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網帳栽培模式對楊梅成熟期與經濟效益的影響
年生“東魁”楊梅搭建單株棚鋼架后,頂部覆蓋布料、薄膜、目防蟲網和目防蟲網,比較不同網帳對楊梅果實品質、成熟期以及經濟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布料處理的果實硬度最高,個網帳處理落果率比對照(露地栽培)降低個百分點,具有推遲果實成熟期的作用,成熟時間明顯比對照推遲,平均銷售價格達元,比對照高元,凈收益比露地楊梅增加。建議楊梅果園網帳栽培應以頂部薄膜為主,布料為輔,既能提高楊梅品質,又能錯開上市時間,增加經濟效益。關鍵詞楊梅;網帳;成熟期;效益楊梅是我國南方著名的特產水果,但成熟期正是梅雨季節(jié),果實極易腐爛和落果。年浙江省溫嶺市楊梅成熟期遭遇連續(xù)陰雨、大風、暴雨和高溫等天氣,使全市楊梅連年減產以上,果實品質下降。據了解全國各地楊梅的避雨設施主要有單株傘式、單株防蟲網式、大棚防蟲網等模式,由于楊梅種植以較陡的山坡地為主,搭建連片大棚難度較大,不易推廣;而單株羅幔因不受地形限制,近年來在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臨海市、仙居縣等地應用較多,但避雨等效果仍然欠佳,如遇采收期雨水過多,白腐病等發(fā)生嚴重。本試驗以黃巖區(qū)羅幔楊梅棚架為模板,增高加粗棚架,棚頂用不同的材料與下部防蟲網相連形成單株網帳,與露地栽培楊梅品質、成熟期、落果率等指標比較,尋求一種高效網帳栽培模式。
- 關 鍵 詞:
- 網帳栽培模式 楊梅 成熟期 經濟效益 影響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