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分析
196農 技 推 廣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8年第2期摘要: 蔬菜作為人們每天食用的食物,蔬菜的健康直接決定著人們身體的健康。溫室大棚種植能夠在各個季節(jié)為人們提供新鮮的蔬菜,因此受到了農民的廣泛應用。但是由于溫室大棚內的溫度較高,為蔬菜提供適應生長溫度的同時,也為害蟲以及病菌提供了一定的生長條件,進而造成蔬菜種植質量下降。為了有效提高溫室大棚的種植質量,就要對其中的病蟲害進行綠色防控。關鍵詞 :溫室大棚;蔬菜病蟲;綠色防控1 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產生的原因隨著人們對蔬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溫室大棚不得不進行連續(xù)種植。這種種植方式雖然提高了蔬菜的種植量,但是土壤由于長時間得不到休息,其中蘊含的營養(yǎng)物質逐漸降低,病菌含量逐漸升高,導致近幾年在溫室大棚中發(fā)生病蟲害的概率逐漸升高。另外,種植人員在治理病蟲害的過程中由于采用了不合理的控制方法,經常出現亂用藥以及用錯藥的現象,不僅沒有對蔬菜病蟲害起到管理作用,同時還對蔬菜的正常生長產生一定阻礙作用。除了以上現象之外,種植人員在治理過程中長期使用一種藥也是導致蔬菜病蟲害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長期使用一種藥,在使用初期階段會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控制,但是時間長了病菌以及害蟲會出現抗藥性,也就是對該種藥已經產生抗體,導致藥品無法產生相應的控制作用,同時對蔬菜造生長造成一定的傷害1。2 綠色防控技術的類型綠色防控技術是目前解決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綠色防控技術與傳統(tǒng)防控技術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tǒng)病蟲害防控技術在控制病蟲害的同時,對蔬菜本身的生長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綠色防控技術不同。綠色防控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在保護正常生長的同時,對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目前我國綠色防控技術的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種,農業(yè)防治技術。農業(yè)防治技術主要指的是對溫室大棚的環(huán)境以及種植過程進行合理規(guī)劃,其中主要包括對環(huán)境進行及時通風,保證溫室大棚內氧氣含量充足。在種植蔬菜過程中定期施肥,對蔬菜進行科學管理,降低蔬菜出現病蟲害的概率。例如,茄子和油菜在種植過程中不應該距離太近,這兩種蔬菜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各自特點,會產生菌核病毒,進而對蔬菜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第二種,物理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主要指的是通過物理手段對蔬菜進行管理。例如,在溫室大棚中安裝地膜,在大棚與外界相互連接的位置安裝防蟲網、種植驅蟲草等。另外,還可以利用長為18cm,寬為9cm的木板,在木板表面涂上黃色的油漆以及機油,每隔0.5m插一塊木板,并且定期補刷機油。3 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3.1 科學管理大棚溫室大棚是一種由鋼架或者竹架與塑料薄膜相互結合而成,目前法根據跨度可以將溫室大棚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跨度為6m的溫室大棚,另一種為跨度為8m的溫室大棚,薄膜在應用過程中可以分為兩部分,在大棚上方的部分稱為頂膜,在大棚兩邊的部分稱為裙膜。溫室大棚之所以能夠保持較高的溫度,是因為薄膜具有較強的透光性以及隔熱性,陽光一旦照射在薄膜上,大棚內的溫度就會上升,進而達到蔬菜生長的需求。同時薄膜還能夠有效組織雨水進入大棚內部,對蔬菜的生長起到保護作用。在對大棚進行科學管理的過程中,如果室外溫度較高,同時太陽的照射強度也較高時,應將溫室大棚的保溫物揭開,同時對大棚內部進行通風,溫度越高,通風的次數也應該越高。如果溫室大棚中的溫度達到了30以上,為了保證蔬菜的生長質量則要進行長時間的通風。在溫度較高的夏天,溫室大棚兩側的薄膜可以利用防蟲網代替,在保證通風質量的同時,對害蟲進行有效防護。3.2 滴灌技術的應用滴管技術主要通過滴灌管或者滴灌帶的方式對蔬菜的根部進行灌溉處理,進而達到滿足蔬菜正常生長的需求。這種灌溉方式可以利用少量水資源對蔬菜進行有效灌溉,在節(jié)約水資源的同時,保證蔬菜的生長質量。目前滴灌技術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固定式滴灌、半固定式滴灌以及地下滴灌,根據蔬菜種植的實際情況對以上三種滴灌方式進行選擇。在實際滴灌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固定式滴灌,這種滴灌方式是將運輸管道埋在土壤中,將滴灌頭露在地面上,對蔬菜進行灌溉。通常情況下每壟或者每行安裝一條灌溉管,每兩個灌溉頭之間相隔4060cm,如果灌溉面積為700m2,則需要應用400m左右的灌溉帶,灌溉量在26L之間。在應用灌溉技術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灌溉的水量以及灌溉方式要根據種植蔬菜的類型、溫室大棚內的土壤情況、當時的氣候條件等因素,確定灌溉的水量以及灌溉需要的時間間隔。同時還要對灌溉管道進行定期清理,避免雜物堵塞管道內部,影響灌溉技術的應用質量2。3.3 利用性誘劑性誘劑指的是雌性昆蟲散發(fā)出來的性外激素,人們通過人工合成的方式制作出與其相近的激素。將性誘劑放置在捕蟲器中,吸引雄性昆蟲,進而對其進行捕捉。這種方式是利用雌性性激素吸引雄性昆蟲的到來,通過對雄性昆蟲的捕殺,使雄性昆蟲與雌性昆蟲的數量失去平衡,進而降低害蟲的繁殖數量,對害蟲的降卵量進行有效控制。性誘劑通常在每年的4月到10月之間進行懸掛,通常情況下每個溫室大棚只需要安裝一個性誘劑捕捉器就可以,在確定性誘劑間隔距離的過程中,相互之間要保證一定的距離,避免在捕捉過程中發(fā)生相互干擾,影響捕捉質量。性誘劑懸掛的位置應在蔬菜25cm左右,距離地面在1m以下。捕捉器內部的裝蟲袋要進行定期清理,清理的時間頻率為一天一次,并且每個月對其中的性誘劑進行更換。種植人員在安裝不同種類型性誘劑的過程中,要先洗手,避免兩種性誘劑之間發(fā)生相互影響。3.4 使用殺蟲燈殺蟲燈的應用原理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利用光吸引害蟲并進行捕殺。目前,殺蟲燈可以分為電力殺蟲燈以及太陽能殺蟲燈。電力殺蟲燈中的電網具有高壓電,昆蟲在撲向光源的過程中會觸碰到高壓電網,進而實現對昆蟲的捕殺。殺蟲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對各種類型的害蟲進行捕殺,同時能夠捕殺害蟲的數量多、范圍廣,還能夠對環(huán)境進行有效保護。在溫室大棚中安裝殺蟲燈時,要選擇點地形平坦以及地勢較高的位置進行安裝。電力殺蟲燈要距離地面1m左右,太陽能殺蟲燈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安裝配套的基座,并將基座進行固定,通常情況太陽能殺蟲燈的接蟲孔要距離地面1.5m左右。其中一盞殺蟲燈覆蓋的范圍為35m2左右,每天從晚上7點開 (下轉第202頁)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分析李翠榮(鄄城縣鳳凰鎮(zhèn)政府,山東鄄城 274600)202農 技 推 廣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8年第2期地,播后苗前及時除草,苗期應早間苗早中耕,合理密植;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配方肥,按照氮肥與磷肥結合,無機肥與有機肥結合,合理施肥;在玉米拔節(jié)期到抽雄期、抽絲期到灌漿期這兩個階段要飽澆12水,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蟲性。3.2 生物防治玉米紅蜘蛛的生物防治方法以“以蟲治蟲”為主,即利用捕食性天敵進行防治。玉米紅蜘蛛的捕食性天敵種類較多,比如草蛉、瓢蟲等,這些捕食性天敵的存在可以在不破壞環(huán)境的情況下降低玉米紅蜘蛛的種群密度。但是在實際生產中由于一些廣譜性殺蟲劑的使用,導致這些天敵數量銳減,不能有效控制紅蜘蛛的種群數量。因此,為保護和利用玉米紅蜘蛛的天敵,在噴霧防治時應優(yōu)先推廣使用藜蘆堿、茴蒿素等生物類殺螨劑。3.3 化學防治結合榆林地區(qū)的氣溫、降水量等氣候條件,對可能有利于玉米紅蜘蛛大發(fā)生、大流行的不同時段,應及時做好田間蟲情的調查,做到早發(fā)現早防治。榆林玉米主產區(qū)的紅蜘蛛第一代成蟲在田間雜草活動的時期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之間,這個時期宜用質量分數為50%的三氯殺螨劑1 000倍液對田間雜草進行噴施,從而封鎖玉米紅蜘蛛的轉移途徑,將玉米紅蜘蛛控制在點片發(fā)生的階段。對于成片的玉米種植區(qū),一定要做好區(qū)域化防治,即成片集中防治,避免交叉?zhèn)鞑ァ?月下旬玉米進入拔節(jié)期,這個階段玉米紅蜘蛛大多集中在下部葉片背面進行吸食,此時宜用毒氣熏蒸的方法進行防治,即用25%敵敵畏乳油3.75kg/667m2,兌水90120kg,噴拌到750kg細砂上于傍晚撒入玉米行間。進入7月上旬以后,應根據田間玉米紅蜘蛛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及時選用高效且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如:質量分數為1.8%的阿維菌素2 000倍液、質量分數為15%的掃螨凈3 000倍液的混合液進行防治。在玉米紅蜘蛛為害盛期,應加大噴藥頻率,每710天噴藥1次。噴霧防治時應盡量將藥液噴灑在玉米葉片背面。4 玉米紅蜘蛛綜合防治建議首先,榆林市夏季溫度高、降水量少且集中以及冬春季溫度回升等氣候因素的變化均增大了紅蜘蛛大發(fā)生的可能性,加強對榆林市玉米主產區(qū)溫度、濕度和降水量等氣象因子的觀測和總結,建立蟲害氣象預警對防治紅蜘蛛和保持玉米產量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其次,綜合推廣實施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措施,采用新型技術和方法應對紅蜘蛛蟲害。既要研究新型環(huán)保型農藥,又要采用新技術,如噴灌與藥防相結合。最后,在噴霧防治玉米紅蜘蛛時,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農藥安全使用操作規(guī)程。由于玉米紅蜘蛛嚴重發(fā)生時期處于68月的高溫季節(jié),所以噴藥防治作業(yè)一定要避開每天的高溫時段。此外,此時間段內榆林地區(qū)多風,因此噴藥時一定不能逆風噴藥。參考文獻1 趙中華,朱恩林.玉米病蟲防治分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8.2 董學禮.玉米葉螨發(fā)生與防治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05,(9):11-13.3 陳志杰,張淑蓮,張美榮,等.陜西玉米害螨的發(fā)生與生態(tài)控制對策J.植物保護學報,1999,(1):7-12.4 張志高.玉米紅蜘蛛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7,(2):104-105.5 李俊偉,逯曉萍,薛春雷,等.綜述呼和浩特地區(qū)玉米紅蜘蛛的發(fā)生條件及防治J.北方農業(yè)學報,2016,44(5):113-116.始工作直到早上6點,并對殺蟲燈中的電網以及殺蟲袋進行定期清理,在清理過程中為了保證清理人員的安全,要關閉殺蟲燈的電源。3.5 安裝防蟲網防蟲網指的是一種網孔直徑較小的紗網,通常情況在網孔的直徑在2025目之間,對害蟲具有較強的控制作用。防蟲網的應用季節(jié)在夏季或者是秋季,將防蟲網以及薄膜相互組合,既能夠對害蟲進行有效隔離,又能夠避免雨水進入溫室大棚。在安裝防蟲網之前要對溫室大棚中的雜草進行清理,并對殘留在土壤中的蟲卵進行清除。防蟲網在安裝過程中要將防蟲網的周圍壓實,一旦出現縫隙,害蟲就會進入大棚內部,影響蔬菜的生長質量。另外,種植人員要定期對防蟲網進行檢查,觀察防蟲網是否發(fā)生破損,如果發(fā)生,要及時對破損部位進行處理。3.6 應用色板色板的應用原理為害蟲對顏色的趨向性,色板主要分為黃色以及藍色兩種,黃色的色板主要針對小型的害蟲,例如蚜蟲等。藍色主要針對薊馬。根據應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將色板分為紙質色板以及塑料色板兩種,在色板上涂上黏蟲劑,達到防治害蟲的效果。色板在應用過程中要根據大棚的面積確定色板的規(guī)格,例如,大棚面積為700m2,則應使用30塊20cm20cm的色板。如果將色板與其他防護工具進行共同應用,可以適當減少色板的使用數量。4 結論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如何利用綠色防控技術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方法進行研究發(fā)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溫室大棚蔬菜的生長質量,同時還能夠降低蔬菜生病蟲害的概率。由此可以看出,對溫室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分析,能夠為今后綠色防控技術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參考文獻1 曹鳳忍.大棚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綜合技術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6,36(29):31.2 林康彬.大棚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綜合配套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3,31(4):37-39.(上接第196頁)
- 關 鍵 詞:
- 溫室大棚 蔬菜病蟲 綠色防控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