳酸鉀消毒:將穴盤在高錳酸鉀 1 000倍液中浸泡 10 min(分),取出,清水沖淋,晾曬備用。4.5 育苗設施選型與消毒處理 設施選型:根據(jù)不同育苗場地地理條件、育苗茬口,選用日光溫室、連棟溫室、塑料大棚、網室等設施。北方,冬春季宜選用配有防蟲網的日光溫室,夏秋季宜選用配有防蟲網、遮陽網的塑料大棚或連棟溫室;南方,冬春季宜選用配有多層覆蓋和防蟲網的塑料大棚或連棟溫室,夏秋季宜選用配有防蟲網和遮陽網的塑料大棚或網室。設施檢查:播種前檢查育苗設施結構堅固性、覆蓋嚴密性以及環(huán)境調控設備。地面用混凝土硬化,或鋪設碎石子和地布等材料。苗床架設:宜選用熱鍍鋅防腐、防銹處理的金屬床架、鋼絲網床面、鋁合金窗框的移動式苗床。床面應平整,抗變形力強,距離地面高度 60cm。設施衛(wèi)生:播種前,應清除育苗設施內及周邊雜草和透明覆蓋物表面污物,采用 15% 生石灰水溶液噴灑設施內外。設施消毒:可任選下列消毒方法之一。 高溫悶棚法。選擇夏季高溫休苗期的連續(xù)晴好天氣,室內地面灑水,密閉育苗設施,連續(xù)悶棚 15d(天)以上,有效殺滅室內活存的病原菌、害蟲及其蟲卵。 藥劑熏蒸方法。按每 1 000m3設施內部容積計算,將 0.8 kg 甲醛加入至 4.2 L 沸水中,再加入 0.8 kg 高錳酸鉀,連續(xù)熏蒸 48 h(小時),設施通風,備用。 藥劑噴霧方法。用廣譜性殺菌劑,如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噴霧,對設施內進行 消毒。4.6 基質配制 選擇潔凈、消過毒的混凝土地面或基質攪拌機,將草炭等有機物料和蛭石、珍珠巖、啟動肥等無機物料按一定比例混勻,并符合 NY/T 2118 要求。5 播種5.1 種子處理 包衣種子和丸?;N子可直接播種。未包衣或丸?;姆N子可采用熱水 福美雙復合消毒方法,即: 將種子用棉紗布包裹,或裝入尼龍袋,種子要比較松散,不要太緊。 將種子放入 37 水浴鍋中預熱 10 min(分)。 將預熱后的種子置于另一個水浴鍋中,50 消毒 25 min(分)。溫度和時間應嚴格控制,否則可能消毒不徹底,或燙傷種子。 高溫處理后,立即用涼的自來水沖洗種子5 min(分),停止熱作用。 解開棉紗布,或從尼龍袋中取出種子,將種子平攤在潔凈紗布或尼龍袋上,在無污染條件下晾干種子。應避免消毒后的種子被外界的病原菌再次感染。晾干過程中,避免接觸殺菌劑、殺蟲劑和化學藥品。 種子完全晾干后,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福美雙用量為種子質量的 0.2%( w/w)。5.2 基質填裝和壓穴 向混拌好的基質加水,使其濕度達到 30%40%,然后均勻填裝至穴盤每個孔穴,用刮板刮去穴格以上多余基質,使穴盤孔格清晰可見。用與穴盤規(guī)格相對應的打孔器,在填裝有基質的穴盤每個孔穴中央打取直徑 1 cm、深 1 cm 的播種穴。5.3 播種、蓋種和噴淋 人工或機械方式將種子點播至穴盤播種穴,播種后覆蓋蛭石或珍珠巖,用71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栽培管理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刮板刮去穴格以上多余的覆蓋料,使穴盤孔格清晰可見。用人工或噴淋設備對播種、覆蓋后的穴盤灑水,直至穴盤底部排水孔有水滲出。6 催芽6.1 催芽環(huán)境條件 番茄催芽適宜溫度2730 /2023 (晝/夜,下同),空氣相對濕度90%95%,萌發(fā)所需時間為 7296h(小時)。6.2 催芽方法 6.2.1 催芽室催芽 將穴盤運送至催芽室,碼放至催芽架穴盤隔板上,在設定環(huán)境條件下催芽,約60% 的種子子葉拱出時運送至育苗設施苗床。6.2.2 苗床催芽 將穴盤直接運送至育苗設施,擺放至苗床,覆蓋白色地膜、微孔地膜、無紡布等材料保濕,約 60% 的種子子葉拱出時揭去覆蓋物。7 苗期管理7.1 環(huán)境調控 7.1.1 溫度 番茄集約化育苗采用不同發(fā)育階段變溫管理措施,即:第 II 階段,2023 /1215 ;第 III 階段,2225 /1417 ;第 IV 階段,2528 /1619 ;第 V 階段,1518 /11 14。冬春季育苗,宜采用多層覆蓋、熱水加熱系統(tǒng)、電加熱系統(tǒng)等保溫加溫措施維持幼苗正常生長發(fā)育所需溫度。夏秋季育苗,宜采用遮陽網覆蓋、濕簾風機系統(tǒng)等降溫措施維持幼苗正常生長發(fā)育所需 溫度。7.1.2 空氣濕度 采用通風、加熱等措施降低育苗設施內空氣濕度,采用灑水、彌霧等措施增加育苗設施內的空氣濕度,使IIIV階段設施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第V階段降低至40% 左右。7.1.3 光照 采用清潔透明的覆蓋材料、懸掛反光幕、安裝補光燈等措施,增加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采用遮陽網覆蓋,降低光照強度。光照強度隨幼苗發(fā)育階段逐步提高,夏季第 II 階段為了防止強光灼傷幼苗,宜加蓋遮陽網,第 V 階段應接近外界自然光照強度。7.1.4 CO2濃度 采用通風或開啟CO2發(fā)生器等措施,增加設施內CO2濃度,在幼苗發(fā)育的IIIV階段,使設施內晝間CO2濃度達到 600 800mgL-1。7.2 水肥管理7.2.1 水肥管理指標 根據(jù)不同幼苗發(fā)育階段,采取水溶肥料和灌溉施肥方法補充水分和礦質養(yǎng)分(表 2)。常用的水溶肥料有 20-20-20+TE、20-10-20+TE、12-2-14+6Ca+3Mg+TE,各種配比的肥料交替使用。施肥頻度因幼苗發(fā)育階段和育苗環(huán)境條件而異,第 II、III 階段,幼苗生長發(fā)育慢,需肥量小,宜選擇低磷肥料,并適當延長施肥間隔期。第 IV 階段,育苗環(huán)境條件適宜,幼苗生長發(fā)育快,宜縮短施肥間隔期。育苗期間若遭遇低溫、連陰天氣,施肥間隔期宜適當延長。表 2 番茄苗期管理適宜水肥指標幼苗發(fā)育時期基質相對含水量/%施肥濃度(N)/mgkg-1施肥頻度/次周-1II 5060 5075 12III 5060 75100 12IV 5080 150200 23V 4555 200250 237.2.2 灌溉施肥方法 可任選下列灌溉施肥方法之一。噴灌:采用懸臂式噴灌機,或手推式噴灌機,或人工將清水或配制好的肥料溶液從幼苗頂部噴灑灌溉。潮汐灌:采用潮汐式苗床,將清水或配制好的肥料溶液從穴盤底部灌溉。7.3 株型調控 結合降低溫度、濕度,增加光照等管理措施,控制幼苗徒長。必要時采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進行株型調控。7.4 病蟲害防治 番茄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主要蟲害有蚜蟲、薊馬、粉虱、斑潛蠅、螨蟲。防治上堅持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農業(yè)防治:育苗場遠離蔬菜種植田,選用高抗多抗品種,種子及育苗器具進行消毒處理,清除育苗設施內部和周邊雜草,育苗基質有機物料中若含有機肥應充分腐熟,科學灌溉施肥,避雨育苗,混配基質選擇潔凈無病原菌場地。物理防治:育苗設施夏季休苗期高溫悶棚,通風口用防蟲網封閉,苗床上懸掛粘蟲板。生物防治:育苗基質中接種植物促生菌、噴施植物源或生物源制劑?;瘜W防治:針對苗期主要病蟲害,應根據(jù)符合 GB 4258、 GB/T8321 的要求,選擇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72新優(yōu)品種栽培管理本期視點產業(yè)市場病蟲防控 栽培管理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