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防控技術在蔬菜 生產中的應用.pdf
肖 日新 , 1982 年 1 月畢業(yè)于湖 南農大蔬菜專業(yè), 1994 年為發(fā) 展北運蔬菜之需南下海南?,F(xiàn)為 海南省農業(yè)科學院二級研究員,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十一五”、 “ 十二五”期間參加國 家大宗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主要 社會兼職:長江蔬菜協(xié)會常務副 理事長, 海南省園藝學會理事 長。現(xiàn)被聘為海南陵水國家農業(yè) 科技園區(qū)首席專家,海南(潤達) 院士工作站執(zhí)行專家。長期從事 北運蔬菜新品種與新技術研發(fā), 一直被海南業(yè)界稱為“海南菜 頭”。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省部 級課題 40 多項;出版專著 5 本, 發(fā)表論文 50 余篇; 授權專利 5 項,認(審)定新品種 8 個,獲得 成果獎勵 22 項次; 其中省部級 一等獎 6 項,二等獎 6 項,三等 獎或其他獎項 12 項。 基金項目 : 海南重大科技項目 ( Q2017GXN0007 ); 海南院士 工作站專項 ( 瓊科 2016140 號 ); 陵水重大科技項目 ( 瓊科 創(chuàng)函 201610 號 ) 肖日新 , 海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 所 , 海南 ( 潤達 ) 院士工作站 , 海 口 , 571100,電話 : 13307564905, E-mail : xrix163.com 何陽 , 海南 ( 潤達 ) 院士工作站 , 海南 潤達現(xiàn)代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 : 2018-01-16 DO:10.3865/j.issn.1001-3547.2018.04.010 綠色防控技術在蔬菜 生產中的應用 肖日新 何陽 蔬菜生產的質量安全越來 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 近年來 普遍推廣 “ 雙減 ” 技術 , 取得了較 好成效 。 其中 , 實施綠色防控綜 合技術起到了重要作用 。 綠色防 控技術涉及許多方面 , 本文就幾 項主要技術內容作簡要介召 。 1 “ 三誘 ” 技術的綜合應用 通常所說的 “ 三誘 ” 技術包 括色誘 、 光誘及性誘 ; 生產中既 可以單獨使用某一項 , 也可以綜 合應用 。 主要應根據(jù)栽培面積大 小 , 靶標害蟲種類及栽培環(huán)境等 靈活采用 ! 1.1 黃藍板應用 黃藍板是利用害蟲特殊的 光譜反應原理和光色生態(tài)規(guī)律 , 利用害蟲對某些色澤的偏好而 產生趨色性 。 用色板誘殺害蟲 , 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害蟲發(fā)展 , 而 且能及時監(jiān)測害蟲種群和蟲口 密度變化 , 為有效及時采取其他 防控措施提供依據(jù) 。 有色粘蟲板作為一種 “ 色誘 ” 物理防控技術 , 能誘殺大量的害 蟲成蟲 , 尤其是對誘捕蚜蟲 、 螨 類 、 斑潛蠅 、 粉虱 、 黃曲條跳甲 、 薊 馬等成蟲有特效 。 黃藍板在不同種植方式 、 不 同蔬菜種類上對害蟲的誘殺效果 存在較大差異 ; 一般在大棚蔬菜 生產中使用效果要優(yōu)于露地蔬菜 , 黃藍板誘殺害蟲的效果也隨著時 間延長而呈下降趨勢 。 其中黃板 主要誘殺蚜蟲 、 美洲斑潛蠅 、 粉虱 等 , 可使這些害蟲的發(fā)生期推遲 , 并且能減少一代的害蟲發(fā)生 , 蚜蟲 的蟲口密度可降低 10 20 ; 藍 板主要誘殺薊馬 、 蠅類等 , 尤其是 對薊馬的誘殺效果能達 40 50 。 黃藍板規(guī)格以 25 cm 40 cm 為宜 , 每 667 m 2 懸掛數(shù)量 21塊 , 黃板與藍板應相間懸掛 , 懸掛方 向面朝正南方 , 懸掛 高 度可 保持 與植 株頂端 同等 水平 、 中上 高 度 或高 于植 株 20 30 cm , 并隨著植 株高 度變化而 適 時 調整 。 黃藍板 在 華 南蔬菜產 區(qū) 使用有效時間 不宜 超過 3個月 , 因此 對一些生 育 期長的蔬菜作物 , 注 意 及時 更 換已經失 效的色板 ! 1.2 太陽能殺蟲燈應用 通 過太 陽能 電池 的光 伏 效 應 將太 陽能 轉 化為 電 能 , 利用 “ 光 波共振 ” 技術和害蟲的趨光 性 、 趨 波 性 , 將 害蟲 吸引 到 黑燈 或白燈附 近 , 使其發(fā)生 復眼 效應 而 眩目撲燈 , 再 利用 高壓 、 藥 物 、 水淹 等方式 將 害蟲 致死 。 這是一 項 “ 光誘 ” 物理防 治 技術 , 對殺 滅 害蟲成蟲 , 切斷 害蟲 繁殖鏈 , 降 低 田 間 落卵 量 , 壓 低蟲口 基 數(shù) , 2018.4 23 - - 減 少農藥使用次數(shù)和使用量起 到顯著作用 。 太陽能殺蟲燈殺蟲譜廣 , 殺 蟲量大 。 誘殺的害蟲種類涉及雙 翅目 、 鞘翅目 、 鱗翅目 、 直翅目 等 , 其中最多的為潛蠅科 , 依次 為鰓金龜科 、 夜蛾科 、 螟蛾科 、 葉 甲科等害蟲 。 在華南熱區(qū) , 以 6 7月誘殺數(shù)量最大 。 據(jù)調查 , 雖 然極少數(shù)蜂類等天敵也被誤殺 , 但由于害蟲和益蟲活動時間的 差別 , 其誘殺益害比僅為 1148.5。 通過太陽能殺蟲燈在蔬 菜生產上的應用 , 每茬蔬菜可減 少施用化學農藥 3 4 次 , 減少化 學農藥使用量 25 30 。 在實際應用中 , 應根據(jù)蔬 菜基地面積來配置不同的太陽 能殺蟲燈 。 一般 3.33 hm 2 以下的 基地宜配置小型太陽能殺蟲燈 , 1臺燈控制面積 1.00 1.33 hm 2 ; 而 3.33 hm 2 以上的基地應配置 大型太陽能殺蟲燈 , 1臺燈控 制面積 2.00 3.33 hm 2 。 在大面 積的配置安裝中 , 太陽能殺蟲 燈最好能呈棋盤式分布 , 燈與 燈的距離 150 200 m , 以利連 片統(tǒng)一使用 。 黑燈泡或白燈泡 的安裝高度離地面 1.3 1.5 m ; 燈泡下方配備綠色或藍色水盆 , 盆內盛水 , 并放少許石灰 ( 或洗 衣粉 、 洗滌液 ), 燈泡與水盆水面 距離為 30 cm 。 在正常情況下 , 一般太陽能燈于 20 : 00 至凌晨 2: 00 自動亮燈 , 其余時間自動 熄滅 。 在使用過程中 , 每隔 15 20 d 清理盆內尸蟲 , 并添加清水 和石灰粉等 ; 還要定期用刷子將 殺蟲燈電網(wǎng) 、 燈管上的蟲體雜物 刷干凈 , 保持電網(wǎng) 、 燈管的清潔 , 以免造成線路短路 。 1.3 性誘劑應用 昆蟲性誘劑是一種仿生高 科 技 產 品 , 是通過誘 芯釋 放 人工合 成的性 信息素引 誘 雄 性害蟲至誘 捕器 , 從 而 達到 防治 害蟲的目的 。 這 是一 項 “ 性誘 ” 物理 防治技術 , 通過 大量誘殺 雄 蟲 , 減少 雌雄 蟲 交 配 , 從 而減少昆蟲 繁殖 量 , 能顯著 降低 蟲 口密 度 。 性誘劑誘殺 靶標 害蟲 具 有很強 的 專 一性 , 即 不同的性 誘劑誘殺不同的 靶標 害蟲 。 一 個 誘 芯 能 引 誘 幾十米甚 至 幾 百米遠 的害蟲 , 高 峰 期一夜能 誘蟲成 百 上 千頭 。 其中 雄 性害 蟲成蟲 占到 98.5 。 隨著 放置 時間的 延長 , 性誘劑誘 捕效果 會逐漸 下 降 ; 據(jù)調查 , 以放置 前 20 d 內 誘蟲 效果 最 佳 , 占 靶標 誘蟲 總 量的 65 88 。 與不放性誘劑的 田 間 相 比 , 放 置性誘劑的 田 間 靶標 害蟲的 幼 蟲減少 40 50 。 性誘 捕器有粘貼 型 、 水盆 型 、 干 燥 通用型 等 類型 , 一般 每 667 m 2 安裝 2 3個 性誘 捕 器 , 1個 性誘 捕器內只 安放 1 個 誘 芯 ; 每隔 1 2個 月 更換 一 次誘 芯 , 以 提 高誘殺 效果 。 在 使用過程中還要 注意 以下 4 點 : 一是性誘劑應 盡早 安裝 , 且 大面積連片使用 , 可 提 高誘 蟲 效果 ; 二 是由于性誘劑 具有 高度 敏感 性 , 安裝不同種類的 誘 芯 時 需 要洗 手 , 以免 交叉污 染 ; 三 是安裝性誘 捕器后 一定 要 有專人負責 , 定期 ( 4 6周 ) 更換 誘 芯 , 定期清理尸蟲 ; 四 是在害蟲 發(fā) 生期 內 最好連 續(xù) 使用性誘劑 。 2 免疫與誘抗技術的應用 植 物體 內 是 否存 在 嚴格 的 免 疫系 統(tǒng) , 目 前尚無 定 論 。 但在 生產中 發(fā)現(xiàn) , 正 確 使用 某些特 殊 物 質確 實能減 輕 或 延緩某些 重 要 病 害的 發(fā) 生 , 也許是一種誘 導抗 性的產生 , 起 到了 顯著的 抑 病 或 防病 作用 。 粘貼型性誘捕蟲器 干燥通用型性誘捕蟲器 水盆型性誘捕蟲器 2018.4 24 - - 2018.4殼寡糖免疫與誘導抗病性 是近年來國內外興起的重要研 究領域 , 被認為是植物保護的 一種新技術或新途徑 。 殼寡糖 本身并無殺菌活性 , 但使用后 能激發(fā)植株體內的免疫機制或 誘導獲得抗性 , 從而起到抗病 、 防病和提高抗逆性的目的 。 目前在生產上使用較多的 產品有海島素與氨基寡糖素等 , 在蔬菜作物的全生育期使用 4 5 次 , 可激活種子提早萌發(fā) , 促 進秧苗穩(wěn)健生長 , 增強根系活力 和增加植株葉綠素含量 , 顯著增 強抗寒性和降低病毒病為害 。 具 體的使用時間和要求是 : 如果選 用 5 海島素水劑 ( 或 5 氨基寡 糖素水劑 ), 第 1次用 1 000倍 液浸種 15 20 min ; 第 2次在定 植前用 1 000倍液噴施秧苗 ; 第 3 次在低溫陰雨寡照天氣用 750 1 000倍液全面噴施植株 ; 第 4 次在始花期用 750 1 000 倍液重點噴施花 、 葉 ; 第 5 次在 初果期再用 750 1 000倍液全 面噴施植株 。 通過系列使用免疫或誘抗 藥劑 , 植株的綜合抗性得到了較 大程度提高 , 試驗調查表明 , 對 辣椒病毒病防效達 77.56 , 對 甜椒灰霉病防效為 61.5 , 對甜 瓜霜霉病防效也達 70 。 3 物理阻隔技術的應用 物理阻隔技術是利用輕質 材料人為設置屏障或實行設施 保護栽培 , 對主要病蟲害實施 有效阻隔 , 減少或避免主要病 蟲害的傳播蔓延 , 促進植株的 健康生長 。 目前應用較多的是 防蟲網(wǎng)覆蓋栽培和防蟲網(wǎng)隔離 栽培 。 3.1 防蟲網(wǎng)覆蓋栽培 華南熱區(qū)防蟲網(wǎng)覆蓋栽培 主要用于各類蔬菜育苗 、 渡淡 葉菜栽培和豇豆的周年生產 。 實際應用中 , 單 個 防蟲網(wǎng) 棚 的 規(guī)模不宜 過大 , 以 667 1 334 m 2 為 宜 ; 網(wǎng) 棚 高度 以 人在 棚里操 作 不受限 為度 , 一 般以 2.5 m 為 適 。 網(wǎng)的種類可區(qū) 分圍 網(wǎng)與 頂 網(wǎng) , 因 防蟲網(wǎng)的主要目的是 隔蟲 , 因此圍 網(wǎng) 宜適當密些 , 至 少應在 45 目 以 上 ; 而 頂 網(wǎng)可選 擇相 對 疏些 的 , 一 般 20 25 目 即 可 , 既容易滲 水 又 利于 排 熱 氣降溫 。 對于有較大 臺風 的 地 域或 季節(jié) , 防蟲網(wǎng) 棚 的設置 不 能過 于 簡 單 , 骨架 應 相 對 牢固 , 至 少 抗 8 級以 上 臺風 ; 網(wǎng)的設置 最 好 是活 動式 的 , 有利于在 臺風 來時能 卷 起來 , 臺風 過后重新 打開 。 許 多 農戶 利用 現(xiàn) 有的一 些簡 單 鋼架 大 棚 , 在 夏秋季掀 膜 后 更換 防蟲網(wǎng) , 采取 防蟲網(wǎng) 覆蓋栽培 , 種植 夏秋 葉菜或 耐 濕 熱的瓜果類 , 經濟 效 益 顯著 。 3.2 防蟲網(wǎng)隔離栽培 對于大 規(guī)模 生產基 地 , 又 種植多種蔬菜作物的 , 宜 實行 2 001 3 335 m 2 隔離栽培 , 既 有防寒抗 風 作用 , 也對一 些 蟲 害 入侵 有阻隔作用 。 但 這 種隔 離網(wǎng) 不 能 太疏 , 也應 該 選 擇 45 目 以 上的防蟲網(wǎng) ; 隔離網(wǎng) 架 設 高度 最好 能達到 2 m , 以便 能 阻隔大多 數(shù) 低 飛 的害蟲 , 真正 起到物理阻隔的作用 ! 4 生物誘移或生物隔離技 術的應用 生物誘 移 或生物隔離技術 主要是利用植株高 矮稈 的 搭配 或利用害蟲對 不同 作物的 喜好 將 主栽作物隔離 , 從而減少主 栽作物的病蟲為害 。 如海南大面 積 的辣椒栽培 中 , 習慣 在辣椒 地塊 周 圍 種植 玉米 , 既 利用了植株高 矮稈搭 配 , 具有生物阻隔作用 ; 又 利用 了害蟲的 挑食 性 , 將 害蟲誘 移 至玉米 植株并 集 中殺 滅 , 從而 減少了病蟲對主栽作物辣椒的 為害 , 又 有利于 安 全生產 , 確 保 產品質量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