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對辣椒和西紅柿光合特性的影響_馬霄華.pdf
第 1 期 馬 霄 華 , 韓 煒 , 蔡 寅 潮 , 等 . 沙 塵 對 辣 椒 和 西 紅 柿 光 合 特 性 的 影 響 J. 環(huán) 境 科 學(xué) 與 技 術(shù) , 2018 , 41 ( 1 ) : 47- 51 . Ma Xiaohua , Han Wei , Cai Yinchao , et al. Effects of sand and dust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apsicum and tomato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 .Key Laboratory of Arid Area of Lak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Xinjiang, Urumqi 830054 , 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response ability of crops to atmospheric dust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the effects of sand and dust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omato and pepper were studied. The screw pepper and tomato (Shi pan 15) were chosen to conduct the dust removal experiment in Zepu County, Xinjiang. The dust retention amount of the leaves of two species was measured respectively, and the dust before and after leaf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light response curv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f and leaf dust quantity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of tomatoes and peppers were de creas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ust, the loss rate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 n ), transpiration rate (T r ), stomatal conductance (G s ) and stomatal limit (L s ) of tomato, are greater than that of chili peppers, and the difference is very significant. The net pho tosynthetic rate (P n ), transpiration rate (T r ), stomatal conductance (G s ) of tomatoes and screw pepper leaf and per unit leaf area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between the dust cover,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omato and pepper screw. The tomato leaves the light saturation point (LSP)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 in the influence of dust than that in the cle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ust, the light saturation point (LSP) of screw pepper leaves increased slightly, and the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 decreased slightly, indicating that the effects of dust change the ability of to matoes and peppers to adapt to light. Dust covered leaves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omatoes and screws to make use of light, and reduce the utilization of weak light. Key words: sand; pepper; tomato;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light response 環(huán)境科學(xué)與技術(shù) 編輯部 : ( 網(wǎng)址 ) http:/fjks.chinajournal.net.cn ( 電話 ) 027- 87643502 ( 電子信箱 ) hjkxyjsvip. 126 .com 收稿日期 : 2017- 06- 13 ; 修回 2017- 08- 22 基 金 項 目 : 塔 河 胡 楊 更 新 復(fù) 壯 技 術(shù) 集 成 ( XJLKY- 201701 ) ;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會 科 學(xué) 研 究 項 目 青 年 基 金 : 新 疆 焉 耆 盆 地 生 態(tài) 安 全 研 究 ( 14XJJCZH 003 ) ; 新疆干旱區(qū)湖泊環(huán)境與資源重點(diǎn)實(shí)驗(yàn)室開放基金 : 博斯騰湖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對區(qū)域氣候變化的響應(yīng)機(jī)制研究 (XJDX 0909- 2012- 07) 作 者 簡 介 : 馬 霄 華 ( 1989 - ) , 女 , 碩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 從 事 綠 洲 生 態(tài) 恢 復(fù) 與 建 設(shè) , ( 電 子 信 箱 ) xiao_huaok 163 . com ; * 通 訊 作 者 , 男 , 碩 士 生 導(dǎo) 師 , 主 要 從 事綠洲生態(tài)恢復(fù)與建設(shè) , ( 電子信箱 ) hanweiaaa 163 .com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第 41 卷 第 1 期 2018 年 1 月 Vol. 41 No. 1 Jan. 2018第 41 卷 植 物 葉 片 都 對 沙 塵 具 有 一 定 的 滯 留 效 應(yīng) , 而 植 物 葉 面 覆 蓋 沙 塵 會 對 其 光 合 和 生 理 產(chǎn) 生 影 響 。 通 過 對 植 物 葉 面 滯 塵 的 研 究 表 明 , 不 同 植 物 葉 片 因 其 葉 面 結(jié) 構(gòu) 不 同 ( 包 括 葉 面 大 小 、 粗 糙 程 度 、 葉 面 角 質(zhì) 等 ) , 其 滯 塵 能 力 存 在 差 異 , 沙 塵 覆 蓋 對 不 同 植 物 葉 片 生 理 特 性 也 產(chǎn) 生 不 同 的 影 響 1 - 5 。 比 如 當(dāng) 葉 片 表 面 較 為 粗 糙 , 葉 片 表 面 分 泌 粘 液 , 或 者 附 有 絨 毛 時 , 其 滯 塵 量 較 多 ; 當(dāng) 植 物 葉 面 比 較 光 滑 , 葉 面 多 為 蠟 質(zhì) 或 革 質(zhì) 時 , 它 的 滯 塵 量 比 較 少 6 , 7 。 當(dāng) 然 , 這 些 研 究 大 多 集 中 在 對 城 市 園 林 綠 化 樹 種 滯 塵 能 力 的 研 究 上 , 或 者 研 究 更 多 的 是 喬 木 , 而 對 于 辣 椒 這 種 草 本 農(nóng) 作 物 滯 塵 效 應(yīng) 或 者 沙 塵 對 其光合特性的研究相對較少 。 澤 普 因 靠 近 塔 克 拉 瑪 干 沙 漠 , 氣 候 干 旱 , 所 以 一 年 中 沙 塵 天 氣 較 多 , 而 該 區(qū) 域 內(nèi) 的 綠 化 樹 種 , 防 護(hù) 林 、 農(nóng) 作 物 等 植 物 葉 片 表 面 均 覆 蓋 有 沙 塵 , 為 了 進(jìn) 一 步 探 討 沙 塵 對 辣 椒 和 西 紅 柿 葉 片 的 影 響 , 以 及 辣 椒 和 西 紅 柿 葉 片 對 沙 塵 的 響 應(yīng) , 本 研 究 重 點(diǎn) 觀 測 了 當(dāng) 地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辣 椒 ( 螺 絲 椒 ) 和 西 紅 柿 ( 石 番 15 號 ) 的 滯 塵 現(xiàn) 象 , 為 將 來 提 高 農(nóng) 作 物 應(yīng) 對 大 氣 降 塵 的 環(huán) 境 影 響 能 力 提供理論依據(jù) 。 1 材料與方法 1. 1 研究區(qū)概況 實(shí) 驗(yàn) 選 擇 在 澤 普 縣 依 肯 蘇 鄉(xiāng) 托 皮 恰 村 進(jìn) 行 。 澤 普 縣 ( 76 52 0 77 29 30 E , 37 57 38 19 N ) 位 于 新 疆 喀 什 西 南 地 區(qū) , 地 處 塔 克 拉 瑪 干 沙 漠 的 西 緣 , 昆 侖 山 北 麓 , 喀 喇 昆 侖 山 東 側(cè) 。 澤 普 縣 屬 暖 溫 帶 大 陸 性 干 旱 氣 候 , 年 降 水 較 少 , 多 風(fēng) 沙 天 氣 。 年 平 均 氣 溫 11. 4 , 年 平 均 風(fēng) 速 2. 3 m / s , 2 - 9 月 可 出 現(xiàn) 大 風(fēng) , 并 以 4- 6 月居多 , 平均全年風(fēng)沙天氣為 24. 5 d 8 - 10 。 1. 2 實(shí)驗(yàn)方法與指標(biāo)測定 1. 2 . 1 實(shí)驗(yàn)方法 辣 椒 ( 螺 絲 椒 ) 和 西 紅 柿 ( 石 番 15 號 ) 均 在 2016 年 4 月 初 進(jìn) 行 幼 苗 移 栽 , 幼 苗 由 溫 室 大 棚 移 栽 至 田 間 , 期 間 對 所 有 植 物 進(jìn) 行 正 常 且 相 同 的 田 間 水 肥 管 理 。 2016 年 4 月 26 號 對 自 然 條 件 下 的 待 測 植 株 進(jìn) 行 噴 水 除 塵 , 2016 年 5 月 1 號 的 上 午 9 : 00 - 12: 00 ( 北 京 時 間 ) 完 成 測 量 。 分 別 選 擇 長 勢 一 致 的 3 株 石 番 15 號 西 紅 柿 和 3 株 螺 絲 椒 作 為 實(shí) 驗(yàn) 植 株 , 測 量 時 , 選 擇 3 個 枝 條 上 的 相 對 生 的 葉 片 , 分 別 作 為 受 沙 塵 覆 蓋 影 響 組 和 未 受 沙 塵 覆 蓋 影 響 組 。 其 中 , 受 沙 塵 覆 蓋 影 響 的 葉 片 為 蒙 塵 組 C 1 ; 未 受 沙 塵 覆 蓋 影 響 的 葉 片 為 潔 凈 組 C 0 , 未 受沙塵覆蓋影響的葉片由人工沖洗得 到 。 1. 2 . 2 生理指標(biāo)測定 氣 體 交 換 參 數(shù) 的 測 定 : 植 物 凈 光 合 速 率 ( P n ) 體 現(xiàn) 了 植 物 有 機(jī) 物 的 積 累 , 蒸 騰 強(qiáng) 度 ( T r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植 物 調(diào) 節(jié) 水 分 損 失 的 能 力 。 氣 孔 是 植 物 葉 片 與 外 界 進(jìn) 行 氣 體 交 換 的 主 要 通 道 , 氣 孔 可 以 根 據(jù) 環(huán) 境 條 件 的 變 化 來 調(diào) 節(jié) 自 身 開 放 程 度 , 通 常 用 氣 孔 導(dǎo) 度 ( G s ) 表 示 。 CO 2 是 光 合 作 用 的 主 要 原 料 , 對 光 合 作 用 影 響 大 , 植 物 的 胞 間 CO 2 濃 度 ( C i ) 在 一 定 程 度 是 反 映 了 該 植 物 進(jìn) 行 光 合 作 用 的 速 率 和 能 力 , 植 物 胞 間 CO 2 濃 度 越 高 , 說 明 該 植 物 進(jìn) 行 光 合 作 用 的 能 力 越 好 。 本 研 究 利 用 li - 6400 測 定 待 測 植 物 的 光 響 應(yīng) 參 數(shù) 、 凈 光 合 速 率 ( P n ) 、 蒸 騰 速 率 ( T r ) 、 氣 孔 導(dǎo) 度 ( G s ) 、 胞 間 CO 2 濃 度 ( C i ) , 根 據(jù) 公 式 Ls = 1 - C i / C a , 計 算 氣 孔 限 制 值 。 為 了 避 免 立 地 條 件 如 大 氣 溫 度 、 大 氣 相 對 濕 度 、 土 壤 含 水 量 、 光 合 有 效 輻 射 等 給 實(shí) 驗(yàn) 結(jié) 果 造 成 的 誤 差 , 用 氣 體 交 換 參 數(shù) 的 損 失 率 來 表 示 沙 塵 對 植 物 葉 片 的 影 響 。 氣 體 交換參數(shù)的損失率計算公式如下 : Y = ( ( Y 1 - Y 0 ) / Y 0 ) 100 % ( 1 ) 式 ( 1 ) 中 , Y 表 示 植 物 氣 體 交 換 參 數(shù) ( 凈 光 合 速 率 、 氣 孔 導(dǎo) 度 、 蒸 騰 速 率 、 氣 孔 限 制 值 、 胞 間 CO 2 濃 度 ) 變 化 的 相 對 百 分 比 , 即 損 失 率 。 Y 1 表 示 受 到 沙 塵 覆 蓋 影 響 的 葉 片 氣 體 交 換 參 數(shù) 。 Y 0 表 示 未 受 到 沙 塵 覆 蓋 影響的葉片氣體交換參數(shù) 。 單 位 葉 面 積 滯 塵 量 的 測 定 : 利 用 萬 分 之 一 天 平 對 帶 袋 含 塵 葉 片 進(jìn) 行 稱 量 , 測 得 質(zhì) 量 減 去 密 封 袋 質(zhì) 量 得 到 初 始 含 塵 葉 片 的 質(zhì) 量 ( W 1 ) , 然 后 用 酒 精 棉 棒 對 葉 片 表 面 進(jìn) 行 徹 底 洗 脫 擦 拭 , 然 后 稱 量 清 除 沙 塵 后 的 葉 片 質(zhì) 量 , 得 到 不 含 塵 葉 片 質(zhì) 量 ( W 2 ) 。 葉 片 樣 本 測 定 設(shè) 置 3 組 重 復(fù) , 取 平 均 值 。 用 便 攜 式 葉 面 積 儀 測 定 清 洗 之 后的葉片面積 S, 得到單位葉面積滯塵量為 : W = ( W 1 - W 2 ) / S ( 2 ) 式 中 , W 為 單 位 葉 面 積 滯 塵 量 ; W 1 是 初 始 含 塵 葉 片 的 質(zhì) 量 ( g ) , W 2 是 不 含 塵 葉 片 質(zhì) 量 ( g ) , S 是 葉 面 積 ( m 2 ) 。 2 結(jié)果分析 2. 1 氣象要素的變化 研 究 表 明 , 影 響 植 物 葉 片 滯 塵 量 的 因 素 主 要 有 氣 溫 、 降 水 量 、 風(fēng) 速 和 風(fēng) 沙 天 氣 等 11, 12 。 大 多 數(shù) 研 究 都 認(rèn) 為 一 次 15 mm 以 上 的 降 水 量 便 可 將 葉 片 上 的 灰 塵 沖 洗干凈 。 通過圖 1 可 以看出 , 實(shí)驗(yàn)期間 , 澤普縣天 氣大 多 為 晴 天 , 只 有 在 4 月 23 日 出 現(xiàn) 過 一 次 降 水 , 降 水 量 不 到 0. 1 mm , 因 此 其 對 葉 面 沙 塵 等 微 粒 物 質(zhì) 的 影 響 可 以 忽 略 不 計 。 滯 塵 期 間 出 現(xiàn) 過 2 次 揚(yáng) 沙 天 氣 , 但 是 期 間 以 微 風(fēng) 為 主 , 較 大 風(fēng) 速 出 現(xiàn) 在 4 月 22 日 和 4 月 28 - 30 日 , 最 大 風(fēng) 速 0. 9 , 說 明 方 程 擬 合 效 果 均 較 好 , 說 明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氣 體 交 換 參 數(shù) 與 單 位 面 積 葉 片 沙 塵 覆 蓋 量 之 間 呈 正 相 關(guān) 關(guān) 系 , 而 且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之 間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因 此 葉 片 覆 蓋 的 沙 塵 量 越 多 , 其 光 合 參 數(shù) 的 損 失 率 也 越 高 。 表 3 氣體交換參數(shù)損失率和滯塵量關(guān)系的擬合方程 Table 3 Equations sim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ss rate of gas exchange parameters and amount of dust detained 參數(shù) 凈光合 速率 蒸騰 速率 氣孔 導(dǎo)度 植物 西紅柿 螺絲椒 西紅柿 螺絲椒 西紅柿 螺絲椒 擬合方程 y = 2. 264 3x 3 - 4. 356 3x 2 + 2. 897 1 x - 0. 226 9 y = 16. 769x 3 - 24 . 485 x 2 + 11 . 777x - 1. 650 8 y = 0. 541 4x 3 - 1. 092 5x 2 + 0. 730 9 x - 0. 109 4 y = 1. 1712x 3 - 1 . 686 1x 2 + 0 . 802x + 0. 277 y = 0. 162 7x 3 - 0. 586 9 x 2 + 0. 663x + 0. 209 9 y = 0. 672 3x 3 - 0. 854 8x 2 + 0. 371 5 x + 0. 002 7 相關(guān)系數(shù) 0. 992 2 0. 943 9 0. 976 4 0. 995 5 0. 958 3 0. 935 7 2. 4 沙 塵 對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凈 光 合 速 率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特征的影響 對 沙 塵 天 氣 過 后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進(jìn) 行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模 型 模 擬 , 分 別 得 到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功 能 葉 片 在 蒙 馬霄華, 等 沙塵對辣椒和西紅柿光合特性的影響 49第 41 卷 塵 前 后 的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 圖 2 和 圖 3 ) 。 不 同 曲 線 表 明 , 沙 塵 會 降 低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的 光 合 速 率 , 而 且 當(dāng) 光 強(qiáng) 通 量 200 mol/(m 2 s) 時 , 沙 塵 覆 蓋 前 后 的 葉 片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的 間 距 變 大 , 這 表 明 沙 塵 天 氣 給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帶 來 的 覆 塵 都 會 降 低 二 者 功 能 葉 片 對 強(qiáng) 光 的 適 應(yīng) 能 力 。 通 過 圖 2 和 圖 3 可 以 看 出 辣 椒 葉 片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的 間 距 小 于 西 紅 柿 葉 片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的 間 距 , 表 明 沙 塵 天 氣 中 沙 塵 西紅 柿對 葉片 的損 害略 低 于辣椒 。 2. 5 光響應(yīng)曲線特征參數(shù)對沙塵的響應(yīng) 圖 2 和 圖 3 顯 示 ,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在 沙 塵 覆 蓋 下 的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都 顯 著 低 于 未 覆 蓋 葉 片 , 表 明 沙 塵 覆 蓋 對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的 光 合 作 用 均 有 抑 制 效 果 , 沙塵 覆 蓋 不利于西紅柿 和 螺 絲椒葉片有機(jī)物的積 累 。 因 此 通 過 非 直 角 雙 曲 線 模 型 對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進(jìn) 行 光 合 速 率 光 響 應(yīng) 曲 線 的 擬 合 , 決 定 系 數(shù) 均 0 . 85 , 所 以 該 模 型 能 夠 較 好 的 反 映 覆 塵 前 后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葉片的 光響應(yīng) , 模型所反 映的的各 個特征參 數(shù) , 如表 觀 量 子 效 率 、 最 大 凈 光 合 速 率 、 光 飽 和 點(diǎn) 、 光 補(bǔ) 償 點(diǎn) 、 暗 呼 吸 速 率 等 ( 表 4 ) 都 具 有 較 明 確 的 生 理 意 義 。 比 較 這 些 特 征 參 數(shù) 能 夠 很 好 的 描 述 沙 塵 覆 蓋 前 后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的 光 合 特 性 。 表 4 可 以 看 出 , 西 紅 柿 葉 片 蒙 塵 時 的 光 飽 和 點(diǎn) 與 光 補(bǔ) 償 點(diǎn) 均 比 潔 凈 時 顯 著 上 升 , 光 飽 和 點(diǎn) 上 升 41 . 01 % , 光 補(bǔ) 償 點(diǎn) 上 升 3 倍 。 螺 絲 椒 葉 片 蒙 塵 時 的 光 飽 和 點(diǎn) 比 覆 塵 時 略 有 上 升 , 而 光 補(bǔ) 償 點(diǎn) 略 有 下 降 , 光 飽 和 點(diǎn) 上 升 10 . 58 % , 光 補(bǔ) 償 點(diǎn) 下 降 12. 5% , 光 飽 和 點(diǎn) ( LSP ) 的 上 升 說 明 沙 塵 覆 蓋 葉 片 會 提 高葉片對強(qiáng)光的利用 。 西紅柿 螺絲椒 潔凈 C 0 蒙塵 C 1 潔凈 C 0 蒙塵 C 1 表觀量子效率 AQE 0 . 041 0 . 019 0 . 081 0 . 055 最大凈光合速率 P max 13 . 723 12 . 128 11 . 313 10 . 754 光飽和點(diǎn) LSP 890 . 278 1 255 . 368 520 . 356 575 . 421 光補(bǔ)償點(diǎn) LCP 40 . 135 160. 240 40 . 121 35 . 243 R 2 0. 962 0. 996 0. 874 0. 929 表 4 光響應(yīng)特征參數(shù) Table 4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light response 因 此 , 沙 塵 天 氣 影 響 下 西 紅 柿 對 強(qiáng) 光 的 利 用 效 率 比 螺 絲 椒 高 。 表 觀 量 子 效 率 ( AQE ) 代 表 了 植 物 對 光 能 特 別 是 弱 光 的 利 用 效 率 , 而 最 大 凈 光 合 速 率 ( P max ) 代 表 了 植 物 最 大 光 合 能 力 。 西 紅 柿 表 觀 量 子 效 率 下 降 53. 7% , 最 大 凈 光 合 速 率 下 降 12 . 5% , 螺 絲 椒 的 表 觀 量 子 效 率 下 降 32. 1% , 最 大 凈 光 合 速 率 下 降 4 . 9 % ,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的 表 觀 量 子 效 率 ( AQE ) 、 最 大 凈 光 合 速 率 ( P max ) 均 有 所 下 降 , 表 明 二 者 在 沙 塵 影 響 下 利 用 光 的 能 力 , 特 別 是 利 用 弱 光 的 能 力 都 下 降 , 但 西 紅 柿 對 弱 光 的 利 用 能 力 不 如 螺 絲 椒 。 由 此 說 明 沙 塵 天 氣 對 西 紅 柿 的 影 響 比 對 螺 絲 椒 的 影 響 大 , 也 就 是 說 螺 絲 椒 比西紅柿能夠更好的適應(yīng)沙塵天氣 。 3 結(jié)論與討論 ( 1 ) 在 自 然 條 件 下 , 植 物 的 光 合 特 性 常 常 受 到 環(huán) 境 和 樹 種 本 身 生 理 因 素 的 影 響 13 , 荒 漠 環(huán) 境 中 重 要 的 脅 迫 主 要 有 干 旱 脅 迫 和 風(fēng) 沙 脅 迫 等 。 文 章 通 過 分 析 表 明 , 在 相 同 的 立 地 條 件 下 ,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沙 塵 覆 蓋 量 與 其 氣 體 交 換 參 數(shù) 損 失 率 之 間 存 在 顯 著 正 相 關(guān) 關(guān) 系 , 二 者 葉 片 蒙 塵 時 , 其 光 合 參 數(shù) 就 會 不 同 程 度下降 , 且二者葉片氣體交換參數(shù)損失率顯著差異 。 ( 2 ) 有 沙 塵 影 響 和 無 沙 塵 影 響 時 , 西 紅 柿 的 凈 光 合 速 率 均 高 于 螺 絲 椒 的 凈 光 合 速 率 , 但 是 受 到 沙 塵 的 影 響 之 后 , 西 紅 柿 凈 光 合 速 率 損 失 率 顯 著 高 于 螺 絲 椒 的 凈 光 合 損 失 率 , 同 時 其 氣 孔 導(dǎo) 度 和 氣 孔 限 制 值 的 損 失 率 也 顯 著 高 于 螺 絲 椒 , 說 明 氣 孔 是 使 西 紅 柿 葉 片 凈 光 合 速 率 和 蒸 騰 速 率 下 降 的 主 要 限 制 因 素 , 而 螺 絲 椒 因 其 葉 片 自 身 結(jié) 構(gòu) 的 原 因 , 沙 塵 對 其 葉 片 氣 孔 導(dǎo) 度 和 50第 1 期 凈 光 合 速 率 、 蒸 騰 速 率 的 影 響 比 西 紅 柿 小 , 但 沙 塵 覆 蓋 植 物 葉 片 時 都 會 導(dǎo) 致 葉 片 氣 孔 阻 塞 , 進(jìn) 而 導(dǎo) 致 植 物 葉 片 凈 光 合 速 率 和 蒸 騰 速 率 的 下 降 , 這 與 其 他 學(xué) 者 對 城 市 綠 化 樹 種 滯 塵 能 力 的 分 析 結(jié) 果 一 致 14 。 另 外 , 本 文 未 從 西 紅 柿 和 辣 椒 葉 片 氣 孔 結(jié) 構(gòu) 等 微 觀 角 度 進(jìn) 行 研究 , 因此后續(xù)實(shí)驗(yàn)將進(jìn)一步深化 。 ( 3 ) 滯 塵 能 夠 降 低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葉 片 的 凈 光 合 速 率 、 蒸 騰 速 率 、 氣 孔 導(dǎo) 度 和 氣 孔 限 制 值 等 光 合 特 性 , 改 變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對 強(qiáng) 光 及 弱 光 的 適 應(yīng) 能 力 , 同 時 由 于 西 紅 柿 和 螺 絲 椒 由 于 自 身 生 理 生 態(tài) 和 遺 傳 特 性 的 差 異 , 二 者 對 相 同 的 環(huán) 境 具 有 不 同 的 適 應(yīng) 能 力 , 螺 絲椒對滯塵的適應(yīng)能力強(qiáng)于西紅柿 。 參考文獻(xiàn) 1 喬 冠 皓 , 陳 警 偉 , 劉 肖 瑜 , 等 . 兩 種 常 見 綠 化 樹 種 對 大 氣 顆 粒 物 的 滯 留 與 再 懸 浮 J. 應(yīng) 用 生 態(tài) 學(xué) 報 , 2017 , 28( 1): 266 - 272. Qiao Guanhao, Chen Jingwei, L iu Xiaoyu, et al. Retention and resuspens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with two common urban greening trees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 gy, 2017, 28( 1): 266 - 272. 2 高 傳 友 . 南 寧 市 典 型 園 林 植 物 滯 塵 效 應(yīng) 及 生 理 特 性 研 究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 ( 1 ): 187- 192 . Gao Chuanyou. Research on dust retention capacities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ical green plants in Nanning City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6, 23( 1): 187- 192. 3 凱 麗 比 努 爾 努 爾 麥 麥 提 , 玉 米 提 哈 力 克 , 古 麗 卡 瑪 爾 迪 力 木 拉 提 , 等 . 阿 克 蘇 市 主 要 行 道 樹 葉 面 滯 塵 對 葉 片 氣 體 交換的影響J.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5, 43 ( 11): 28 - 31. Kailibinuer Nuermaimaiti, Yumiti Halike, Gulikamaer Dil imulati, et al. Influence of foliage dust on leaf gas exchange intensity of main street trees in AksuJ. Journal of North 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5, 43( 11 ): 28- 31 . 4 范 舒 欣 , 晏 海 , 齊 石 茗 月 , 等 . 北 京 市 26 種 落 葉 闊 葉 綠 化 樹 種的滯塵能力J. 植物生 態(tài)學(xué)報, 2015 , 39 ( 7 ): 736 - 745 . Fan Shuxin, Yan Hai, Qi Shimingyue, et al. Dust capturing capacities of twenty -six deciduous broad - leaved trees in BeijingJ.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5, 39( 7 ): 736- 745 . 5 王 會 霞 , 石 輝 , 王 彥 輝 . 典 型 天 氣 下 植 物 葉 面 滯 塵 動 態(tài) 變 化 J. 生態(tài)學(xué)報, 2015, 35 ( 6 ): 1696- 1705 . Wang Huixia, Shi Hui, Wang Yanhui. Dynamics of the cap tured quantity of particulate matter by plant leaves under typical weather conditionsJ. Acta Ecolo gica Sinica, 2015, 35( 6): 1696- 1705. 6 高 金 暉 , 王 冬 梅 , 趙 亮 , 等 . 植 物 葉 片 滯 塵 規(guī) 律 研 究 以 北京市為例J. 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7, 29 ( 2): 94 - 99. Gao Jinhui, Wang Dongmei, Zhao Liang, et al. Airborne dust detainment by different plant leaves: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7, 29( 2): 94- 99. 7 孫 曉 丹 , 李 海 梅 , 郭 霄 , 等 . 10 種 灌 木 樹 種 滯 留 大 氣 顆 粒 物 的能力J. 環(huán)境工程學(xué)報, 2017, 11( 2 ): 1047- 1054 . Sun Xiaodan, Li Haimei, Guo Xiao, et al. Airborne dust de tainment by different plant leaves: taking Beijing as an ex ample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7 , 11( 2): 1047 - 1054 . 8 熱 孜 瓦 古 孜 比 布 拉 . 澤 普 縣 強(qiáng) 風(fēng) 沙 天 氣 分 析 以 2015 年 6 月 9 日為例J. 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 2017, 37( 4): 229. Reziwaguli Zibibula. Analysis of wind - sand weather in Zepu County - taking an example in June 9, 2015 J. Agricul ture and Technology, 2017 , 37( 4 ): 229. 9 熱 孜 瓦 古 孜 比 布 拉 , 尼 加 提 孜 比 布 拉 , 張 龑 . 氣 候 變 化 對 澤 普 縣 紅 棗 產(chǎn) 量 的 影 響 J. 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科 技 , 2017( 3): 205- 209 . Reziwagu Zibibula, Nijiati Zibibula, Zhang Lan. The im 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yield of red dates in Poskam CountyJ.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 3 ): 205- 209. 10 王 文 杰 , 張 永 福 , 王 慧 杰 . 基 于 GIS 干 旱 區(qū) 綠 洲 縣 域 土 地 利 用 變 化 生 態(tài) 風(fēng) 險 分 析 以 新 疆 澤 普 縣 為 例 J. 水 土 保 持研究, 2016 , 23 ( 6 ): 216- 220. Wang Wenjie, Zhang Yongfu, Wang Huijie. Analysis on ecological risk of land use at county level in the arid oasis base on GIS a case study in Zepu of Xinjiang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6 , 23( 6): 216- 220. 11 廖 建 雄 , 史 紅 文 , 鮑 大 川 , 等 . 武 漢 市 51 種 園 林 植 物 的 氣 體 交換特性J. 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 , 2010 , 34 ( 9): 1058- 1065 . Liao Jianxiong, Shi Hongwen, Bao Dachuan, et al. Gas ex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51 garden species in Wuhan City J.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0, 34( 9): 1058 - 1065 . 12 齊 書 香 , 李 清 芳 , 馬 成 倉 , 等 . 6 種 常 見 綠 化 樹 種 氣 體 交 換 特 征 比 較 研 究 J. 天 津 師 范 大 學(xué) 學(xué) 報 : 自 然 科 學(xué) 版 , 2010, 30 ( 4 ): 50- 55. Qi Shuxiang, Li Qingfang, Ma Chengcang, et al. Compara tive study of leaf gas exchanges in six greening tree species J.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0( 4): 50- 55 . 13 俞學(xué)如 . 南京市 主要綠 化樹種 葉面滯 塵特征 及其與 葉面結(jié) 構(gòu)的關(guān)系D . 南京 : 南京林業(yè)大學(xué), 2008. Yu Xueru. Nanjin g Greening Tree Species Characteristic of Foliar Dus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eaf StructureD. Nanjing: Nanj 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8. 14 王 江 , 杜 茜 , 李 慧 溪 . 城 市 綠 化 植 物 滯 塵 效 應(yīng) 研 究 綜 述 J. 現(xiàn)代園藝, 2016( 23 ): 134- 136. Wang Jiang, Du Xi, Li Huixi. Review of dust removal effect of city greening plantJ. Modern Horticulture, 2016 ( 23): 134- 136. 馬霄華, 等 沙塵對辣椒和西紅柿光合特性的影響 51