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黃瓜灰霉病的綠色防控技術(shù).pdf
導(dǎo)讀 : 灰霉病是棚室黃瓜栽培中 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 , 在介紹 棚室黃瓜灰霉病發(fā)生的主要癥 狀 、 發(fā)生病因 、 病原菌基礎(chǔ)上 , 詳 細介紹了降濕 、 護花 、 除殘等各 種物理 、 農(nóng)業(yè)以及藥劑防治的綠 色防控技術(shù) 。 棚室黃瓜灰霉病的綠色防控技術(shù) 溫慶文 鐘霞 劉曉霞 王紅艷 灰霉病在棚室黃瓜栽培中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病 , 一般從 10 月底在北方棚室開始陸續(xù)發(fā)生 , 接下來從北向南全國性地進 入發(fā)病階段 , 11 月逐漸加重 ; 12 月和翌年 1 月 、 2 月的深冬季節(jié) 是大暴發(fā)的時間 ; 待翌年 6 月 , 隨著溫度的升高 , 全國 80% 的地 區(qū)灰霉病消失 。 因此從 10 月底到第二年的 5月 , 是防治棚室黃 瓜灰霉病的關(guān)鍵時期 。 1 主要癥狀 灰霉病主要侵染黃瓜的瓜條 , 有時也侵染葉片 。 在瓜條上的典 型癥狀表現(xiàn)為從殘花部分開始感染 、 腐爛 , 上面有灰黑色霉層 。 葉片 受害從邊緣開始侵染 , 呈現(xiàn)倒 “ V ” 字形 。 要正確認識灰霉病 , 可以簡 單從 3個方面入手 : 有褐色病斑 ; 病斑呈現(xiàn)倒 “ V ” 字形 ; 病斑表面有 灰色霉層 , 其中灰色霉層是灰霉病區(qū)別于其他病害的明顯標志 。 2 發(fā)病病因 2.1 溫度低 灰霉病屬低溫高濕型病害 , 當夜溫過低 , 尤其是夜溫低于 15 溫慶文 , 山東濟寧市兗州區(qū)蔬菜服務(wù)中心 , 濟寧市兗州區(qū)建設(shè)東路 323 號 , 22100 , 電話 : 053391905 鐘霞 , 劉曉霞 , 王紅艷 , 濟寧市兗州區(qū)蔬菜 服務(wù)中心 收稿日期 : 2011115 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 種薯可以選擇抗病性強 、 早 熟的品種 ; 加強田間管理 , 施足底肥并增施磷鉀肥 ,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 土地要求平整 , 旱能澆 、 澇能 排 ; 有條件的馬鈴薯種植戶可適當提早播種 。 參考文獻 1 李彤 .唐山市馬鈴薯生產(chǎn)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 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 , 201 ( 5): 4 6 . 2 彭學(xué)文 .河北省馬鈴薯病害調(diào)查及主要真菌病害研究 D. 保定 :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 2003. 3 吳石平 , 何永福 , 楊學(xué) 輝 , 等 .貴州 馬鈴薯病害調(diào)查研究 J. 農(nóng)學(xué)學(xué) 報 , 2012 , 2( 6 ): 3134. 4 張 建平 , 程玉臣 , 哈斯 .內(nèi)蒙古 馬鈴薯病 蟲 害種 類 、 分 布與 為害 . 馬鈴薯產(chǎn)業(yè) 與 農(nóng) 村 區(qū) 域 發(fā)展 , 2013. 5 朱杰華 , 齊 明 星 , 周園 , 等 .我 國馬鈴薯主要土 傳 病害發(fā)生 與 防治研究進展 . 馬鈴薯產(chǎn)業(yè) 與 農(nóng) 村 區(qū) 域 發(fā)展 , 2013. 6 孫清華 , 詹家綏 , 單 衛(wèi)星 , 等 .中國馬鈴薯主要病害的發(fā) 生 、 分 布 、 流行 及防 控 . 馬鈴薯產(chǎn)業(yè) 與小康社會 建 設(shè) , 2014. 郭梅 , 胡林雙 , 白 艷 菊 , 等 .東 北地區(qū)馬鈴薯病 蟲 害田間調(diào) 查 . 中國 作物 學(xué) 會 馬鈴薯 專 業(yè) 委員會 年 會暨 學(xué) 術(shù) 研 討 會論 文 集 , 2006. 8 王 麗麗 , 日孜旺古麗 蘇皮 , 李 克梅 , 等 .烏昌 地區(qū)馬鈴薯 真菌性病害種 類 及 5 種 新記錄 J. 新疆 農(nóng)業(yè) 科 學(xué) , 2011 , 48 ( 2): 266 20 . 9 楊 成德 , 姜 紅霞 , 陳秀蓉 , 等 .甘肅 省馬鈴薯 炭疽 病的 鑒 定 及室 內(nèi)藥劑篩 選 J. 植 物 保 護 , 2012 , 38 ( 6 ): 12 133. 10 王國 勇 .馬鈴薯早 疫 病和 晚疫 病的區(qū)別 與 防治 對策 J. 農(nóng) 村科技 開發(fā) , 2002 , 13 ( ): 2. 11 謝蘭光 , 劉 民 .馬鈴薯黑 脛 病的識別 與 防治 技術(shù) J. 蔬菜 , 1995 ( 5): 14. 12 吳石平 , 葉 照春 , 何 海 永 , 等 .馬鈴薯生理性葉斑病 鑒 定 與診斷 方 法 J. 中國馬鈴薯 , 2012 ( 4): 231 234. ( 本文配有彩圖 , 詳見彩色插頁 ) 植 保 技 術(shù) 2018.5 53 時 , 根系生長受阻 , 吸收能力下降 ; 連續(xù) 3 天低于 12 , 根毛會出現(xiàn)脫落 , 造成地上部分營養(yǎng)不良 、 葉片邊緣黃化等 , 缺素癥表現(xiàn)明顯 。 病菌就趁機 從葉緣開始侵染 , 引發(fā)病害發(fā)生 。 這個時期幼小 的瓜條不僅會感染灰霉病 , 還會因此而出現(xiàn)化瓜 現(xiàn)象 。 2.2 棚內(nèi)濕度過大 澆水過大或者澆水方式不合理 、 棚室滴水都會 造成棚內(nèi)濕度加大 , 葉片或者瓜條結(jié)露時間過長 , 給灰霉病發(fā)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 2.3 棚室通風(fēng)不暢 遇到連續(xù)陰雨天氣 , 尤其在深冬季節(jié) , 外界 氣溫偏低 , 有的農(nóng)戶怕麻煩不揭棉被 、 不通風(fēng) , 使 得秧苗在空氣靜止 、 低溫的環(huán)境下生長 , 植株抗 性降低 , 病菌趁機侵染 。 此外種植密度過大 、 田間 郁閉 , 也會造成棚室通風(fēng)不暢 、 透光性差 , 使秧苗 抗性降低 。 2.4 傷口 人為造成傷口 , 比如整枝 、 打老葉 、 點花 、 摘瓜 、 噴藥等農(nóng)事操作以及蟲子叮咬 、 藥害 、 肥害等都會 造成傷口 , 為病菌侵入創(chuàng)造機會 。 2.5 秧苗旺長 , 缺鉀 、 缺鈣 , 葉片衰老 越是出現(xiàn)旺長的秧苗 , 抗病性越差 ; 缺鉀 、 缺 鈣的秧苗細胞間果膠酸鈣形成不足 , 細胞之間連 接不緊密 , 抗病性下降 ; 另外 , 越是旺長的秧苗越 容易早衰 , 營養(yǎng)過度消耗 , 抗性隨之下降 , 病菌趁 機侵染 。 2.6 其他病害侵染 如果其他病害比如霜霉病已經(jīng)侵染秧苗 , 那么 灰霉病病菌也會趁機進行二次侵染 , 造成灰霉病大 發(fā)生 。 2. 有殘花 番 茄坐 果 后可 以 將 花摘 除 , 但 是黃瓜 卻 不 同 , 其 要求銷售 的時 候必須頂 花 帶刺 , 沒 有花的 黃瓜消 費 者不 喜歡 , 而黃瓜的花 卻 是灰霉病病菌 最主要 的侵染 途徑 , 因此 要注意保護 花 器 。 總 之 , 濕度大 、 溫度低 、 有傷口 、 有 殘 花 、 有老 弱 病 殘 葉片時易發(fā)生灰霉病 。 因為 該 菌是 腐 霉菌 , 無 初 侵染 能力 , 只能 二次感染 。 若 植株 無 傷口 、 無先 期 死亡 現(xiàn)象 , 則 不會感染灰霉病 。 3 致病菌 灰霉病是 由 灰 葡萄孢 引 起 的 真 菌性病害 。 借助 氣 流 、 雨水 、 露水以及整枝 、 打 杈 、 點 花等農(nóng)事操作 傳播 。 4 預(yù)防措施 4.1 提高棚室溫度 , 增加透光性 盡量提升 棚室溫度 , 尤其是在深 冬 季節(jié) , 由 于光 照 時間 短 , 黑夜 時間加長 , 白 天 一定要讓 棚 室溫度 達 到 32 , 給棚室 蓄熱 , 才能保證最 低 夜 溫 達 到 15 , 在此溫度條 件 下秧苗 才能健康地 度 過 漫漫寒夜 , 而 且免 受灰霉病菌的侵染 。 再 就是 使 用 透光性 好 的 PO 膜 或者其他 流滴 、 消 霧 大棚 膜 , 棚 膜 越 好 , 灰霉病發(fā)生的 概率 越低 。 棚 膜要勤 打 掃 , 增強 透光性 , 可 以 采用除塵 條 , 隨風(fēng) 來回清 理 , 非常 方 便 。 4.2 降低棚內(nèi)濕度 棚室 采用滴灌 或者 微 噴澆水 , 能 有 效控制 澆水 量 ; 采取高壟栽培 , 不僅 能 有 效提高地 溫 , 還 能 降低 根 系 周邊 的濕度 ; 另外 , 種植行內(nèi) 采用地膜覆蓋 , 操 作行內(nèi) 鋪 上 秸稈 或者 鋸末 , 不僅 能 有 效 降低棚內(nèi)濕 度 , 還 能控制 田間 蒸 發(fā) 量 。 2018.5 植 保 技 術(shù) 54 4.3 盡可能加大通風(fēng) 深冬季節(jié)或者遇到連續(xù)雨雪 、 霧霾天氣 , 堅持 揭開棚通風(fēng)換氣 , 避免秧苗長時間處于黑暗 、 空氣 不流通的環(huán)境 , 造成秧苗徒長 , 使葉片變得又大又 薄 , 節(jié)間伸長 , 營養(yǎng)過度消耗 , 導(dǎo)致植株早衰 、 抗病 性下降 , 為病菌侵入創(chuàng)造條件 。 4.4 對花進行保護 為了避免病菌從花器侵染 , 可以在蘸花藥劑中 加入預(yù)防灰霉病的藥劑 。 試驗表明 , 對花器保護效 果最好的藥為 25 g/L 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 適樂時 ), 其次是 50% 咯菌腈可濕性粉劑 ( 卉友 ) 200 倍液 , 用 完后適當通風(fēng) 。 4.5 補充鉀肥鈣肥 , 延緩葉片衰老 生長期要保證鉀肥和鈣肥的供應(yīng) , 尤其是在結(jié) 瓜后 , 采取措施延緩葉片衰老 , 如葉面噴施糖 、 鈣肥 和氨基酸 , 每 15 天左右沖施一次 , 可以使葉片延緩 衰老 20 天 。 需要注意的是深冬季節(jié)千萬不要沖施 硝酸鉀 , 因為低溫會導(dǎo)致秧苗選擇性吸收氮肥 , 從 而減少對鉀肥 、 鈣肥的吸收 。 4.6 清除病殘體 , 包括病葉 、 老葉 、 病花和病果 發(fā)現(xiàn)病株 、 病葉 、 病果后 , 用塑料袋套住 、 清除 帶到棚外集中處理 。 并打掉老葉 、 黃葉等 , 減少病菌 傳播途徑 。 4. 使用空氣消毒劑 灰霉病病菌隨氣流傳播 , 病菌孢子在空氣中飄 蕩 , 哪里有水就落到哪里 , 進而侵染 ; 若無水就一直 飄蕩在空氣中 , 病害不會發(fā)生 。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 灰霉病病菌的這一發(fā)生 特點 , 使用空氣消 毒 劑 熏 棚 , 殺死 飄蕩的病菌孢子 。 具體方法 : 晚上關(guān) 棚以 后 , 每 66 m 2 用 30 片空氣消 毒 片 , 分成 5 個點 , 每 點 用 6 片 , 可以用一次性塑料水 杯 , 倒 入 50 100 mL 的水 , 水溫 20 30 ( 在此 范圍內(nèi) , 溫度 越高 效果 越 好 ), 放 到植株 頂部鋼絲上或 后 墻上 1 m 左右的 位 置上 , 起 到空氣消 毒 的 作 用 , 連續(xù) 陰 雨 、 霧霾天氣效 果 更 好 。 4.8 加強管理 避免秧苗 出 現(xiàn) 人 為 傷口 、 壞死組織 等 , 不 給 病 菌侵染創(chuàng)造 機 會 。 在 管 理過 程 中 始終把控旺工作 放 在 第 一 位 , 盡量 延緩葉片衰老 , 提高 植株和葉 片的 韌 性 , 增強 抗性 。 尤其在連續(xù) 陰 雨天氣 來臨 前 , 一 定 要噴施 控旺 藥劑 、 葉片 補 充糖等有 機 營 養(yǎng) , 避免植株因徒長而 出 現(xiàn)營養(yǎng)供應(yīng)不 足 , 造成 抗性下降 。 在使用葉面肥 或 者 農(nóng) 藥時要 掌握 好 濃 度和施藥時間 , 避免 出 現(xiàn)肥害 或 者藥害 , 對葉片 造成 損傷 , 給 病菌侵染 提 供 機 會 。 陰 雨天 、 傍晚 和 氣溫低于 16 時不要 整枝 打老葉 , 否則 不利于 傷 口愈合 , 病菌會 趁機 從 傷口 侵入 。 5 治療方法 灰霉病的防 治原則 是 及 時清除病 殘體 、 提升 溫 度 、 加 強 通風(fēng)的基 礎(chǔ)上 , 使用藥 物輔助殺 菌 , 達 到 治 療 的 目 的 , 方法 如下 。 發(fā)現(xiàn)灰霉病以后 , 馬上 使用消 毒 劑對秧苗進 行全 面消 毒 , 可用 50% 氯溴異氰脲 酸可 溶 性粉劑 1 500 倍液進 行 噴霧處理 , 用藥 量 要大 , 一 定 要 達 到 噴 淋 的效果 , 全 面 周 到 。 使用完消 毒 劑以后 ,第 2天 必須 用 內(nèi) 吸性 強 的 藥劑 跟 進防 治 , 可選用有效成分 含量 400 g/L 嘧 霉 胺 懸浮劑 1 000 倍液 或 者有效成分 含量 50% 啶酰 菌 胺 ( 凱澤 ) 水分 散粒 劑 1 200 倍液噴霧 。 在通風(fēng) 正常 的條件下 , 第 3 天病害就會得到有效 控制 。 如果遇到雨雪天氣 , 棚 室 無 法 通風(fēng) , 第 3 天 還 可以 再 噴一 遍 , 與第 2天用的藥 物交替 使用 。 植 保 技 術(shù) 2018.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